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书证融通引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为例

2020-03-04朱凤文

教育观察 2020年22期
关键词:书证融通职教

朱凤文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关键字]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通信专业;教学改革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其中明确了改革总体目标是完成职业教育三转变: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职教20条”还在具体目标中细化了“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等重要举措。

一、1+X 证书制度意义

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一方面,1+X证书制度通过引入社会评价组织,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引导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1+X证书制度改变了类似于普通教育“封闭”校园办职教模式,引入社会评价组织制定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大大提高了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让职教回归社会本位,并且通过经费支持等杠杆激励更多学校转型。推行1+X证书制度,既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职教,又能引导职教深化转型改革,可谓一举两得,充分体现了职教改革的核心要义。

二、1+X 书证融通的内涵

在 1+X 证书制度中,“1”指学历证书(即书证融通中的“书”),是学生完成学业发放的文凭,是学生专业学习的证明;“X”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书证融通中的“证”),能够体现学生职业岗位能力。[1]职业教育框架下,“书”和“证”并非两个并行的体系,而是相互衔接和互相融通的统一体。从职业能力的形成上看,“书”为“证”提供支撑,“书”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基础,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证”是“书”的补充、更具针对性、引导性、先进性,解决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强化和拓展问题。[2]从教学过程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证”的职业技能培训不能完全脱离专业教学而再设计一套培训体系和课程体系,而是要将其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书”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育人角度看,“书”“证”是一个有机整体,作用互补、不可分离,共同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职教20条”在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中提出“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

三、1+X书证融合引领专业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要深刻理解1+X证书制度的重要内涵,深化教学供给侧改革,创设1+X书证融通环境。对于二级学院而言,就是以1+X书证融通为中心,优化培养方案、推进“三教”改革、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以下是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通信技术专业围绕书证融通实施的教学改革。

(一)深度研判,科学选“证”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1+X证书制度标准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92种,有的专业可选性较多,加之社会评价组织积极推广各自证书标准,学校和学生甚至产生证书选择因惑。因为证书对应于职业面向,所以选择适合的证书对后续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科学选择证书种类考虑的因素应包括:区域行业发展趋势、专业培养方向、学校现有基础(课程、师资、实训条件)、学生现有专业能力。我校通信技术专业可选的证书有五个,经过分析研判,选择申报了其中与专业培养方向一致的四个试点,这些证书标准都与既有课程有对应关系,校内有实训基础和师资储备。如“5G”基站建设与维护、“5G”移动网络运维两个证书以核心专业课移动通信为基础,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证书与核心专业课数据通信内容一致,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证书与专业拓展课通信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而“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证书由于与现有专业培养方向不一致,校内也无基础,因此不在申报之列。

(二)书证融通引领培养方案优化

1+X证书制度的重要作用是引导学校与行业岗位对接,证书的选定意味着专业培养面向更加具体明晰,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X”证书要求,将证书考核内容适度融入课程体系。在1+X书证融通的引领下,我校通信技术专业培养面向由全行业生产维护岗位向选定证书的“5G”系统、数据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等岗位聚焦,在实践中将“X”证书中的职业素养、基础知识、技能要求与现有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进行逐项对比分析,采用新增课程、强化内容、能力转化等具体措施对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调整,增强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吻合度,以达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的目标。

1.新增课程

为对应“5G”基站建设与维护、“5G”移动网络运维两项证书,我校在已有“4G”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基础上,新增“5G”系统建设与维护课程。将“5G”新技术引进课程体系,实现与现有“4G”技术平滑过渡。

2.强化内容

我校在数据通信课程中强化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考核内容,在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中强化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证书考核内容。

3.能力转化

我校根据证书技能目标新增“5G”基站建设运维、“5G”网络运维、信息安全防护三个实训项目,完善数据通信实训项目,搭建与证书考核相同的实训环境,将知识通过有效的内化训练,变成符合“X”证书要求的技术能力。

(三)书证融通引领“三教”改革

教师、教材、教法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我校通信专业以实施1+X书证融通为切入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1.打造“双师双能”团队

实现1+X书证融通,高素质师资队伍是首要前提。我校通信专业通过引进人才、成立团队和专项培训等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双能”混编教学团队,为1+X书证融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此,我校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引进数据网络和信息安全方向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技能人才2人,均为合作企业北京华晟派驻“5G”方向企业工程师。我校还按证书技术类别成立“5G”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三个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实施梯队构建培育体系,针对X证书开展课程资源建设、活页教材开发、相关课题研究,校企师资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鼓励教师进企业实践、参加证书教师专项培训,提高“理实一体化”和“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4]

2.开发灵活性教材

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实现1+X书证融通,教材要同时体现专业教学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因此,1+X证书制度下的教材要符合内容跟随证书更新、格式适于实际操作、整合多种媒体资源的要求。为此,我校通信专业教材改革方案如下:在证书评价组织支持下,编写活页式“5G”移动网络、数据通信校本教材和工作手册式实训指导书,利用校企合作经世优学平台、智慧学习工厂构建动态化、立体化、数字化和教学资源体系。

3.推进信息化教学

教法是教学的核心,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实现1+X书证融通,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课堂革命”。我校通信专业以完善现代化实训教学环境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包括:“5G”系统建设与维护采用虚拟仿真一体化教学;优化数据通信实体一体化教学,增加X证书内容;通信网络信息安全采用实训平台进行攻防实战。如此,我校形成了综合实训和专项培训有效衔接,虚拟仿真、实际操作充分结合,工单任务、成果考核综合评价的教学模式。

(四)书证融通引领实训基地建设

代表职业技能水平的X证书培训离不开完善的实训环境,因此,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1+X证书制度的基础。针对各项证书技能训练需要,职业院校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与X证书配套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可以考虑与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等项目同步兼容建设。此外,实训基地实现方式应关注虚拟仿真等新型实训系统,方便增加工位数,提高整体性价比。我校通信专业针对1+X证书整合实训基地方案如下:在“4G”移动网络设备的基础上增加“5G”基站实训系统,采用虚拟仿真系统实现“5G”核心网功能;增加数据通信网络设备增加工位,解决书证共用的需求矛盾;引进仿真网络安全环境,与现有攻防实训系统对接,满足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训需要。

(五)书证融通推动“学分银行”落地

“职教20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5]。随着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国家同步启动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并于2020年1月年正式开通。“学分银行”需要职业院校建立课程学分与证书积分的对应关系,这将直接引导专业重构课程框架体系。我校通信专业为配合学分制改革,同时又满足证书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课程框架由现有“四模块”改为“公共平台课程组+专业群平台课程组+专业核心课程组+专门化领域限选课程组+任选课”,并制定相关课程学分与技能等级证书积分等分兑换方案,统一上报认定后可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推动“学分银行”落地运行,探索国家资历框架建设。

1+X 证书制度开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是塑造职教新生态的开端。落实1+X 证书制度,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保障,更需要以院系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整体推进。1+X证书制度绝不仅仅是“1”和“X”的简单相加,其实质是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等相关要素融合起来,这种融合需要高职院校调动各类资源去保障。

猜你喜欢

书证融通职教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