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感性意识”概念的基本内涵
2020-03-03胡立刚
胡立刚
一、何为“感性意识”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使用了“感性意识”这个概念,并成为其哲学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马克思使用“感性意识”概念便会立即使人引发错觉,认为马克思用意识的生物学机制来代替或者说破除意识的内在性、形而上学的机制,从而使“感性意识”概念沦落为人类学意义上的概念。因为在近代哲学的基本解释框架中,“意识”概念自笛卡尔以来,特别是在黑格尔哲学里乃是非经验性的存在,是纯粹和自足的,是自己规定自己的;而“感性”的东西,必然是“有形可见”的,是有一定的经验成分的,并非纯粹的和内在的。因而马克思“感性意识”这一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亦即在黑格尔哲学体系所暗含着的形而上学的解释原则中极易让人产生马克思用意识的生物学原则来破除意识的内在性原则的误会。
显然,马克思并非在此层面上使用“感性意识”概念。那么马克思的“感性意识”概念究竟何意?事实上,马克思经哲学革命后,其“感性意识”概念已彻底超越了近代哲学的解释原则。也就是说,之所以会产生“感性”和“意识”的对立,以及认为马克思用意识的生物学原则来破除意识的抽象性原则,乃是因为我们仅仅在囿于近代哲学的解释框架,特别是在认识论的范围来定位“感性”和“意识”这两个概念。然而,在马克思哲学中“感性意识”概念中的“感性”并不仅仅并且首先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感性”概念,即指感觉材料,指材料的物质性;在马克思那里,“感性”和“对象性”是同义语,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存在,破除作为唯灵论存在的人以及作为抽象的自然的存在。在现实个人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中,说一个事物是感性的,首先并不是说这个事物作为能够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感性物质性的东西,而是与现实个人的生命和生活相遭遇的现实的存在着的共在,是与现实个人相关的世内存在者。当在认识论意义上去指认事物的感性成分时,其实已经对事物作了思维上的抽象,此时“感性”抽象为纯粹的“物质性”。也就是说,作为与现实个人的生活世界相关联的、现实的、对象性的存在者经知性抽象为非对象性的存在者。因而当我们仅仅只是在认识论层面上理解和使用“感性”这一概念时,我们已经遮蔽或者说忽略了“感性”概念的本真涵义。与此同时,在马克思哲学中,“感性意识”概念中的“意识”也并不是黑格尔哲学意义上作为自满自足、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展开自己的纯粹的“自我意识”,而是对于外部事物的规定及其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所形成起来的对象性关系在观念上的表达。因此,“感性”与“意识”的连结其根本意义就在于指明意识的对象性原理,即意识的感性原理以及意识的现实性原则,而并不是指意识的内在性原则,即意在说明意识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关联。
二、“感性意识”概念的基本特征
分析马克思“感性意识”概念的基本特征,离不开马克思经哲学本体论革命后所获得的革命性成果,即“实践”概念,或者说是“感性活动”概念、“对象性活动”概念(实践、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在马克思那里是同意语)。因究其本质而言,马克思提出的“感性意识”是与现实个人的实践、感性活动须臾不可分离的,是一种重视实践地位的“认识论”。基于此,从现实个人的实践、感性活动出发,马克思的“感性意识”概念呈现出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方面,感性意识乃是对象性的意识。“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的特性”,〔1〕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人的类本质就在于自由的而又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所以说这种自由而又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的存在之本质,乃是因为这种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动物无法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自己的对象,它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动物的活动本身只是自然界法则的体现;而“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的和意识的对象”,〔1〕“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这一步得以可能的前提乃在于人之活动之有意识性,也就是说在现实个人的感性活动中是有感性意识的,同时也正是因为感性活动中之自由的感性意识才让“他本身的生活对他说来才是对象”。〔1〕但是动物的行为只是出于生物的规定性,只是出于本能的反应,动物无法把它的生命活动当作自己的对象,即无法在对象中直观自身,也就是说在动物的生命行为中并没有感性意识参与。因而人之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即感性活动中之感性意识才让人真正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之感性活动的对象与感性意识的对象是同一个对象。也就是说,感性活动和感性意识也不是二分的,感性活动是在感性意识的参与下展开的活动,感性意识是从事感性活动中的意识。
人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即感性活动创造了对象世界,改造了无机界,从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即证明了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但是包含在感性活动中的感性意识达到的对对象的指认,对对象世界的创造,这种指认和创造并不是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出发转而创造对象,也就是说这种对对象世界的创造不是自我意识的外化,对象世界的存在不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化,即不是从意识的内在性中走出来转而实现对对象的设定,“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的存在物的活动”。〔2〕因而对象性活动即感性活动中的感性意识是“对象性的意识”,它总是有所指涉的,总是指向某个对象性的存在物的。因为活动的对象和意识的对象是同一个对象,同时由于“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没有包含着对象性的东西,那么它就不能对象地活动”,〔2〕因而对象性活动中所包含的意识必然是指向外在的对象性存在物的,也就是说意识总是有意向性的;这种对对象性存在物的指涉本身就证明了感性意识的对象性存在。与此同时,现实的个人,即作为感性的、对象性存在物的人之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为对象所创立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2〕也就是说,人作为受动的存在物即被对象所设定,被对象所设定也即意味着对对象的需要,而感性意识即是这种需要的直观形式,换句话说通过感性意识把现实的个人对他物和他人的需要这份对象性关系做成对象而被直观到。因而感性意识必然是“对象性的意识”,必然是“在外”的意识,它总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总是“对象性关系”在观念上的表达。
另一方面,感性意识乃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感性意识不是抽象的纯粹意识作为自在自为的存在物在意识内部中活动并转而创造整个世界,而总是存在于感性活动中的意识,因而感性意识的生产在其感性活动中有其现实的根据。“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3〕从马克思这段关于意识来源的描述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现实个人的意识并不是起源于纯粹意识自身,而是径直于与人们的“物质活动”即“感性活动”、“物质交往”即“感性交往”交织在一起。这就意味着感性意识的生产是与人们的感性活动、感性交往同时进行的,是密不可分的。即感性意识的生产与人们的现实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是不能分离的。也就是说,“意识[dasBewuβ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bewuβte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显然,这里的“意识”指向“感性存在”本身,是“感性存在”的观念表达,也即是现实个人的感性生活过程的观念表达。
感性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同时也表明了现实的个人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从感性世界中所领会的那份对象性关系作为存在通过感性意识得到表达和呈现。但是感性意识并不制造与影响此关系,而是把此份对象性关系做成存在通过感性意识得到呈现,并在语言中得到保存。也就是说,人与世界的源初关联,那份被领会到的对象性关系做成存在本身,即是把对象性关系带入存在,并通过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感性意识得到呈现。因而感性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亦在说感性意识是对人与世界那份源初的对象性关系的照见,即在感性意识中直观到对象性关系本身,因为人与世界的源初的对象性关系即是存在本身。所以感性意识的生产即是人与世界源初的对象性关系的生产,亦即是对存在的领会和守护。同时,现实的个人和社会在感性意识的生产中得到进一步的展开,并为现实的个人和社会展开自我批判的历史运动提供了根本的可能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唯有人才有感性意识,动物根本就没有感性意识;因而人才能把自己的生活当作自己的对象,即在对象中直观到自己本身;也就是说人因为具有感性意识,才是自由的,才能转而创造对象,并把这份对象性关系领出来放入语言中。也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到对象”。〔4〕同时,现实的个人的感性意识总是“在外”的,总是在感性世界中的意识,而不是抽象的、封闭的、具有内在性的存在物。这份对象性的意识同时也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在观念上的表达,也就是说意识总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其自身现实性的根据和基础。
三、感性意识对意识的内在性的贯穿
“感性意识”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指明了感性意识乃是对象性的意识以及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并且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感性意识”概念以其所具有的这两个基本特征而区别于并且突破了意识的纯粹性、内在性原则。
在近代哲学的形而上学基本建制中,特别是在黑格尔哲学那里,人总是表现为预先存在的纯粹的意识主体,一切对象本身总是表现为纯粹的抽象的对象或者说是自我意识外化的对象,因而自然对象、世界本身不是作为抽象的物质性存在物,就是作为外化了的意识本身。因而“意识知道对象的虚无性,这就是说,意识知道对象同它是没有区别的,对象对它说来是非存在,因为意识知道对象是它的自我外化,……当它同某个对象发生关系时,它只是处于自身之外,把自己外化出去;它知道它本身对于它自己只是表现为对象的样子,也就是说对它表现为对象的那个东西只是它本身”。〔5〕也就是说,意识与对象本质同构。因此,人和对象的存在本身被意识的内在性本质所吞噬和消解,在黑格尔哲学中,即被“自我意识”所统摄。
因而纯粹意识所具有的内在性本质一方面表明作为纯粹意识的存在乃是非对象性的存在物,即只不过是抽象的、思辨的存在物。因为没有一个对象与纯粹意识本身相对待而存在,换句话说,一切对象都包含在纯粹意识自身内,没有一个在意识的外部,一切对象都只不过是纯粹意识的外在化。同时,对象也不是作为感性的、客观实在的对象,而只不过是作为物相和意识存在着的对象,这种对象的存在在其本质上而言也是虚幻的和抽象的。另一方面,纯粹意识的内在性本质也表明意识的内容,即现实生活的内容,只是建立在理性,或者说“绝对精神”中所包含的诸范畴的演绎上,哪怕在黑格尔的意义上承认范畴本身即是现实内容,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追问范畴本身的来历问题,也就是说意识本身还有一个来历的问题。对于现实生活的发展过程来源于范畴的客观演绎这种解释是永远无法让我们得到满足的。对于意识本身的来历问题即是要指明意识的起源问题,但在纯粹意识中这是一个被遮蔽的问题。
因此,意识的内在性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便是作为属人的世界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作为物性的周遭物质环境;以及现实的个人的感性存在降格为作为纯粹的意识主体。对此,海德格尔表达为对“存在”的遗忘,即对人与人之间、人与周遭世界之间那份源初的感性联系的遗忘。因此,突破意识的内在性就要求铭记现实的个人与对象的存在关联。也就是说意识本身要贯穿对象领域,成为对象性的存在。然而要突破意识的内在性并非易事,“只要人们从Ego cogito(我思) 出发,便根本无法再来贯穿对象领域;……因此,必须从某种与我思不同的东西出发”。〔6〕那么从哪种东西出发,以突破意识的内在性?
这正是马克思使用“感性意识”这一概念的真正用意所在,即通过“感性意识”概念来颠覆整个近代西方哲学中所包含的意识主体性原则,破除意识的内在性本质,道明意识的感性起源。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感性意识作为“在外”的意识,必然突破意识的内在性,使意识本身贯穿对象领域,即突破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也就是说,感性意识不是思辨的、抽象的纯粹意识,而是逻辑前的、理性前的、在感性世界中的意识,它表达的是现实的个人与感性世界之间的源初关联,即表达的是现实的个人对存在的基本领会。唯有这种对生存的基本领会,才有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性,即人与生活世界的对象性关系通过感性意识而得到不断的表达和呈现。因而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使用“感性意识”概念颠覆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纯粹意识”概念,即作为自满自足的毫无经验成分的自我意识,并进而解决了自近代以来在理性形而上学的统辖中所存在的意识内在性问题,以显现意识的源初面目,揭示意识的感性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