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

2020-02-04周梦

艺苑 2020年5期
关键词:修辞手法文创产品

【摘要】 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国内旅游市场的文创产品设计水平与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旨在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从全新角度归纳整理文创产品设计类型、探索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助力提升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水平。

【关键词】 旅游创意产业;文创产品;灵感来源;修辞手法;构成元素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简称,是一种源于文化主题,经由创意转化,具备市场价值的产品。文创产品的设计就是将经典优良的、抽象无形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具体实用的、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的过程。旅游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意产品的一种,是对地域文化符号、审美元素、人文精神进行深度解读与形态重组后产生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型产品。分析旅游文创产品市场现状,是设计方法研究的必要前提。

一、国内旅游文创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家大力推进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日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旅游文创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为旅游产业创造了大量的旅游资源,有效盘活了本地的客源市场,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外来客源,促进本地其他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国旅游市场中,年轻客群成为消费主力军,中国旅游正在进入品质消费时代,其核心是在满足功能性消费基础上,满足日益增长的内心情感需求。情感触动、情感体验、情感认同,才能最终促发情感消费。

但当前旅游文创产品市场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首先,文创产品创意不足,缺乏功能性。许多标榜文化创意的商品,不是缺乏创意,就是产品功能性、实用性不足,甚至二者皆为缺失。许多所谓的文创产品仅仅是将文化图腾简单印制在现有普通商品(如马克杯、文具、手提袋等)上面,完全不顾功能载体与文化内涵之间是否匹配,全国各地的景区随处可见这些不走心的“文创产品”。其次,产品质量差,低端化、地摊化严重。即使有想法的文创产品被设计出来,但是后续加工生产所用的材料很差,制作工艺粗制滥造,最后呈现给消费者的,依然是无法吸引人购买的劣质商品。文创产品从业者不应只知贩卖创意而忽略对产品质量的把关,这是一种追求眼前利益而罔顾后续可持续经营的短视行为。再次,功利性太强,定价不合理。部分文创产品开发者盲目追求利润,高估创意附加值,制定出虚高的商品价格。定价不合理,自然会让许多消费者对产品望而却步。再其次,各地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依然是缺乏创意造成的,没有结合当地民风民俗、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销售者们直接从国内同一个批发市场拿货,导致各地旅游景区贩卖同款或者同类文创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最后,购物环境体验较差。好的设计产品也需要有好的展示空间来彰显不俗的创意与精美的工艺,国内许多景区文创产品销售商店缺少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格调,这使得优良的产品得不到充分展示,埋没在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的商品海洋中。游客无法在嘈杂凌乱的环境中细细体味、感悟设计师的想法,固然也阻碍了产品的顺利销售。

以上种种现状说明,我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存在很多问题,但同时也表明了目前该市场仍存在巨大的价值洼地,亟待我们进一步发掘和探索。以下笔者将从设计角度出发,探讨文创产品设计的一些思路与方法。

二、文创产品的类型分析

(一)严肃型文创与娱乐型文创

从社会功能角度来说,文创产品设计可以区分为严肃型文创和娱乐型文创两大类。严肃型文创,顾名思义,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对严肃主题的思考,设计师将他对人生的感悟融入产品,又通过产品传递给消费者,设计作品往往給人心灵的震撼与启示。严肃型文创需要设计者具有不向庸俗妥协的精神,又要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促发购买欲望,这就使得作品的设计难度大大提高。与之相反的则是更为常见的娱乐型文创,娱乐型文创产品需要迎合大众口味,特别是年轻人追求娱乐至上主义,相比严肃主题的产品,他们更乐意接受戏谑、荒诞、嬉笑怒骂式的设计。比如一位豆瓣网友呼吁道:“鲁迅故居不能卖狂人日记本吗?不能卖茴香豆耳钉吗?不能卖‘你也配姓赵纸胶带吗?……”这些便是某些年轻群体消费需求的体现。

(二)耐消型文创与快消型文创

文创产品也是商品的一种,那么自然也有使用年限的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把文创产品分为耐消品与快消品两类。耐消型文创设计制作精良,用料考究,一般可以使用比较长的时间,甚至有收藏价值,比如知名陶艺品牌以故宫元素设计的茶具系列文创产品。而快消品比如笔记本、书签等等,使用时间不长,相应的价格也不高,属于走量型的产品。对文创产品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目标消费群体,给设计指明方向。

三、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探究

(一)文创产品设计的灵感来源

首先,可以从日常器物中汲取素材。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物可以提供大量的文创设计灵感来源。以一组调味瓶设计为例,普通的调味瓶产品设计仅仅考虑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并不会特意追求和强调其文化性,那么具有文化创意特征的调味瓶产品设计就可以从传统的日常器物中寻找设计灵感,比如借鉴我国传统小吃小笼包的造型,小笼包饱满浑圆的形态恰好与调味瓶的贮存功能相契合,这样设计出来的小笼包调味瓶,既俏皮又实用,更弘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美食文化。传统的日常器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各异,色彩丰富。这些承载民族文化基因的传统器物,对于文创产品设计可以说是一口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其次,可以从特色古建筑中汲取素材。文创产品通常在旅游区出售,该地区若有自己的特色古建筑,这些造型别致、独具特色的古建筑自然也能为文创设计提供灵感来源。如炉峰禅寺的文创纸杯套装,其设计思路就取材于绍兴香炉峰炉峰禅寺内的一座古塔——思运塔的建筑造型。这座珍贵的古塔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思运塔的特点是高、多层。作者发现塔高、多层的特点恰恰与叠起来的纸杯在造型上有很高的相似度,故而将纸杯的外包装图案设计为古塔造型,保留古塔的轮廓线,塔身部位则设计为镂空透明的,古塔的结构被置换为层层叠加在一起的纸杯,这样的构思确实巧妙。

再次,可以从博物馆藏品中汲取素材。各地都有博物馆,地方博物馆里面收藏的往往是最能体现当地历史进程、人文风情的古代器物。因此,去博物馆里面也能够收集到很多很好的素材。近年来以馆藏文物为原型所设计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以苏州博物馆出品的文征明“衡山杯”为例。文徵明,苏州人,号衡山。文征明“衡山杯”这款文创茶具以“衡山”命名,凸显了苏州文化。“衡山杯”选用汝瓷精制而成,杯盖精选天然楠竹,既可防尘,又富含印泥趣味。设计者更是独辟蹊径,将落杯的动作与盖章的动作联系起来,将“文衡山”印章刻于杯底,于是使用者每次手起杯落,都仿佛在盖文征明的“衡山”章,可谓妙绝。

(二)文学修辞手法对文创产品设计的启示

其一是比喻式设计。比喻就是“借此喻彼”。凡是两件或者两件以上的事物之间有类似之处就可成为比喻。比喻是很常見的文学修辞手法,比喻要求既有本体又有喻体。我们可以借用这一文学修辞手法来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在小笼包调味瓶设计案例中,作为日常用品的调味瓶是本体,负责承载产品的使用功能,而小笼包造型就是喻体,负责赋予调味瓶崭新的外形和文化内涵,经过这番整理重构的设计加工过程,就实现了它从普通产品到文创产品的华丽转身。

其二是拟人式设计。拟人式设计与比喻式设计原理上非常类似,所不同的是,喻体必须是人物形象。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乾隆杯设计,正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乾隆杯是一壶一杯组合的茶器套装,设计者透过拟人化的造型,巧妙地将壶、杯、印章融为一体。茶杯与杯盖以乾隆皇帝御用的清凉绒缨朝冠为原型,壶身采用了素彩色釉的工艺,配以锦花纹饰,茶壶底部篆有“古稀天子”印,取自乾隆皇帝御印并重新绘制,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乾隆晚年以此自命,寓有天恩惠泽、长命高寿之意。整体造型简洁明快,色彩古朴典雅,卡通化地还原了乾隆形象,萌趣十足,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三)文创产品设计对传统文化构成元素的提取

1.对外形结构的提取。参考原型的外形结构并加以提取转化是艺术设计常用的手法。对外形结构的提取不是简单的复制与模仿。而是借用其形象,运用设计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和整理,从而获得新的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外形结构的迁移可以是整体结构迁移,也可以是局部结构迁移。

2.对图案纹样的提取。我们还可以提取传统器物的图案、纹理、材质等元素,运用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分解重构、元素融合、比例调整、化繁为简等设计手法将其进行整合,从而提升产品的观赏价值。纹样运用可以分为整体纹样和局部纹样的运用。

3.对色彩肌理的提取。色彩是最基本的设计表现形式,给予消费者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我们可以直接提取文化元素的代表性色块,进行加工调配,从而设计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创产品。同时要注意,色彩的加工调配应当符合地域文化特征,让人能够通过产品色彩在视觉上直观联想到产品所代表的时代、地域及文化。

结 语

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在旅游购物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升级,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日益凸显。这些都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将民族文化、创意灵感、产品功能三者巧妙结合,严格把控质量,才能生产出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符合市场需要的高水准产品。

参考文献:

[1]李鑫.浅析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表现[J].美术大观,2016 (8).

[2]郝凝辉.文创产品设计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

[3]杨华.现代产品创意设计与传统手工艺融合发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

作者简介: 周梦,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讲师。

猜你喜欢

修辞手法文创产品
从修辞手法对泰国短篇小说《人生百态》节选分析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小说语言分析
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基于游客视角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