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心得体会及临床价值

2020-04-01刘贤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6期
关键词:室间隔先天性心脏病

刘贤清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原大岭山医院> 超声科 广东 东莞 523820)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的20%~30%[1]。室间隔缺损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2]。目前,随着产前超声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日益提高,但依然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出现漏诊、误诊情况。为了进一步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本文现将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0月期间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30 例室间隔缺损胎儿选为研究对象。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0 月期间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30 例室间隔缺损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4 例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室间隔缺损,6 例产前超声检查正常而产后检查发现室间隔缺损。24 例孕妇年龄22 ~37 岁,平均(29.75±6.45)岁;孕周20~31周,平均(24.52±1.35)周。6 例孕妇年龄22 ~38 岁,平均(27.18±4.21)岁;孕周32 ~41 周,平均(34.76±1.72)周。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孕妇均知晓研究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

1.2.1 检查仪器 采用GE E8 及PHILIPS iu22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在3 ~5MHz之间。

1.2.2 检查方法 采用胎儿心脏检查程序与整体检查程序进行检查,先常规进行产科检查与测量,对胎儿体位信息予以确定。在检查的时候,取孕妇仰卧位,根据胎头与脊柱位置关系,对胎儿方位进行判断,明确胎儿心尖指向,了解胎儿心脏与内脏的位置关系。采用右手法则明确胎儿左右。在检查最后阶段,主要就是对胎儿心脏进行扫描,有效排除胎儿其他心血管畸形病变,具体操作如下:(1)心尖五腔心切面;(2)四腔心切面;(3)心底大动脉短轴切面;(4)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不管二维超声是否能够清晰显示胎儿室间隔缺损,都要开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是否伴有穿隔流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室间隔缺损胎儿的室间隔缺损大小及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情况。

2 结果

2.1 产前及产后超声检查的情况

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室间隔缺损的24 例胎儿中,17 例(70.83%)胎儿为单纯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大小为(2.14±0.25)mm,7 例(29.17%)胎儿为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室间隔缺损大小为(2.80±0.27)mm;产前超声检查正常而产后检查发现室间隔缺损的6 例新生儿中,4 例(66.67%)新生儿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大小为(4.14±0.22)mm,2 例(33.33%)新生儿为肌部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大小为(1.96±0.20)mm。

2.2 7 例胎儿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分布

7 例胎儿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中,右室双出口2 例,法洛四联症2 例,大动脉转位1 例,复杂性心脏病1 例,房室间隔缺损伴永存左上腔静脉1 例,详细情况见表1 所示。

表1 7 例胎儿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分布

3 讨论

室间隔缺损是因胚胎期心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左右心室间异常通道,是心室水平产生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不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病变,也是诊断难度较大的病变[3]。所以,对孕妇予以产前超声检查十分必要,可及时排除胎儿畸形,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近些年来,随着超声检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合并复杂心脏畸形的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可显著减少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出生,极大的改善了分娩预后[4]。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室间隔缺损的24 例胎儿中,17 例(70.83%)胎儿为单纯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大小为(2.14±0.25)mm,7 例(29.17%)胎儿为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室间隔缺损大小为(2.80±0.27)mm;产前超声检查正常而产后检查发现室间隔缺损的6 例新生儿中,4 例(66.67%)新生儿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大小为(4.14±0.22)mm,2例(33.33%)新生儿为肌部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大小为(1.96±0.20)mm。此结果与葛群等[5]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看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较高。

经临床产前超声检查经验可知,单纯室间隔缺损漏诊率较高的原因如下:(1)室间隔缺损发生部位:通过对6 例产前漏诊的新生儿研究分析可知,4 例新生儿室间隔缺损处于膜周部,产前超声诊断难度较大。室间隔膜部比较薄,在二维超声检查中,对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分辨率较低,进而导致易出现漏诊[6]。为此,在产前超声诊断中,应进行多角度、多切面扫描,观察左室流出道,调节机器增益,辨别主动脉前壁和室间隔连接部位是否伴有回声中断,以此尽量减少漏诊。(2)室间隔缺损大小:不管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与肌部室间隔缺损,由于超声设备分辨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孕妇腹部脂肪层肥厚及胎位等因素影响,导致越容易漏诊比较小的室间隔缺损。特别是对于比较小的肌部室间隔缺损而言,连续性中断距离小,缺损断端难以呈现“火柴头”样改变,易因设备分辨率低或者人为因素影响,造成漏诊[7]。所以,在产前超声诊断中,不仅要不断改进超声设备,还要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以此确保操作顺利、规范的完成,减少漏诊。(3)在扫描心尖或者心底四腔心切面的时候,声速应和室间隔保持平行,呈现“回声失落现象”,进而易诊断为假性室间隔缺损[8]。所以,在产前超声检查中,应恰当调整切面,横向扫描四腔心,保持声速和室间隔垂直,以此避免出现假阳性现象。(4)在成人室间隔缺损诊断中,跨隔血流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对于胎儿来说,跨隔血流并非是筛查室间隔缺损的典型指标,这跟胎儿血流动力学特点有着一定的关系[9]。所以,胎儿室间隔缺损时,主要呈现为双向短时缓慢分流,当左右心室压差不显著时,分流现象并不明显。因此,在超声检查中,并合理调整标尺,以此减少漏诊。

综上所述,在胎儿室间隔缺损诊断中,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价值非常高,但对单纯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小的肌部室间隔缺损的漏诊率较高,需进行多切面连续性扫描,以此提高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室间隔先天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Smog in Los Angeles
S状室间隔与肥厚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