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
2020-02-25龚玉伟
摘要: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担任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职责,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当前,一些高校对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分类指导,导致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健全。各高校要提高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完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坚持“四项教育”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以共同的事业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借助新媒体创新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搭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自我教育平台,不断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3-0114-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效果。可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一、审视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指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但在教学科研領域具有一定影响和代表性的高校知识分子。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构成比较复杂,他们有的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的是学科专业带头人,有的具有高级职称或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有的是少数民族人士,有的是留学归国人员,有的是有成就、有影响的其他党外知识分子。整体来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较高,他们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辉煌成就的创造者和见证者,认同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信心。在全球化、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大背景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思想特征。
(一)追求自由,具有民主意识和批判精神,但集体观念弱化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追求学术自由、追求真理,能在不同思潮中进行分析判断和鉴别选择,并不简单地服从和迎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勇于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判。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单位,组织相对松散,受体制内约束少,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只满足于完成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相对弱化,考虑问题过于重视自我价值,容易从个人利益出发,强调个人能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二)具有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政治参与意识强
党外知识分子具有较强的洞察社会问题的能力,他们结合各自专业,关心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公平,认为公共政策变化对社会及个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国家兴旺与前途命运、个人发展进步紧密相联,期望通过政治参与实现自身的价值,积极为社会建言献策。
(三)面临多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的冲击,容易产生思想误区
部分党外知识分子信仰宗教,有的在国外留学时间较长,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下,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缺少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奉献精神。少数人宣扬西方民主,在客观条件不能满足主观愿望时,容易产生悖逆情绪和愤世嫉俗的态度,还有可能把偏颇思想传递给学生。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和统战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
二、分析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更属于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基于高校统战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认识、方法、体系等方面客观分析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短板和问题。
(一)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党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多、重视不够。有些高校二级党组织由于对统战工作范围和责任不明晰,缺乏统战意识,甚至不清楚本单位党外教师的人数和具体党派身份,没有把党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视野,甚至认为党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殊不知“对教育者的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要加强,加强党外教师的团结教育和政治引领,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学校党委周围,共同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分类指导
当前一些高校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不分层次、不分类别,用同一种模式实行“一刀切”,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影响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成分复杂,含有不同身份类别和群体,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内部不同群体的共性和个性需求特征,切忌一般化、笼统化。比如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身份、不同教育背景,分类开展侧重点不同的思想教育。对党外代表人士要重点引导他们为学校“四个一流”(即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一流专业)建设多作贡献,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支持和帮助他们积极履行民主监督、建言献策、政治协商的职责,对留学归国人员则要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条件,激发他们留学报国的责任担当。
(三)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健全
目前,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是高校统战部门在抓,而解决思想问题往往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仅仅依靠统战部门单打独斗,不能形成从上到下、从点到面的工作体系,没有形成各主体、各环节、各要素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相互作用的工作合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如党外知识分子创新创业需要人事处、教务处提供条件和支持,党外知识分子由于压力过大出现的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工作部联合二级单位党组织积极干预,党外干部的选拔使用需要党委组织部的政策支持。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都影响着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制约着有关工作的质量提升和效果。
三、探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由此可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明确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笔者结合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和统战工作实际,提出解决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高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要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学校党委、统战部、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二级学院党组织对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归到统一战线工作范畴来认识,提到做好统一战线事业的高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并在第四章专门论述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指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这不仅为我们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思路,也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因此,我们要把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提高到贯彻落实中央政策部署上来,提高到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如何体现上来。
(二)完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在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有了科学的认识之后,关键要看行动,怎么做、如何做,需要高校进行顶层设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定高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办法,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范围、方法以及相关主体的职责和任务做出明确规定,严格落实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二级学院单位党组织及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高校要建立党委、统战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党外知识分子定期会谈制度、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联系交友制度,征求党外知识分子意见建议制度,党外干部选拔激励机制等,定期了解和掌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和存在问题,研究工作新方法,探讨解决新问题。
(三)坚持“四项教育”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
创新工作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模式。一是坚持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利用省内外红色文化资源和教育基地,开展“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学习革命传统,接受红色洗礼。二是坚持国情教育,坚定“四个自信”。组织党外知识分子深入社区、企业、新农村等社会基层学习考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三是坚持理论教育,凝聚思想共识。通过举办报告会、研讨班、学习考察、理论培训等多种形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积极培育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四是坚持榜样教育,注重典型引领。组织学习党外知识分子的先进事迹,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身边人”,生动、具体、鲜活、可信,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自身发展与学校和国家整体发展同频共振。
(四)以共同的事业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
解决思想问题一定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入手,为他们成长成才和建功立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在各自专业有所建树,在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中发挥作用。对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党外知识分子,鼓励并支持他们积极申报各级各类人才项目;对热心社会事业、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向省市区推荐,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安排;对政治坚定、素质良好、合作共事能力强、师生认同的党外知识分子,要大力培养锻炼,委以重任,推荐到学校干部队伍中来。总之,要尊重、支持、帮助,把党外知识分子的智慧和才能融入到高校教育事业中来,用共同的事业激发共同理想,激发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五)借助新媒体创新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微电影、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内容丰富、沟通便捷、传播迅速的特点,革新工作路径、改进方式方法,打造具有思想性、趣味性、互动性的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联谊交友方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要改变传统的单边灌输、内容死板、方式单一、定时定点、有限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随时随地、广泛参与、开放互动。要增强吸引力,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从网络空间及时掌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不断提升。
(六)完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自我教育平台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一般是由工作主体对工作对象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他人教育,他人教育属于外界输入或外界干预的模式,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党外知识分子自我教育是指党外知识分子通过个人或组织平台,在同一群体内自觉学习,主动加强思想修养,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向先进的思想靠拢的自主教育模式。相对于分散个人的自我教育,有组织的集体自我教育更能凸显教育效果,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虽然分散,但分别属于不同的组织群体,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无党派人士为主)、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归国华侨联合会等,要加强这些组织和团体的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派团体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把它们建成党外知识分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让党外知识分子在各自组织内找到归属感、集体感和责任感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12-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12/ 08/c_1120082577.htm.
[2]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
[3]张兴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倾向性问题的辩证省思[J].社会科学战线,2019(12).
[4]张海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认识是行动的动力[J].科学与财富,2018(18).
[5]吉晓雅.习近平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5).
[6]马福运.论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精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
[7]孙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综述[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5).
[8]齐卫平,柴奕.新时代统一战线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问题研究[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4).
[9]王兰惠,赵跃先.努力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12).
[10]张宏杰.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凝聚力[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
作者简介:龚玉伟(197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统战部统战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战线理论。
(责任编辑:王宝林)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族团结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编号:2016E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