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2020-03-02金园

文理导航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积极心理学初中历史

金园

【摘 要】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属于一场十分重要的变革,它会从积极的角度来进行心理研究,关注的是学生心理以及情绪等多方面,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而本文则是就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历史;教学渗透

引言

在科技革命到来之后,世界各个民族文化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类心理在这种环境下如何保持健康发展也成为心理学中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积极心理学是现如今较为完善且较为有效的一种实验办法以及测量手段,也是致力于发展人的潜能以及美德的一门学科。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提倡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以纠正学生错误为教育教学理念,反而要积极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习目标,借助于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探究以及自主学习等一系列积极品质,同时让其这些品质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发展与提升,而学生也能在教学课堂上掌握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也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就如何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课堂之上进行了如下分析:

1.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1.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兴趣可谓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有效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渴望与热情的关键,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主动学习,去学会并掌握历史,发展学生历史思维。但是,就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明显存在着历史教学单一化、程序化等特征,初中历史课堂较为枯燥无趣,学生无法在历史课堂上得到发展与提升。可是,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得以渗透,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关注历史积极面,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获得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有效激活学生历史学习心理欲望,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让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之中。例如,教师在进行《洋务运动》相关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于李鸿章的名言亦或者是其家书作为教学导入,将李鸿章个人经历与洋务运动命运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心理学习欲望,这样学生就能让学生在良好、积极的情绪中学习历史。

1.2促进教学改革深化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得以有效渗透,还能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得以深化。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其强调的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将积极心理学有效应用于历史教学课堂之上,在这种环境下,传统历史教学模式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改善,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历史教学改革得到有效深化。

1.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本就是教学领域重要变革。积极心理学要求关注人们幸福,倡导对人类美德进行探索,要求人们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之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历史基础知识教学,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尽可能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其能够主动积极的投身于历史课堂之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提升。

2.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实践

2.1深度研究教材,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内心就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力量,而后天的教育则能够进一步拓展人内在的潜能,让其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历史这一门课程本就包含了较多的内容,历史教材也是学生展开系统学习最为重要的工具,在历史教学课堂之上要想有效渗透积极心理学,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改变之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联系学生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的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构造,通过适当延伸与拓展来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这样学生就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心理。在初中历史课堂之上,教师一定要深度研究教材,挖掘其中存在的榜样形象,以榜样来作为积极心理学渗透点,让学生在榜样作用下得到心灵成长与发展。例如,卧薪尝胆、“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张骞、开创我国游记文学的郦道元等等,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历史教学导入,让古人行为与学生心有效连接在一起,引导学生感悟历史任务人格魅力与品质,让其能够学习他们的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与毅力,从而真正实现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2营造学习氛围,关注学生心理感受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为学生营造出民主、积极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平等进行对话。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亦或者是外在行为,都需要依赖于自身已有的心理资源。为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出较为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之上关注学生心理感受,积极诱导学生积极情绪,这能够进一步实现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首先,教师在教学课堂之上需要关注、尊重、爱护学生。每一个学生都知、都会说,可是在实际教学课堂之上,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发言的机会,部分学生较为敏感、缺少学习自信心,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自我意识,尊重、关心、爱护学生,以鼓励的语言、表情来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与回答,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自己有被关注、重视的感觉,从而才能更好地实现积极心理学的有效渗透。其次,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之上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亲近感,借助于趣味性的知识点亦或者是活动等形式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学生对于历史就会产生亲近以及向往之情,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满意以及欢喜等情绪。例如,教师在对学生進行“大变革时代”这一课时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生产力“牛耕的使用与推广”这一枯燥性的知识点,来借助于出土文物牛遵以及历史文献上的具体史实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牛耕的先进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课时内容。

2.3发挥评价功能,增进学生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个体积极体验是发展学生积极人格以及力量的基本途径”。一个人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对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探索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并不能完全清楚自己究竟能够成长到什么程度,也无法了解自身的潜能究竟有多大,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及时、科学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给予学生激励与肯定,通过优化教学评价来将其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就能进一步增进学生积极体验,让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得到发展与提升,同时真正是实现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于这一点,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评价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式,改变传统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手段,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加强关注,从学生思维方式、习惯、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之上渗透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与参与兴趣,还能让深化历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及时转变,从而在保障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以及学习习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亚玲.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5):40-41

[2]王春香.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9):113+158

[3]田伟.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历史课堂教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0):66-68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积极心理学初中历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