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系统在颈椎动力性侧位摄影的应用分析
2020-02-06谭福前黄文洪朱旭英
谭福前,黄文洪,朱旭英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昆华医院〉放射科 云南 昆明 650032)(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昆华医院〉金牛门诊部 云南 昆明 650032)
颈椎是人体重要支撑结构,其稳定性有赖于椎骨结构形态自身的完整性,同时也与椎间盘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密切相关。颈椎动力性侧位可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进而对颈椎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对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尽早为患者做出明确诊断,可对患者病情做出判断,进而制定详细可行的诊疗方案,避免病情加重。选取86例颈椎动力性侧位患者进行分析,对DR系统辅助诊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86例颈椎动力性侧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满足诊疗标准,且患者本人意识清晰,无交流障碍。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31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50±3.66)岁。纳入标准:(1)无沟通障碍;(2)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无其他严重合并者;(4)无脏器功能严重损伤。排除标准:(1)合并多个系统严重疾病者;(2)合并精神及意识障碍者;(3)合并全身性感染症状者;(4)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研究内符合伦理标准,通过相关审查。
1.2 应用方法
本组所选患者均接受DR颈椎动力性侧位摄影,采用GE公司提供的数字X线机,充分利用DR成像系统,然后建立相应的摄片影像处理中心,正确与激光打印机进行连接。指导患者侧立于摄影架的前方,保持头部和颈部位置自然向前屈曲,保持颈椎长轴与DR系统探测仪器之间的平行性。与此同时,告知患者尽量自然下垂双肩。将第4颈椎与仪器中心线对对齐,摄影曝光,获取颈椎动力性侧位摄片。
1.3 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记录摄片情况,对摄片结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86例患者中,75例患者摄片结果被评为甲级片,占比为87.21%;7例评为诊断片,占比为8.14%;4例摄片影像模糊,占比为4.65%,模糊片均进行补拍,详见表。
表 本组患者摄片评价情况
3 讨论
颈椎是人体重要支撑结构,一旦发生颈椎失稳,则提示颈椎病患病过程,患者不仅临床症状复杂,同时也会引起肩背部严重疼痛,病情持续进展,也会对患者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在疾病早期及时为患者做出明确诊断,对患者治疗产生重要帮助。但是,对于常规检查手段而言,其难以对颈椎异常状况做出准确评价。临床实践工作经验证实,X线片是目前诊断颈椎失稳最重要的方法,不仅能够及时查找椎体间隙位移情况,同时也能准确揭示脊椎异常活动状况。有文献[1]报道认为,采用DR系统辅助摄片,大约20%以上的患者采用其他诊断方法无法确定病情,需要利用DR系统进行辅助诊断,从而对颈椎动力性侧位情况进行明确。本研究所选患者均在DR系统的引导下开展X线片诊断,结果显示:本组86例患者中,75例患者摄片结果被评为甲级片,占比为87.21%;7例评为诊断片,占比为8.14%;4例摄片影像模糊,均进行补拍。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说明,DR系统在颈椎动力性侧位摄影中可发挥明显的作用。
在实践工作中发现,不少患者颈椎动力性侧位摄影过程中,头颈位置过度向后,可产生头晕症状,导致不自主晃动,进而造成摄片质量模糊。为尽量避免上述现象对患者诊断所产生的影响,可指导患者将一侧肩部靠在摄片架上,并在正前方放置一个背椅,要求患者用手扶住靠背,进而使摄片操作更加顺利[2]。也就是说,应对摄片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对造成摄片质量模糊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使摄影所得影像学资料能够满足摄片质量要求,为患者病情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权威文献[3-4]研究发现,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对上述情况加以关注,还要对颈椎失稳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在DR系统的充分辅助下开展X线诊断,最大程度缩短曝光时间,并且完成数字化处理,使颈椎动力性侧位摄像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只有做好上述诊断配合,才能为颈椎动力性侧位患者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X线摄影诊断吗,实现数字化影像传输的即时性。
综上所述,与传统摄片技术相比,利用DR系统进行辅助摄片,能够明显缩短摄影曝光时间,提高成像效率及清晰程度。与此同时,DR系统能够实现数字化处理,从而实现影像资料最高速率传输,为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原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为临床远程会诊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