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锦教授治疗慢性肾病血瘀证经验总结

2020-03-04应婉嫄

广西中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周老赤芍血尿

应婉嫄

(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1100)

周锦教授为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辨病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尤其对慢性肾病的治疗有独到见解。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肾病主要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病情多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周老认为,慢性肾病的治疗在重视西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中医,应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以减少西药不良反应,提高本病的整体疗效。笔者有幸侍诊周老,现将周老对慢性肾病血瘀证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对肾病血瘀证的认识

中医古籍并无“慢性肾病”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水肿”“尿血”“虚劳”等范畴。医家多认为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兼夹水湿、瘀血、湿热等[1]。古人很早提出了水肿与血瘀之间关系密切。《素问·调经论》提出“瘀血不去,其水乃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则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唐容川《血证论》亦提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开阖失司,水液停聚,外溢肌肤,发为水肿。水停则气机不利,气滞则血瘀,瘀血内停亦导致气机阻滞,三焦水道不利,往往可使水肿顽固难愈。瘀血阻滞,血行不畅,络破血溢,则出现尿色红赤或镜下血尿;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可致血虚,久则阴阳两虚损及五脏。正如《医碥》所云“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

现代医学也证实,慢性肾病(包括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等)的病理状态下,均存在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代谢与功能障碍,大量肾脏活检提示,各类慢性肾病的病理学特点主要为细胞外基质积聚、球囊粘连、纤维化、硬化等。由此可见,血瘀在在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2 肾病血瘀证的临床辨治要点

周老受清代名医叶天士“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的理论启发,在慢性肾病的辨治要点上提出,要抓住肾病中的三个关键病理要素——“虚”“瘀”“湿”[2]。其中“瘀”指血瘀证,其治疗也是肾病治疗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根据古今对肾病血瘀证的认识,周老提出对于肾病血瘀证的诊断,可以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来看待。首先可参考中医宏观辨证指标,如病程较长,面色黧黑或晦暗,腰痛固定、或呈刺痛,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肉眼或镜下血尿,或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曲张,脉象细涩等;另外,从中医微观辨证来说,主要包括微循环、血液黏稠度、凝血分析等现代医学指标,尤其是肾活检组织学检查,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狭窄或扩张,毛细血管袢皱缩、塌陷,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内血栓样物质沉积,肾小静脉血栓,以及毛细血管闭塞、瘀血,或胞外基质积聚,球囊粘连,瘢痕形成,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纤维性新月体,球周纤维化等,均可作为肾病血瘀证的微观辨证依据[3]。临床实践表明,将宏观及微观指标相结合,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从而提高临床的疗效。

临床在应用活血化瘀法时,还需综合患者的整体情况,全面考虑。在选用活血化瘀药时,宜按病程长短、正气虚实、瘀血程度掌握选用。轻者养血活血,药用当归、丹参、川芎、赤芍等;中者活血化瘀,药用红花、桃仁等;重者化瘀散结,药用三棱、莪术、地龙、水蛭等。依据瘀血成因,酌情配伍补气、行气、滋阴、清热、利湿、化痰诸药。如患者可能合并有虚候(气血阴阳虚损),或同时兼夹实邪(湿浊、湿热、水湿),在治疗时要一并处理。如气虚者,可应用补阳还五汤;阳虚者,可并用济生肾气丸;阴虚者,可并用知柏地黄汤;血虚者,合用四物汤等。临床应圆机活法,方随证变。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0岁,主因“反复血尿1年余”于2016年2月3日初诊。患者于1年前体检时发现镜下血尿,当时无浮肿、腰酸乏力等不适,当地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经住院治疗2个月痊愈出院。出院后2周发现肉眼血尿,伴腰痛,前往当地医院查尿常规提示尿蛋白(++),尿隐血(+++),尿红细胞10~15个/高倍视野,住院予中西药治疗1个月余,疗效不明显,后前往上级医院经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系膜增殖型),此后多次复查尿常规结果时好时坏,有时出现肉眼血尿,曾多次在当地住院治疗,经多种中西药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遂至周老门诊就诊。初诊时患者自诉心烦多梦,脾气急躁,腰痛,小便短赤,大便偏干,舌红苔白,脉弦滑且数,查尿检提示:尿蛋白(++),尿隐血(++),尿红细胞5~7个/高倍视野。中医诊断为尿血,证属肝经郁热、络脉瘀阻。治拟清肝泻热,活血通络,凉血止血。处方如下:柴胡6 g,黄芩6 g,川楝子6 g,荆芥炭10 g,防风6 g,地榆10 g,赤芍10 g,炒槐花10 g,茜草10 g,茅根、芦根各10 g,小蓟10 g,大黄10 g。共7剂,每日1剂。2016年2月10日复诊:睡眠转安,尿赤见轻,尿蛋白(±),尿隐血(+),镜检尿红细胞消失,舌红苔白,脉弦滑。续服前方7剂后,尿蛋白转阴,腰痛有所缓解,尿隐血(±),予治以活血通络、凉血育阴。处方如下:荆芥炭10 g,防风6 g,赤芍10 g,丹参10 g,茜草10 g,地榆10 g,丝瓜络10 g,桑枝10 g,旱莲草10 g,女贞子10 g,小蓟10 g,藕节10 g,茅根、芦根各20 g,大黄6 g。共服此方21剂后,腰痛消失,尿检示蛋白及隐血、红细胞均阴性,无其他不适。又观察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未再反复。嘱其慎起居,防感冒,节饮食,忌辛辣肥甘厚味。

按:患者为青年男性,病程已久,临床症见反复血尿,心烦多梦,脾气急躁,腰痛,大便偏干,舌红苔白,脉弦滑且数,且肾活检为IgA肾病(系膜增殖型),病理多表现为局部或弥漫性系膜增生、硬化、粘连的受累肾小球,从微观辨证来看,存在肾脏局部瘀血。综上,该患者证属肝经郁热,络脉瘀阻,故首诊辨证以湿、热、瘀为主要证候,治疗以清肝泻热、凉血通络为法,选用柴胡、黄芩、川楝子清肝泻热,赤芍、地榆、炒槐花、小蓟、荆芥炭、防风等凉血通络,茅根、茜草止血不留瘀。湿、热祛除后仍有腰痛,此时辨证以瘀、虚为主,故改活血化瘀通络、凉血益气育阴之剂巩固,上方去柴胡、黄芩、川楝子,以丹参、赤芍、大黄活血化瘀,加旱莲草、女贞子益气养阴、补益脾肾,丝瓜络、桑枝等祛风通络,继续投以地榆、小蓟、茅根、茜草等活血凉血止血。分清主次,方随证变,疗效迅捷。

4 小 结

慢性肾病病程多缠绵反复,虚实并存,瘀血、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血瘀证候是慢性肾病病程中的重要环节,周老认为以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辨治思路,正确运用活血化瘀通络方药,在慢性肾病的治疗上屡可取奇效。

猜你喜欢

周老赤芍血尿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不能多写一个字
不能多写一个字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不能多写一字
周有光:“吃小亏不占大便宜”
新疆赤芍
赤芍与辛芍组方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