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下宁波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3-14福优
福优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电子商务应用于贸易,缩短了时空距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和效益,简化了流程,增加了机会。数字贸易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而小微企业基础相对薄弱,如何从数字贸易中寻找发展机遇,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合肥小微企业为例,通过对小微企业数字贸易发展的环境分析,寻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数字贸易;小微企业;问题对策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2018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数字贸易显著降低了贸易成本,为世界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了新空间,不仅为货物贸易提供了新的交易方式,更促进服务贸易便利化、催生了新的服务业态,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和区块链技术等都有可能深刻改变贸易模式、贸易主体和贸易对象。2014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美国与全球经济中的数字贸易Ⅱ》对“数字贸易”解释为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订购、生产以及递送产品和服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内商务和国际贸易活动,国内很多学者开始采用了这个概念。
一、数字贸易下合肥小微企业现状与环境分析
1. 小微企业发展有潜力
截至2019年,合肥市共有小微企业31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比例达97%,其产生的GDP占到全市GDP总额的60%以上,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和重要驱动力。全市小微企业实现增长值77亿多,同比增长53.2%,对全市经济贡献值为17%,同比增长4.3%。数字贸易逐渐成为合肥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助推器。2019年,合肥市跨境贸易进出口总额128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7.2%,其中,进口增长41.6%,出口增长13.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增速领先全省。整体上讲,合肥市小微企业在数量和种类上呈现出“数量多、种类杂”的特点,而在经济发展上又有“贡献足、潜力大、发展快”的特点。
2. 电子商务发展有基础
数字贸易是在电子商务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合肥的电子商务发展基礎较好。2019年,合肥市全年完成网络零售额19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全年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282.0亿元,增长17.2%。进口和出口额分别为206.1亿元和1075.9亿元,分别增长41.6%和13.4%。合肥是全国首批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第二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合肥数字贸易港、易豹智能通关平台、“一带一路”全程国际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普洛斯合肥智慧物流园等项目提高了合肥跨境贸易效率和综合服务数字化水平。
3. 信息技术设施有支持
依据《2019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合肥在百强数字经济城市中排名24。合肥基础建设得分在100分以上,城域网出口宽带遥遥领先,互联网普及率仅次于杭州,移动互联网普及率高,数字产业化得分80.4,但落后杭州的84.1分。合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用数字信息去进行生产、销售等行为,全市普及率超越杭州,登顶第一;人均电子商务销售额远远超越全省平均水平;社会数字化程度评分达102.7。
4. 相关政策支持有保障
国家为了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从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政策层层推出,与之相应的是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的政策呼应,政策更加细化而有针对性,根据国策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国际层面政策30项,省级层面政策22项推出后,合肥国家在数字经济等方面出台了23项规定。同时,政府创建合肥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聘任合肥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导师团,指导小微企业进行创业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并且开展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补助项目,财政专项经费补贴小微企业,科学完善体系助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这些政策都为小微企业的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数字贸易下合肥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1. 专业人才少
高素质的数字贸易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合肥数字贸易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高级人才缺乏且无法留用,纷纷跳槽到更大的企业平台。因为缺乏专业人才,小微企业无法成功转型升级,不能适应新兴经济业态的发展,企业数字化建设难以为继。2019年安徽省电子商务实现总收入30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1%,数字贸易从业人员仅有60万人左右。2019年合肥成立专门培训数字贸易人才学院,采用“大数据+跨境电商”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将采取“政府引导、校企联动、社会力量主导”的方式培养数字贸易专业人才,但仍然无法满足该类人才的市场需求。
2. 产品同质化
产品同质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资源,企业人员技术能力低,缺乏创新精神,并且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如在跨境进口电商中,产品的同质化主要体现为进口商品的同类性,企业经营产品品种单一,没有形成规模化,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同时容易产生价格战,竞争激烈,不能体现企业优势。合肥产品跨境电商产业链不够完整,许多企业都不注重产品的生产研发,商品采购主要靠厂销合作,工厂根据企业订单要求生产,或者由采购人员直接采购市场。这种不完善的采购方式无法有效避免产品质量不足、创新性不足等安全隐患。并且在宣传和销售渠道上,也都是传统形式为多,缺乏创新性,没有让人们耳目一新的创新点。
3. 物流遇瓶颈
电子商务整体交易规模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这也进一步说明物流行业肩上的担子将越来越重。合肥小微企业在国际物流运输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快速的互联网技术发展与相对滞后的物流产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不匹配造成的,具体表现为配送的成本过高、速度过慢等等。很多小微企业订单多、仓库储存能力小,时效要求高多重因素叠加,而物流信息系统能力较弱。目前合肥物流行业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合肥市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的高等院校很少,职业技术学校也很少开通物流培训方面的课程,所以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通物流培训方面的课程,所以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4. 售后服务难
数字贸易涉及消费、购买、检验、物流、报关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发现过错都会产生退换货等售后服务问题,这往往比传统贸易需要更多功夫,也大大增加运营成本,因此合肥部分小微企业在数字贸易的管理和运营上,对售后问题采取了“回避式”处理态度。即使小微企业积极处理了售后问题,时效性仍无法保证,低效率的处理依旧会导致消费者失去购买或再次购买的欲望。数字贸易的发生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对于售后的处理方式均不相同,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礼仪习俗也不尽相同,售后方式的选择便困难起来。合肥现有的数字贸易平台起步较晚,不够成熟,有可能无法处理问题或成功率低,客户的满意度依旧会下降。
三、数字贸易下合肥小微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1. 挖掘提升产品特色
首先,合肥小微企业可以争取创办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知名度。根据调查,目前社会的主要消费人群主要是八零九零后,他们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所以小微企业的生产必须依托需求,不断满足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喜好,使产品具备“有颜有才”。也可以加大与合肥本地高校合作,开展产学研对接项目,提高合肥高校学习实际动手和创作能力,赋予小微企业员工高等专业知识。逐步进行品牌聚合联名等,与国内外知名品牌联名,互利共赢,布局品牌全球化,逐步扩大国际市场。
2. 提升网络营销能力
在数字贸易的大趋势下,合肥的小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网络营销能力。导入用户互动平台,可以依托目前流行网红社交平台,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企业和产品、邀请抖音千万级网红录制宣传产品的小视频,在新浪微博让明星宣传产品等,通过与用户的交流,改变小微企业与用户互相脱离的局面,也让企业更好的了解用户最真实最强烈的需求。積极发展数字贸易垂直化平台,加强同行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建立企业官网门户,宣传和发展数字贸易。
3. 优化供应链的管理
供应链是数字贸易发展重要的一个环节,合肥小微企业需要重视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学习和运用,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到合肥本地高校进行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在数字贸易中实际践行和学习。也可以加强与企业供应商的合作,鼓励和引导合作企业战略性的创新。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海外仓的建设与管理。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平台与消费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密切关注消费者的需求,随时将其需求反馈到相关的供应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等,提高对消费者需求的相应速度,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感。
参考文献:
[1]邹舟.宁波外贸企业转型数字贸易的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v.27;No.687(25):249.
[2]何静,陈飞.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00(001):45-50.
[3]孙琪恒,董海涛,关明坤.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200-202.
[4]施楚凡,李碧雯.安徽省小微企业园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000(009):66-67,74.
[5]郭静.数字贸易时代小微跨境电商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J].对外经贸,2020,No.317(11):46-49.
[6]梅正鹏.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球市场,2018,000(01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