APP下载

高职美育渗透病理实践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3-23毛旭娟杜引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理学绘图美育

毛旭娟,杜引弟,王 蕾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9)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本质的一门形态为主的学科。病理学实践内容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不仅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更主要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直观形象的理解疾病的形态改变,易于掌握,也是理论模块的有利补充。高职检验学生学时有限,课程整合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如果能将必要的人文素养教学有效融入到形态教学过程中,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高职医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关临床岗位实践操作能力,融入美学绘图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实验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点,采用机绘或者手绘的方法,生动描绘病理变化组织结构的同时,融入创意美学,期望能为高职病理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18届检验专业1~4班学生160人为研究对象。将四个班级以整班的形式随机分为试验班组和对照班组两组,每组80人。对照组年龄18~21岁,平均(19.63±0.42)岁。观察组年龄18~21岁,平均(19.41±0.88)岁。两个组在年龄、学习内容和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在病理学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纸上将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按照组织结构比例、色彩等精准绘制组织切片。实验组在常规教学中融入美学、伦理、人文修养等渗透,在绘制时引导学生加入自我设计和创意想象,不限定条件,同时要求学生电子绘图或手绘图的方式中,描绘体现病理变化结构的主要内容,每幅图片,要求绘制该张切片病变结构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与美学艺术进行融合。

在对试验组学生进行美育渗透时,首先教师充分挖掘病理实践课程内容重点难点的美学联系,通过形态、色彩等特征联想到生活中相近的人、景或物等。其次,在讲授过程中将美学原理迁移到实践课内容中,引导学生在观察切片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进行创美、寻美和探美,藉此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病理课程重点内容的掌握效果。

1.3 教学评价

采取老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病理实验报告的绘图内容进行评分,期末考核实践课知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排名比较。优秀作品发放给学生观摩学习。

1.4 问卷调查

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匿名问卷,问卷统一发放和收回,让学生在课堂统一填写问卷,收集调查问卷77份。

2 结果

2.1 两组病理实验报告绘图举例

内容要求学生绘制“肉芽组织”镜下观察所见,包含肉芽组织的基本特点,如增生毛细血管、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要求对照组学生按照镜下所见正常绘制;试验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融入各种精美配图。见图1。

图1 左为试验组学生手绘“肉芽组织”,右为对照组学生“肉芽组织”绘图

2.2 实践课成绩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践课考试内容相同,所得成绩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成绩对比

2.3 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82%的试验组学生认为病理实践教学融入创意绘图能够提升对医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92%的学生认为教学绘图融入美学,对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帮助,89%的学生认为对课程融入美学创意绘图感兴趣,72%的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78%的学生希望其他学科与课程也把美学创意绘图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见表2。

表2 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 n(%)]

3 讨论

本研究中,试验组学生的病理学实践课绘图内容的设计,会占用较多的教学和完成时间,这会导致绘图效果不理想,无法精确体现出设计出的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其次在教学要求中提到的创意美图,学生不易开阔思维,联想和创意不多,这与学生的爱好、基础和理解等有关,甚至有的学生会从互联网等各种渠道照搬现成的绘图作品。

另外,试验组学生对病理学绘图融入美学感兴趣比例较高,提示高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宜多采用图文并茂、动手实践、开拓思维的方式。高职学校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机械记忆课本知识点的方法多不“感冒”,教学效果差,本研究中,特别设计将知识点融入到绘图要求中,例如,将单元知识重点内容,细胞形态结构、染色等列为绘图评分要点,要求学生绘图必须展现;把所有的细胞结构融会贯通在实验报告中,而且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大胆想象,使所绘制图片融合在美学中。

高职教学融入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素养、陶冶情操,有助于学生进行创美、尚美,美育融入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过程。病理学是一门以记忆知识点为主的基础医学学科,通过融入美育既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又可以加强记忆效果,同时又符合美育融入高职课程,一举多得。

病理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因为开设时间的关系,大多数同学会感觉与临床案例不容易联系,难点、记忆点较多,理解有困难[2]。但是病理学知识又是医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它与疾病诊断治疗等密切相关。高职学校的教育改革要求以学生的就业为培养导向,并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能力定为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决定高职教育在有限课时内不能忽视与岗位能力息息相关的实践教学[3]。而医学职业教育又有其特殊性,全社会对医学工作者提出较高要求,除了具备上述实践能力以外,医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较高的人文素养,而相关课程又因为总体教学学时有限,通常被压缩且学生大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如果能将美育美学和人文素养内容贯穿至医学基础课程中,那将是一举多得之事[4]。

融入创意的绘图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较容易掌握重点、难点等单元知识。教师在前期设计中应当注重与岗位能力相关的知识点融合,此外再通过比赛、巡展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增强其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病理学绘图美育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垂涎三尺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美育教师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