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2-12刘辉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积极主动

刘辉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并保持学员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升学员美术素养,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为生本;积极主动;美术素养

目前,部分青少年的美术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学员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是单一的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已成为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那么该如何构建美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主线,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美术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这给美术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员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遵循学员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员的美术能力选择适合的教育教学策略,突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序地展开,保证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例如《描绘我们的校园》一课,教学目标设定为在学员原有透视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员观察,感受校园建筑及环境的美,体验线描写生的画法,表现校园的空间之美。为了明确学习目标,快速掌握画法,带领学员观察校园风景及相关建筑物,并及时提示要从不同角度、不同角度去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独特的美。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风景绘画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员拍摄一些不同场景和不同角度的风景及建筑物照片,供学生体验和写生使用。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不仅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更在愉悦的氛围中促进了观察能力、线描写生能力及摄影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学员初步掌握了透视规律,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一个良好地美术教学氛围,给兴趣一个“着陆点”

导语的好坏往往关系着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成败。尤其作为美术教学,不应只是一味的让学员绘画单一色彩的黑白色画,美术课堂应该是五彩斑斓的,是充满乐趣的。好的美术教学导语可以快速调动学员学习的兴趣,以积极和主动的姿态投入美术知识学习过程中。为此,应根据学员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教学需要设计灵活多样的导语,并讲求方法和实效。比如《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一课,根据七年级学员原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导入新课。先利用课件让学员观察和欣赏不同时期的壶的设计,不同历史时期灯的设计,并提问:生活用品在什么地方与美术有着密切联系?结果学员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很兴奋,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二)转变其学习方式,构建灵动的课堂

在新形势下,教师应以生为本,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翻转课堂等更加灵活的方式,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员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观察技巧,为学员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提供机会。观察能力是学员学习中的一种必备能力,因此要注重培养学员的观察能力,引导学会观察技巧,丰富观察实践,然后在不断的观察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例如,教学《《人物速写》时教师挑选一位特征明显的同学,然后出示学习任务:让学员分组观察该生相貌、动作、神态有什么特征,当这个学员有情绪变化时,观察他的脸部特征是什么样的,然后综合起来去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学员总结出观察的人物特征后,教师再点拨示范画法和注意事项:抓大形,大构架,大比例;用简单的长线表现特征,省略繁琐的细描。这样学员不仅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也在学习速写的同时,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了教学实效。二是让学员尽可能去“思考”,培养学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应鼓励学员多思考、多质疑,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三是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共同分享成果与快乐。无论绘画课,还是手工课,甚至欣赏课都应放手让大担放手让学员亲自体验和实践,学员在绘画练习和制作小作品过程中掌握相关美术知识,提升想象力、创作力、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创作的喜悦。(三)借助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尤其对中学员来说更需要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和肯定。在教学中要尊重和关注个体差异,采用适当教师评价、学员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师生共评的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员的每一次点滴进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勇于挑战自我。不仅关注结果的评价,更要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实践证明,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不仅拉近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距离,而且让学员从内心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产生学习动力,促进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及学员美术素养的提升。

三、搭建合理作业展示平台,巩固学习成果

教师要重视每一次作业的设计,把每一次美术作业布置看作是学员的成长点,精心安排,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同时,作为文化馆培养青少年学习美术的目的不是把他们培养画家,是保持和激发美术兴趣,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此,美术作业的布置可以根据培训的内容灵活安排,考虑到现实生活的联系性。可以是静态的、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课上完成的,可也以是课下完成的;可以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的,也可以是学员自主创作的;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员的作业及时批改,获得反馈信息,及时作出评价与指导,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美术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以学员为本,从各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课堂高效,实現教、学“双赢”。

参考文献:

[1]陈虎.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对学员发展的作用[J].东方藏品,2017

[2]陈莹.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积极主动
操作实践:呈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生命活力
创设情景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浅谈诵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搞好综合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
放飞学生灵性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