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传递

2020-03-02马琳

文理导航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口语教学

马琳

【摘 要】跨文化意识的传递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口语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英语口语教学和语言文化元素的传递有机融合,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应用能力。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传递的必要性,提出了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文化意识;口语教学;交际应用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将文化与语言有效融合。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如果学生能综合运用跨文化语言特征,他们就可以更好地体会英语口语交际运用的实用性。教师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观,能让学生更彻底地了解英语文化内涵,在英语文化中不断渗透语言词汇,让英语语言词汇在文化中尽情发挥魅力,使学生可以准确又直观地学习并且对比英汉文化的不同特色。

一、文化渗透与灌输

文化的发展与语言密不可分。所谓“文化渗透”,是指文化的发展伴随着语言的进步,文化的内涵需要语言来诠释,而语言的发展同样需要文化的促进。在语言文化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地开展词汇文化内涵的学习,大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训练学生英语思维和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采取多元的方式培养学生关注文化意识。具体而言,可以尝试以下各种方法:

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元素

词汇在文化传承中承载着历史信息,是社会发展的有形产物之一。它渗透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而词汇本身又能够代表特定的历史文化讯息,继而形成了核心词汇,即所谓的“文化内涵词”。这些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英语词汇的习得需要学生了解文化内涵。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英汉文化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对知识与语言文化的探讨热情。只有在这种理念映照下,学生才能尽快地掌握英美语言文化的深刻内涵,强化学生口语学习的文化意识。

例如:在学习各种咖啡的表达方式时,可以适当地增加咖啡与人的个性之间的密切关联信息,帮助学生既感受品尝咖啡的悠闲惬意,又自然地领略咖啡的文化内涵。例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英文表达自己熟悉的咖啡类型,之后再附加介绍品尝每种咖啡的每个个体的个性特征:

语言在形成和应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文化的助力。例如:名言警句等语言信息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度。无论汉语表达还是英语表达往往都可能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去实现语言润色之目的。它们的结构、意义和用法深受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自然而然也可以反映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这类词语在理解中超越了词语的意义,它的交际价值在于它的语用意义,因而具有超强的文化特征。

2.切入文化旁白环节

“文化旁白”主要是英语口语化课程教学中的文化内容的真实传达。例如,教师在教授有关感恩节的文章时,在Warm-up / Presentation环节,教师可以对感恩节的节日文化信息进行延伸。教师可以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感恩节的来历,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内容。当然,学生还可以介绍自己课外获取的有关感恩节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学生讨论Thanksgiving Day的由来,启发学生假设在感恩节这一天,人们会做什么,会说什么,會享受什么样的大餐。然后教师可以对感恩节做出小结:

Thanksgiving Day, as a famous Wester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in honor of the harvest granted by God. Christians go to the church to pray as usual. Family members who have been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for one year will also gather at home and enjoy the turkey, a typical food of Thanksgiving Day.

当充分知晓感恩节的缘由之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围绕Thanksgiving这个文化主题,举行意趣盎然的Thanksgiving节日活动。例如:

课堂活动1:让学生在英文歌曲中,体验感恩节的节日气氛,然后在感恩节那天安排学生之间互相分享感恩礼物,培养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

课堂活动2:指导学生写感恩贺卡,写出或者画出自己需要感恩的人和感恩的故事。

课堂活动3:启发学生动手做感恩花环,装点自己的生活小空间。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设计可以给学生带来阳光和温暖,学生在课后还可以将课堂学会的感恩方法和感恩心情传递到家里,给家人营造感恩氛围。因为These ideas will turn “Gratitude” into an everyday family ritual and a way of life, which will bring happiness to the whole family. By doing so, both parents and children will undergo positive changes.

3.引入文化赏析元素

口语练习素材中有一些韵文和歌曲,里面不仅涵盖语言知识,还包含了许多习惯用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有节奏地阅读,熟练地掌握阅读技巧,从而能够实现背诵的目的。教师本身还可以根据英文歌曲的曲目编排,针对学生对歌曲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教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精选英美国家的地图和明信片等资料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借助这些课外活动直观地了解英美文化的特征。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英语的异域文化。在英语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排英文合唱,学生在载歌载舞中巩固课堂中所习得的知识点。当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放映一些符合经典流行的英文小短剧,这些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它们是富含英语文化的结晶。教师可以在学生尝试欣赏英语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认知水平。

4.介入文化表演模式

“文化表演”主要依托于教师设定的特定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从角色本身入手,体会角色的文化特色,并针对演出的交际行为给予客观的评价。例如,教师通过创设生日派对的交际场景,设定该场景的对话模式,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应用基本对话并且进行模仿训练。教师可以有序地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对话的偏好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改编,并在该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和汇报演出。借助这种文化表演的形式,学生可以切身地感受到中英文化的异同点,能够直观形象地提升对文化的敏感度。

5.导入文化讨论环节

“文化讨论”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以及课堂气氛的营造者,需要在文化讨论环节中不断地调节气氛,调动班级群体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文化专题开展小组学习讨论的模式,并依次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例如:当学习西餐的饮食习惯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展开文化讨论。文化的讨论环节可以采取多元化形式展开,学生可以尝试演讲、欣赏等多种手段灵活使用,帮助学生高效吸收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巩固和提升。

二、结束语

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与英语教学环境,英语文化的熏陶密不可分。这种素养的形成需要借助语言文化的感染力传递语言学习的能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文化语境和文化内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文化元素和语言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才能在真实的语境中高效习得真正地道和鲜活的语言,完美实现语言交际和应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中宝.大学英语口语诊断性测试的开发和效度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2]马晓明.大学英语口语进阶:交际·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3]愈碧芳.大学英语口语的实证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口语教学
注重培养文化意识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武术入奥”视阈下中国竞技武术发展思考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纪录片为教材的大学口语教学探究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