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美术教学方法中的教与学的心理

2020-03-14张品宽

人物画报 2020年29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张品宽

摘 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下中学美术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发展。针对美术教学的现状,需要美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给美术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这也是美术教学“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美术发现教学法和生活化探究教学方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值得美术教育工作者借鉴与运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发现教学法;生活探究化教学

学校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这里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是以学生自身素养提高为本,以社会中人与人的交互学习为本。

一、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方法

1.发现法

发现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水平,将教材划分为若干发现过程。然后,遵循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总结规律,促进全面发展。正如卡尔·格勒所讲:“我们讲述关于我们生活的故事,用亲密的方式暴露自己,相信文字和语言在书写我们的生活故事,转化我们的生活故事,以及创造更加促进生活的故事的可能性方面所具有的力量。”

发现法实施过程的步骤——以《美丽的校园》一课为例

初探

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强调学生体验。如,在《美丽的校园》一课教学时,引导学生开展游校园的活动,亲身体验感知校园建筑、花草、河流的初步印象。“触”“摸”“听”“看”等做法可以为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感知重构以及对校园文化的深化理解打下基础。

交流

学生在感知、体验美丽的校园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生生交互式交流表达。这种做法可以更大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校园的初步印象在心里进行深化完善。

总结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同学们的集思广益可以让他们对校园的理解更全面。这一阶段是同学們语言表达的阶段。通过“说”不仅可以对脑海中的美丽校园的艺术意象进行组合,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创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往大脑输送相关信息,有利于对美的表现。这一环节则是通过动手、动脑、动眼来讲头脑中的美丽校园的艺术意象物化为美术作品。

反思

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文化进行理解和深化,打破美丽的校园仅仅是建筑、花草、河流等表象的感知。这也是我们对美丽的校园印象进行重构再造的过程。

2.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地陶冶。

综合探索——“以人为本”理念下初中生綦江农民版画的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美术教学可以解放学生“以书为本”的思想,走向生活,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教学设计的要点:

首先要制定考察提纲,作为教学实施的美术教师,对农民版画的考察需要做好提纲的规划。其次要选择考察方法,例如,直接观察要求同学们进入农民劳动场所以及版画作坊进行身临其境的观察体验。最后要协调教师分工,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綦江农民版画考察中,不仅要起到组织者和教学的作用,更要记录学生在考察中的表现以及出现的问题,以便进行教学反思和学生评价。

(2)初中生綦江农民版画的生活化教学的教学设计

a.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植实践,激发学生的实践情怀。如:认知方面理解农民版画和生活的关系;情感方面培养热爱劳动,热爱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动作技能方面学会农民版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b.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在初中生綦江农民版画的生活探究是一项以生活教学为中心开放性的探究。在美术生活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项: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导者

在初中生綦江农民版画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同样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比如在材料选择以及采访方式上可让学生部分参与讨论。

调研工作中要凸显“人”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推行,将人作为了保护和研究工作的核心和主体。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处在与人交互的情境之下,通过对民间艺人的生活、创作的体验、采访和记录,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綦江农民版画的创作意义。

做好口述采访

初中生的社交能力不够成熟,对于民间艺人的自主采访往往抓不住重点。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做好采访问题以及规划。

学习笔记和报告撰写

笔记和报告并非仅为文字性说明,学生可以采用对生活情境的速写以及绘画日记的方式来进行笔记和报告的撰写。在这个环节一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确保记录信息的完善。

c.教学评价的设计

作为教师可以采用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等质化教学评价的方法。这一环节要充分注重学生对教学目标情感化、生活化的体现。例如,对农民劳动的感受性表达、对农民生活的体验表达、对农民版画的文化性理解等。

结语

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更加强调人本思想,注重人的感情和心理因素。发现教学法和生活探究教学能在美术学习中引起学生和现实生活的碰撞,让美术学习不只是天马行空地想象,还有扎根现实地创造。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妮·施普林格.与艺游志共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0

[2]张西昌. 民艺田野调研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 陕西教育(高教),2016.8

[3]蒙启春.浅谈引导发现法在高中美术创意创作画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 8

[4]连红玲.浅谈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幻画报,2019.12

[5]季晓华.从书斋到田野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向[J],教育评论,2017.2

[6]刘迎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创新[J],基础教育论坛(下旬),2020.10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