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自主 愉悦
——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体验中学会独立入园
2020-03-11高红梅
文 高红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的,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游戏化的。而“自由、自主、愉悦、创造”是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内涵,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如何让小班幼儿在家长不入园的前提下,学会自己独立入园,克服与家长分离的焦虑,体验与教师、同伴相处的快乐,是每一位小班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所以,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遵循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以游戏为抓手,引导小班幼儿在“自由、自主、愉悦”的氛围中学会独自入园。
一、亲子游戏,初步感受独自入园的自由
小班幼儿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兴奋、紧张的同时更多的是不安和害怕,为了缓解幼儿的不适状态,让幼儿尽快地独立入园,我们决定以开展亲子捉迷藏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先熟悉从幼儿园大门到自己班级的这一段路程,再尝试独立入园。虽然所有小班教室都在一楼,但还是存在距离远近的问题。我们让距离班级近的幼儿家长直接躲到教室外,让幼儿们寻找;若班级距离较远,教师则在路程中间设置1 ~ 2 个点,让家长先躲起来,发动本班幼儿来寻找家长,看谁先找到,并为找到家长的幼儿颁发小奖品;也可以让幼儿进入幼儿园大门后找一个地方躲起来让家长找,家长或幼儿躲藏的地点可以是自己班级内外的任一地点,引导幼儿体验与家长玩捉迷藏的自由与快乐。接着,慢慢要求家长或幼儿躲进教室里的任一地方,让对方来找,幼儿们玩得不亦乐乎。家长们为了让幼儿能尽早独立入园,也给予了积极的配合。通过这一游戏,许多小班幼儿在入园第一周就能领着家人顺利找到自己的班级。
二、自选游戏,逐步表现独立入园的自主性
小班幼儿来园第二周,幼儿园开始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要求:家长不入园。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让幼儿从幼儿园门口走到自己所在的教室呢?对此,我们采取了如下对策:自己选择,自主游戏。自己选择即幼儿在幼儿园大门口与家长分离后,由本班教师和大班的哥哥姐姐共同迎接他们,幼儿可以选择和教师一起回到班级,也可以由大班的哥哥姐姐送入班级,还可以选择和同班好友一起走进教室。在教室内,教师设置了“娃娃家”“美食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等多个游戏区域,让幼儿自己选择、自主游戏。此外,也会有一些特别焦虑的幼儿,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爱,及时与家长沟通,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轩轩是一个不太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幼儿,每天来到幼儿园大门口,与家人分离后,他总是哭闹着不愿进教室。与家人沟通后,我发现她与她家的邻居大姐姐感情要好,而邻居大姐姐刚好也在我园上大班。与这位邻居大姐姐沟通后,我们便请这位大姐姐每天和她一起来幼儿园,送她到教室后陪她玩游戏、吃早点。渐渐地,轩轩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现在在幼儿园大门口也能主动和大姐姐说再见,自己一个人走到教室,和同伴快乐地进行游戏了。
三、集体游戏,共同感受独立入园的快乐
当绝大多数幼儿能够独立来园后,教师们开始通过集体游戏,挖掘幼儿独立来园的课程故事,让幼儿充分感受独立入园的乐趣。
(一)课程故事:老狼、老狼几点钟
先由教师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白兔,幼儿从幼儿园大门口向自己班级走去,教师要掌控游戏的时间和节奏,在幼儿走进教室时刚好说:“天黑了!”教师扮演“大灰狼”张牙舞爪地向“小白兔”们扑去,“小白兔”们则向教室的各个方向逃跑。接着,由愿意扮演“大灰狼”的幼儿来带领“小白兔”们继续游戏,加深幼儿独立入园路线的记忆,体验游戏的快乐。在这个集体游戏中,幼儿们在游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从幼儿园入口到自己班级的路线。
(二)课程故事:摸摸××跑回来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熟悉从幼儿园大门口到自己所在班级一路上的标示物,教师设计了集体游戏“摸摸××跑回来”,教师先做游戏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引导幼儿进行游戏。例如,当教师说“摸摸雕像跑回来”,全班幼儿则去摸一摸雕像,再跑回教师身边,看谁跑得快又摸得对。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记住从幼儿园大门口到自己班级途中一些明显的标识,以防走错路。游戏的发起者是教师,等多数幼儿熟悉玩法后,可以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来担当游戏的领头人,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独自、快速地从幼儿园门口来到教室,又能通过游戏加深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亲密感,让幼儿体验到独立入园的快乐。
四、推进游戏,不断提升幼儿独立入园的幸福感
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体验自由、自主、愉悦的幼儿园生活,关键还要通过丰富的游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让他们学会遵守幼儿园的常规要求,得到同伴的接纳和教师的肯定,减少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幼儿多体验成功,就能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愉悦,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喜欢上幼儿园。所以,教师要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挖掘游戏的教育价值,不断提升幼儿独立入园的幸福感。
(一)以游戏的环境迎接幼儿
为了能让幼儿高高兴兴地入园,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外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例如,活动室门口,我们布置了“佩奇爸爸”牵着“小猪佩奇”的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的画面。当幼儿一到活动室门口,就能看到“小猪佩奇”上幼儿园的场景,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减轻对新环境的恐惧感;在活动室的主墙壁上,我们布置了“可爱的幼儿园”壁画,画面上有一群小动物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乐,好像在迎接每一位新来的小朋友;在教室内的桌子上,我们贴上了幼儿熟悉的动漫造型,如海绵宝宝、猪猪侠、灰太狼、熊大等,幼儿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与同伴一起开展游戏;在活动室、午睡房的各个角落,我们布置了“娃娃家”“玩具屋”“电话亭”……幼儿们可在任一游戏区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二)以游戏的口吻接纳幼儿
幼儿之间的陌生感以及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生疏感会严重影响幼儿来园的情绪。于是,我们便在班级开展“亲亲老师”和“开心宝贝”的游戏活动。在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幼儿只要和教师互动(如说话、动作接触等),都可以得到一个“亲亲老师”的标记,只要开开心心地进行活动也可以得到一个“笑脸宝贝”的标识,一天下来,看看哪个宝贝和教师互动的次数多,谁的次数多 ,谁就是当日的“开心宝贝”,教师会为“开心宝贝”戴上闪亮的小星星,并将他们的名字告诉其他幼儿,让同伴之间互相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一个幼儿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同伴、教师以及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产生互动,彼此接纳,进而慢慢地适应幼儿园的愉快生活。
(三)以游戏吸引幼儿
环境无法长时间地吸引幼儿,当他们逐渐失去新奇感时,就需要用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当幼儿来园后,我们带他们爬滑滑梯,玩跷跷板,听故事,找蚂蚁,还组织他们玩沙、玩水、玩肥皂泡,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一场疫情,改变了幼儿入园的方式,也督促教师不断思考:如何让小班幼儿减少分离焦虑,学会独立入园、快乐活动?尤其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怎样充分发挥游戏的功效,用游戏的方式解决问题,用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地成长?我们将在探索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