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宏观视野看中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发展

2020-02-21李鑫

大观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音乐教育

李鑫

摘 要: 研究音乐历史学需要大量地阅读文献,从文献中找到“答案”,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我国近代音乐在一个世纪中曲曲折折地发展,从未停歇。汪毓和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令研究者收获颇丰。文章着眼此书,论述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与阅读意义。

关键词:新音乐;音乐历史;音乐教育;音乐文化

汪毓和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书共8章28节内容,以及引言和结语。笔者阅读的是2009年第3版(2013年第3次修订)。

全书内容围绕中国近代史上的新音乐展开,由近代说唱音乐的改革和发展开篇,到学堂乐歌的建立,再到抗日战争时期新音乐的发展……

笔者认为这是一本对于研究新音乐的发展很有帮助的书籍。

一、该书的主要内容

(一)从学堂乐歌说起

学堂乐歌由李叔同、沈心工等人从日本引进。当时的清朝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派、维新派等纷纷寻找救国之路,学堂乐歌的建立是上述两派都认可的,由此可见音乐课在晚清时期的受重视程度。

辛亥革命将清政府的统治推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局面。一批批音乐家纷纷用自己的音乐思想进行创作、革新,企图唤醒人民,使之崛起。书中写道:“群众音乐生活并非艺术现象,而是政治现象……”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

新音乐的发展并没有停歇,而后的抗日战争,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各类器乐曲、声乐作品、合唱曲……被作曲家们不断地创作出来。笔者认为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也向人们展现了新音乐的发展历程。新音乐发展的高潮应该是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将抗战史中的音乐发展分为初期、对峙、反攻三个阶段,并依次进行总结和阐述。

音乐在抗战时期需要更加贴近群众,作曲家要将其民族性和群众性体现出来。汪毓和用了大量篇幅写抗战时期的中国音乐及音乐家,如黄自、吕骥、张曙、麦新、黎锦晖、赵元任等等。

也许在此之前,我们并不了解我国新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但通过阅读该书,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应该属于我国新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并且从未停歇,一批批抗日革命作曲家在书中被提起。值得一提的是两位我们最为熟悉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这两位作曲家不仅将新音乐推向高峰,还将“沉睡”中的中国人民“唤醒”:“……初步解决了音乐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如何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如何创造各被压迫阶层的典型形象,以及如何创造性地继承传统、借鉴外国来发展中国的新的民族音乐等问题……”

各个时期的主要思想作者也单独列为一章(在最末一章,第八章),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上述内容是笔者对该书进行的一个简单概括。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是一本对于研究新音乐的发展大有裨益的书籍。

(三)我国近代音乐教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100年的历史,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除了科研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之外,教育工作者也在努力为之奋斗。音乐教育从学堂乐歌至今一直未被取消,全国中小学、高等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仍在不断探索和前行。

音乐教育在近代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中经常提及我国近代音乐教育,这对于系统完整地研究近代音乐史大有帮助。

文化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现在的中国仍然需要不断完善音乐发展,无论是教育还是音乐文化,“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二、思考与探索

(一)对笔者的帮助

第一,作者始终围绕新音乐的引进、发展等展开叙述。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革命作曲家群体出现,作者在书中基本上对每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音乐作品特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评述。另外,书中对于不为人们所熟悉的作曲家(如江文也,原名文彬,他的创作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其作品以管弦乐、钢琴、声乐为主……)的介绍也较为详细。这些资料在其他文献中难以查阅,该书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讲解及评述。

第二,书中附有大量谱例、图片,这对于学习音乐历史有极大的帮助。研究音乐史最忌讳的是听不到音响效果,对于当时的音乐风格、创作特点等只能凭借书面文字想象,而本书的作者将谱例附上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使我们不能顺利地找到音响资料,也可以自行弹奏。书中的图片则是将当时的历史“面貌”直观地呈现给读者。音乐考古学中有对学科价值的阐述:“证‘史之有……证‘史之误……补‘史之无……创写‘史前史。”图片应该是最为直观的历史资料。

第三,该书有引言、结语两部分。对于读者和研究近代音乐史的人们来说,能够在开篇直接阅读全书的核心思想,能够快速决定该书是否可以继续读下去。同样,结语即对整本书的总结性概况,帮助读者再次快速将整本书进行“回顾”。

第四,作者将其引用的部分详细标注出来。这方便研究近代史各个阶段的人们由一本书不断进行扩宽阅读(即针对本书未尽之处可以根据本书引用的书籍或文献进行继续查找、阅读)。

第五,将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细化与对比。先总说,然后进入著名作曲家的详细介绍、作品分析和历史意义的评述,再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进行对比(如“沦陷区”和“国统区”、“边区”和“解放区”),这样一来,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便一目了然。

(二)笔者的看法

笔者认为,上述五点对于研究“近代中国音乐历史”的新音乐部分极为有利。新音乐的发展是历史的一部分,这是由历史决定的。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开端,中国新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

1949-1978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时期,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歌颂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抗美援朝战争的歌曲。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将港台地区的音乐人请到内地进行表演,这是新音乐的一次跨越式发展。

步入21世纪,新音乐中流行歌曲所占比重日益上升。这些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和研究。

新音乐日益崛起和完善,这个名词不是一个短暂的停靠站,作者回顾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做出以下总结:

第一,中国原有的传统音乐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仍有不小的影响。

第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影响我国音乐发展,我国与欧洲的音乐文化不同,二者共存,相互矛盾、冲突,并不断交融。

第三,20世纪初,学堂乐歌将新式音乐教育引入,推动我国新音乐的发展。

第四,中国音乐教育是近代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

第五,中国近代100多年的音乐文化包括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动荡不安的社会决定新音乐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且以声乐作品为主。

三、结语

中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发展一波三折,在不断摸索中前行,这一切都是从学习西方开始的。我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发展,笔者认为就是一个字——“新”:新的思想、新的音乐、新的教育、新的理论……

汪毓和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系统性强,完整度高,扩展性广,通过阅读本书,笔者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2]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孙继楠,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4]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音乐教育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德昌傈僳族葫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
西方音乐的魅力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