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文化旅游背景下的扎染艺术

2020-02-21孙燕

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旅游文化扎染

孙燕

摘 要:旅游业的兴起和繁荣,催生了旅游纪念品这一重要商品形式,无疑给我们的传统民间扎染产业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市场上的很多扎染产品缺乏个性,没有表现出扎染的艺术特色以及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与当地的旅游特色关联很少,更缺乏创新以及在应用方面的研究。文章对山西扎染艺术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整理,阐述了其在文旅融合发展基础上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扎染工艺改良与结合地方生产力回归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三晋;旅游文化;扎染

一、三晋扎染艺术的历史渊源

山西扎染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1000多种纹样上凝聚着千百年的历史,山西人民的民俗风情与审美情趣尽含其中,与各种工艺手法一起构成极具特色的织染文化。在第三届山西文博会5号展厅内,不同形态的扎染土布焕发出灿烂的光辉,这些扎染过的土布被做成兼具艺术和实用性的壁挂、枕套、包、围巾、桌布、摆件等,十分美妙。山西省由于较为封闭的环境形成了稳定而又独特的扎染风格。相较于南方蓝染布而言,山西扎染每一块布都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层层着色后将图案花纹脉络缝扎起来。待固色后拆开,洗去杂色,图案花纹立马显露眼前,颜色鲜艳并过渡自然,美妙异常。

山西扎染艺术虽然历史较短,却早已与山西精神、山西传统审美意识完美融合,形成了山西扎染特有的风格。山西扎染的图案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也日渐个性化,种类繁多,尺寸不一。结合山西旅游文化而衍生出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扎染包包、扎染围巾、扎染衣裙等一经上市便备受国内外消费者和时装界的好评和青睐。目前扎染被运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壁挂、台布、窗帘、床单等精致的扎染家居品别具一格,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山西文化旅游背景下扎染艺术的发展现状

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特色,例如平遥中国年、晋商社火节、尧庙正月庙会、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云丘山中和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山西特色传统节日,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无论是传承还是发展都极富意义。山西拥有晋祠、五台山、悬空寺、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南禅寺、鹳雀楼、乔家大院等名胜古迹,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山西省本地文化资源与扎染技艺相结合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将其更好地发展下去,让更多人认识到民间艺术的历史价值,关注民族艺术的现状,以及如何扩大市场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拓展空间。

目前山西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与山西本土文化相结合,为传统民间扎染产业提供一个发展的新契机。但是市场上的扎染产品缺少特性,不仅没有表现出扎染的自然纹理以及特有的文化内涵,而且与当地的文化特色关联很少,失去了传统扎染产品所特有的韵味、地方特色以及人文内涵,更缺乏创新以及在应用方面的研究。手工扎染发展正处于这样一种形势下,依然在沿用着传统的传承模式,扎染主要用于生产家居用品或者旅游纪念品。扎染在山西的市场并不广阔,为了重新唤起本土印染工艺的魅力,将地方特色文化艺术与扎染这一古老技艺结合起来,重新唤起人们对染艺的热爱,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发展,使得扎染工艺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而焕发新的生机,为山西的旅游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三、山西文化旅游背景下扎染艺术的发展之路

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下,山西旅游资源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开发空间,对经济转型发展的贡献仍然具有相当大的潜力。五台山、玄中寺、云冈石窟、青莲寺密宗文物石刻、悬空寺等等佛教建筑遍布全省,山西的佛教文化在全国的佛教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山西佛教文化的造像、壁画、彩塑等精品繁多,只有抓住这些机遇,积极传承与创新,才能推动山西省的旅游业转型升级,力争建设文化旅游经济强省。

(一)把握扎染艺术的良好机遇

山西的文化旅游业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再次指出,高度重视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这无疑为山西扎染的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国家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的当下,山西省于2006年成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经成立,便大力发掘、研究、保护和传承山西本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扎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三晋的印染技术进行创新,吸取了山西风情的扎染艺术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山西省响应国家号召用创新的方式拓宽本省印染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好扎染艺术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造像语言

山西佛教文化历史深厚,五台山的造像语言更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色彩瑰丽、造型多样,以这些为依据,可以引申和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图示化语言,这为扎染的创作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为佛像造像语言与扎染图案的结合寻找到一种新的契机,使两种完全不同的造型语言得到互相交融与融合,来展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同时,扎染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与五台山的佛像造像语言所呈现的艺术效果刚好契合,色彩浓郁而高雅,并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貌,可以通过这一技法设计和制作出很多精美的旅游文化产品,同时可以更好地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通过对民族扎染工艺与佛教理念,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对扎染工艺中图形的准确与雾化处理性进行细致分析与探讨,找到能正确表达佛法理念的途径,将传统技艺与佛法的广博结合,表现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和谐,力求在当代社会环境下将扎染技艺的美和佛教理念的美结合,为其注入新鲜的艺术表现力,使这一传统艺术重现生命活力。

(三)色彩

生存环境的不同必定导致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和喜好存在地域性差异。山西省因其黄土高原地理条件的影响,具有浓艳热烈的纯色装饰艺术特征、色彩形式和色彩观念。不同于南方地区的蓝白两色扎染,山西扎染在吸收传统的同时,悄然把山西艺术元素与传统扎染融合,借助抽象类、民俗类、皮影类、戏曲文化、佛教文化等手法予以表现,利用现代染料将中国工笔水墨艺术融汇其中,色彩和层次更为丰富,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相较于南方以纯净的色彩和细腻柔和的纹理来衬托图案的表现手法,山西吸取了黄土高原色彩文化,将关乎扎染作品最终呈现效果的重心分散到了制作的每个环节,粗犷的技法、鲜艳的色彩和浓郁的地方风情缺一不可,最终在呈现效果、表现方式以及制作技法上形成了山西独特的地域风格,让扎染散发出别样的艺术光彩。三晋扎染凭借着极具地方特色的色彩风格,勇于创新,利用当地盛产的核桃,进行大胆尝试,核桃皮染色成为山西当地使用率最高的植物染色方法。核桃皮染出的独特烟黑色完美地融入了山西的扎染色彩风格,使山西扎染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变动更具地方风情与精彩。山西紧跟全球化时代的脚步,力争将山西文创产品与世界接轨,登上国际舞台,色彩独特的山西扎染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山西省应将旅游文化与扎染技艺相结合,使扎染艺术更好地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民间艺术的历史价值,关注民族艺术的现状。文章对传统扎染工艺的优势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将传统工艺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吸收地方特色艺术理念,不断创新,改进扎染内容缺乏时代特色的现状,尽力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向人们展示扎染这一神秘的艺术特色,并且推动山西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将传统技艺与山西旅游文化结合,对其进行创新,为当今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石婉茹,马军.山西民间工艺[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

[2]尹强.浅析山西刺绣中的乡俗文化[J].艺术品鉴,2016(2):124.

[3]薛文礼,杨秀峰.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运城学院学报,2005(3):38-41.

[4]曾婉琳.大理巍山地区民族扎染产业现状及传承思考[J].湖南包装,2019(1):43-45,57.

[5]刘江,安勇.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纪念品现状与创新设计[J].湖南包装,2017(4):30-31,42.

[6]王佳元.文化创意服务业 发展与选择[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

[7]石婉茹,马军.山西民間工艺[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旅游文化扎染
扎染对对画
神奇的扎染
扎染元素中的格调美
巧借“翻转课堂”提升教学实效
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VALENTINO TIE & DYE 扎染系列限定展览登陆北京 SKP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