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下完善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研究

2020-02-28肖南云徐妍丁希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4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全员教职工

◎肖南云徐妍丁希伟

本研究旨在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分析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与制度要求的差距,完善高等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快提升高等院校战略共识,加强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

2019年高等院校开始实施“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政府会计制度,此制度对高等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进一步打造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有效推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本着完善和健全现代财务制度的宗旨,高校要重新审视已有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提出新要求

1.应加强对预算会计地位的重视。新的政府会计要求高等院校落实双体系,应当将在财务会计中将预算会计单独分离开来,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行的双体系,发挥双重会计职能。因此,要强化对预算会计的认识,加强对预算会计地位的重视程度,新体系既能体现高等院校各种要素的准确核算,又能够保证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到位。

2.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双报告”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等院校提出“双报告”制度要求,在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要增加预算会计的核算和列报,用以更加准确地反映高等院校的预算收支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新政府会计制度增加了高等院校预算会计的核算指标,对预算管理编制指标提出新要求,完善了本年盈余及预算结余等指标内涵,深入解析预算会计与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为预算编制提出了准确要求。

3.应以战略为导向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政府会计制度提出要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科学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目的是将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构建高等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解决高等院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帮助高等院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从目前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角度看,缺乏对战略管理的引入,导致财政预算存在偏差,影响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因此,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二、当前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等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应该引起高等院校全员的重视,无论是领导班子成员还是全校内部的教职工,都应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来。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建立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因此,从上到下都应该引起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高度重视。需要全校内部全体教职工都能够深入了解并参与到预算管理当中,结合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全员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并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这样才能发挥好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然而,当前,高等院校的预算管理工作仅仅局限在财务部门,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因此,高等院校的全体教职工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刻认识,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配合,影响了高等院校建立健全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2.高等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高等院校是重要财政资金使用单位,要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高等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学校的重要管理模式,应当具有严密的管理体系。然而,当前高等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全面预算管理指标简略,定量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数量较少;预算管理目标单一,未能以战略目标作为导向;全面预算管理流程简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未能发挥其应有预算评价、反馈等作用。因此,从政府会计制度的角度来看,高等院校尚未形成以战略为导向的科学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即便是存在预算管理体系的学校其全面预算管理也不健全。

3.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监督机制。任何权利都需要在监督下执行,高等院校作为财政资金的使用主体,更离不开对其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监督机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高等院校的预算管理的约束力。高等院校既要加强内部监督,又要加强外部监督。在内部监督方面,高等院校尚未设置内部监督机制,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审计部门,但是未提及对预算绩效的审计,各个预算管理环节尚不能受到制约;外部监督方面,虽然高等院校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下对预算、决算及财政收支数据进行公示,但是公开力度远远不够,信息公开的不够全面,对社会公众监督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三、完善高等院校构建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策

1.从战略角度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从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布局来看,应当加强对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提升政治站位,将高等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融入战略管理目标,树立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让全校教职工能够切身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当中。一方面,领导者要首先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的重视程度,参与设计预算管理流程及指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战略目标导向作用,形成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程跟踪的科学预算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不断增强对教职工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培训,深入了解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提高全员参与预算执行的积极性,促进高等院校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学校全方面建设。

2.建立切实可行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一是选择符合高等院校实际情况的预算编制方法,结合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设计预算编制流程,将预算步骤详细化和规范化,增加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合理性;二是量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指标,加强预算执行的落实力度。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到位,高等院校需要确定各预算执行部门职责,优化预算执行程序,增强全员参与力度,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责任担当;三是充分利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形成问题反馈和整改闭环。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出高等院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对预算绩效评级结果的重视,分析其存在问题的成因,将反馈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对策,更好推进预算工作的优化,提高高等院校的管理水平。

3.加强对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政府会计制度对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的监督提出具体要求,明确预算管理的责任主体,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高等院校应该完善监督机制,增强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一是对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全过程内部监督。审计部门作为内部监督主体,要切实履行监督义务,增加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审计监督,对预算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等内容提出内部审计意见,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进行限时整改,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二是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做好高的等院校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为更好的获得社会公众监督,让社会公众知悉高等院校全面预算管理情况,高等院校应当做好信息公开的披露工作,增强外部监督力度,促进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全员教职工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