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1-22杨慧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思维导图应用

杨慧风

【内容摘要】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可理顺课堂知识脉络,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可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信息技术内容层次性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教材中信息技术的主干知识和细节内容,沿着思维导图的路径进行学习,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较强,知识分散、零碎,学生不容易掌握,还常常将一些概念和知识混淆或是遗漏,久而久之,致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尝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使用,在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一、思维导图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了人类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充分借助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各级主题的隶属关系,利用图形、符号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进而将知识点统一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系统,这样整个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就一览无余,学生也容易学的明白,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当前,思维导图以其独特的特点,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思维导图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1)特殊性:思维导图可以将人的左脑和右脑同时调动起来,并促使学生形成记忆链,顺着思维导图不断地将知识进行延伸和深化,掌握信息技术的主干和细节,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外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2)互动性: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具有显著的互动性,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可有效激发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教师和教材之间的互动性,进而在有效的互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思维导图,更能够指导学生的互动方向,指导学生的探究内容,最大限度激发自身的联想能力、创造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中[1]。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预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预习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前了解新知识,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学习。但是在传统信息技术的预习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预习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据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开展有效的预习。具体来说,在开展预习的时候,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新知识中的关键词,并以此为中心點,通过层层构建的形式,给学生构建出一个知识框架图,使得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在“计算机算法的循环结构”预习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以此作为中心,并结合这一部门内容中的知识点,将次级知识点呈现出来,接着以次级知识点为中心,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进而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2]。

2.巧用思维导图开展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高中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方式。据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信息技术新知识与旧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进而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更能够清晰看到新旧知识点的异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时候,对新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同时,在开展课堂讨论的过程中,针对各个学生存在不同的观点,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其精准地呈现出来,并形成头脑风暴;最后,在进行课堂总结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知识的薄弱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久而久之,学生的信息素养会得到质的飞升。例如,在“遨游因特网”教学中,借助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让学生有效掌握因特网的概念、特点和实际操作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操作,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上网方法和心得,讨论因特网的利弊,并将其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最终形成学习成果[3]。

3.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完成高效复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高效的复习,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以章节主体作为中心和关键点,并以此为中心,将各个部分的知识点作为次级知识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进而对这一部分内容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认识,进而提升复习的质量。例如,在“网络信息服务”这一部分内容的复习中,教师就借助了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点进行口述的过程中,借助不同的颜色、图形、符号等,将所有的知识点呈现出来,最终促使学生完成高效的复习[4]。

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显著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其应用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中,不断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崔海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62+164.

[2]李颖.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9,35(7):113-115.

[3]毛晓鸣.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9(21):70.

[4]吴霞,胡晓丽.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9(Z2):50-53.

(作者单位:甘肃省皋兰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思维导图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