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对比
2020-02-11单忠贵孔维生
胡 睿 单忠贵 孔维生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医院胸心外科 361101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的常见先天性心脏疾病[1]。针对该疾病,既往的治疗手段主要采用常规开胸修补手术,也称之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虽然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显著,但该手术的创伤大,容易使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且住院时间长,因此,诸多医学者都在寻求一种更为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案[2]。近年来随着医学微创外科技术以及超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被逐渐应用于治疗室间隔缺损中,其治疗效果显著[3]。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手术方案的可行性,本次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中有男34例和女41例,年龄8~39岁,平均年龄(29.65±8.27)岁,体重26~78kg,平均体重(53.24±7.10)kg;观察组中有男35例和女40例,年龄9~40岁,平均年龄(29.97±8.65)岁,体重27~77kg,平均体重(54.62±7.33)k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经过超声检查并确诊为室间隔缺损;(2)无室间隔缺损家族病史;(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本次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同意,并正常开展。排除标准:(1)伴有肝肾严重功能不全患者;(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修补手术治疗,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给予患者胸部皮肤进行消毒,从胸骨切迹至剑突下切口皮肤直至皮下组织以及肌层,采用干纱布拭血,随后,将胸骨甲状肌的胸骨附着点以及疏松结缔组织进行剥离,劈开胸骨,使胸腺、胸包以及前纵隔充分显露,给予患者静脉推注肝素,建立起体外循环,之后将心脏切开进行探查,对缺损处采用自体心包补片进行修补,处理出血点,逐层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术毕。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指导患者选取平卧位,实施全身麻醉,采用超声心电图进行探查,明确患者的缺损位置,经胸骨下段剑突处做3~5cm手术切口,进行逐层切开,对心包做纵形切口,实施肝素化,采用丝线悬吊牵引充分暴露视野,在超声的引导下,确定穿刺点,随后将导丝穿刺送入左心室,沿导丝将输送管送入,在左心室释放前伞,将封堵器进行回拉直至左室伞紧贴左室面,之后在右心室释放右室伞,进行推拉试验,采用超声观察封堵器的打开情况,显示打开形状满意后以及无明显分流后,将输送器撤出,结扎荷包,探索手术视野出血情况,显示无明显出血,最后进行出血点清扫,逐层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术毕。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开胸时间以及关胸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切口长度、心纵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即时分流、胸腔积液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上述观察指标均由同一名护理人员进行记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开胸时间以及关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观察组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心纵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即时分流、胸腔积液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对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而言,及早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常规开胸修补手术则是临床治疗室间隔缺损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手术主要是通过在患者正中胸骨做切口以及体外循环环境下开展手术,且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该手术方法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对治疗室间隔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4]。但手术切口较长,劈开患者的整个胸骨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上损伤,甚至会导致胸骨后纵隔出现较大创伤以及出血,同时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以及较多的术后引流量,术后有可能出现胸骨畸形,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利的影响[5-6]。
据本次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临床治疗室间隔缺损采用超声引导下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超声引导下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其能有效显示封堵器与心内缺损的位置关系,能实时观察手术过程中导丝、输送管以及封堵器的位置以及释放情况,根据监测的结果来作出相应调整,使心内缺损部位能得到完全封堵[7]。且该手术完全避免了体外循环,大大减少了对患者的器官损伤,能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且对患者的呼吸影响小,能有效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较小的手术切口能满足患者对瘢痕美观度的要求。本文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采用超声引导下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该手术避免胸骨劈开治疗,同时避免了患者的胸骨暴露,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同时封堵器能诱发患者组织修复与内皮细胞生长,且超声引导下能有效提高手术封堵成功率,进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相比,其手术时间短且创伤小,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而缩短住院时间,治疗室间隔缺损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在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