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工作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0-02-25李晓瑞

法制与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报系统数据源公安

李晓瑞

(北京警察学院,北京102202)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各方面。社会上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提升,网络空间的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途径更为广泛、而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极大便利了人们信息的获取。以大数据为依托,社会生活中的多种信息实现了有机融合和充分整合,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必然会影响到传统社会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而社会生活中的信息可控性也将面临着挑战。

一、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对于大数据来说,其并没有明确的界说。从现阶段对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实际情况来看,过于凌乱、大量多样化数据之间的整合优化并没有得到良好实现,而知识在大量数据中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提取并分析,以此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有研究者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发现了大数据具体的显著特征:即数据量大而杂、价值参差不齐,使用大数据来整合以及处理数据过程中效率较高。

二、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工作现状分析

(一)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频繁

木马和僵尸网络是构成计算机恶意程序的主要因素。对于木马病毒来说,其目的在于对终端用户信息进行盗取、并对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等。木马病毒在编程编写的过程中,往往会需要依据相应的编写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木马编写技术的发展也十分快速。以往的木马编程功能仅仅是为了运营发展而设计,而在当下,其已经开始向号码、机密信息等的盗取以及对终端实施远程控制等功能方面进行快速拓展延伸,其不断丰富的功能进一步加大了公安人员的控制和解决难度。

僵尸网络运行过程中,一些计算机群黑客会受到其集中控制,而这些被控制的计算机群黑客在实施僵尸网络时,仅仅依靠一台电脑、就能够确保对多台移动终端的命令和控制得以良好实现,在此基础对多台移动终端进行操作,将僵尸程序进行不断传播和扩散,导致恶意行为的不断发展。

(二)网络数据安全缺乏相应保障

从当前社会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状态来看,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逐渐推动其向普及的状态发展,并且基于各网络终端的基础上,切实实现了极具消费者特征的数据库构建,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互联网自身的管理以及信息的传播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网络数据库来说,因其面对的极有可能是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也导致其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如此相应的潜在风险必然会存在,而在新时期针对新时代的网络安全,难以以传统网络安全保障方式为其新时代网络安全提供满足实际情况的安全保障。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在不断使用和熟悉互联网的过程中,互联网商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掌握了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各种行为,并且与此同时网民在使用互联网对信息进行浏览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将自身的浏览习惯和浏览行为等泄露。而针对互联网中用户信息数据,当下的监管力度不强、不规范和不标准,仅仅是以网络商家的自律为依靠,而用户针对自身信息泄露与否的情况往往不得而知。

(三)网络数据的可信性降低

1.虚假的数据源。虚假的数据源说明的就是本身就是假的数据、是伪造出来一种迷惑人们视线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数据源个体进行伪造制作,并且基于这个虚假个体的基础上,将一些虚假信息进行衍生。而正是这些信息的传播、影响着网民的判断力。如一些网民为获取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会想法设法挖掘,此时就极有可能会找到一些错误的数据源,而这些错误数据源中的虚假数据、往往会在用户搜索的过程中,就将用户的需求进行掌握,进而通过虚假数据源将用户所需信息进行整合、营造成一种满足用户需求的假象,以此来引导用户作出判断和选择。

2.数据不真实。在数据进行传输时,因一些主客观因素,会导致传输的这些数据被改写,而这样的数据是不能保障其真实性的,所以致使互联网中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参差不齐。如生活中小餐厅的订餐电话已经变更,但是这一号码受到他人的利用,导致用户不能得到正确的订餐电话,影响网民的实际生活。

三、提升公安情报系统运行效率的建议

(一)数字化建设——以数据库支撑公安情报系统

有效提升公安情报系统的运行效率,应该提升公安情报管理中的数字化建设。首先,应当建立和完善公安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将众多数据整合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并且建立监督监管机构。对于数据库的建设、规划、实行等方面进行书面设计编写。在计划通过之后,具体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数据库的数据整合需要公安情报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保证数据库中数据运用的流畅性和科学性。并且加强相关人员和机构的信息化学习。在数据库建成并且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应当对数据进行整合和维护,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出现问题的数据,要及时修正其中的误差,改正其中的问题,保障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其次,在公安情报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机制,保障公安情报系统的安全性和完善性。

(二)网络化建设——以互联网保障公安情报系统

有效提升公安情报系统的运行效率,应该提升公安情报管理中的网络化建设。首先,应当保证公安情报操作界面的网络化。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其次,应当实现公安情报系统中的网络共享。在上文的论述中已经有所提及,公安情报系统中出现了大量的分支部门、子系统、独立网络运行的情况,影响了公安情报系统的统一建立。当公安运行中出现突发情况,相关管理人员的解释和信息传递较为复杂,大量重复的工作影响了整体工作的进行。由此可见,实现公安情报系统的建设应当建立具有统一性的网络服务机制,当公安运行中出现突发情况,可以在移动终端上输入相关的信息,由服务器进行远程统一操作,那么便有效降低了公安工作人员反复进行信息传递的时间消耗。最后,应当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公安情报系统的管理机制和流程,公安情报系统应当引进当下具有先导性和实践性的互联网技术,尤其是远程操控技术、互联网技术、网络自动化技术等等。在具有一定条件和设备的地区,也可以适当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三)技术化建设——以大数据稳定公安情报系统

有效提升公安情报系统的运行效率,应提升管理中的技术化建设。首先,应当保证公安情报系统设备的先进性和科技性。应当根据当下相关设备的发展进程和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保障计算机设备以及相关的硬件软件设施能够构建安全便捷的公安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增强防火墙的建设和设计,采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增加公安情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对于具有科技性和先进性的设备,应当进行常规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保证设备能够适当延长使用时间,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其次,应当对公安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从工作理念开始,整合工作人员的工作出发点。在公安情报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尊重相关的知识技术人员,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一部分技术员工之间要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关系,进行技术的交流和分享,保证引进的科技型设备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的职能。最后,工作人员也应当注意自身工作观念的转变,注重管理系统的技术化、科学化发展。工作人员也应当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不断完善工作理念,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整合管理的机制和流程,进而有效提升管理机制质量和水平。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公安情报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仍有一定的问题和误区需要解决,需要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深化整合和处理,有效提升公安情报系统的建设进程。公安情报系统的建设是当下对公安信息管理机制整合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缓解传统公安信息管理机制中的问题和压力,进而能够实现公安信息管理机制对的高效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情报系统数据源公安
高校图书情报系统规章制度研究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浅议“互联网+”浪潮下中小企业反竞争情报系统建设
Web 大数据系统数据源选择*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基于不同网络数据源的期刊评价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对抗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情报系统研究
公安报道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