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1-22赵萍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具体分析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赵萍萍

【内容摘要】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被列为教师的教学内容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目标。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学生讲解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进行分析,指出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具体分析

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由此可见,高中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全面贯彻和落实历史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实施情境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学科内容与高中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这会大大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难度。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发展规律,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需要以历史教材内容为基础自主思考和分析,这对高中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遇到了阻碍,将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激发起到消极作用。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向学生透彻的讲解历史知识,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1]。情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固定情境的方式,将历史知识进行有效还原,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逻辑性思维,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串成线,从而对历史知识有准确的认知。除此之外,情境创设可以为學生丰富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对学生观察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刚刚开始时,教师可以积极引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课件作为教学参考,并为学生播放有关该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深入了解,从而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在观看完视频后,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观看视频后的感受,通过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将会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历史知识,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中。同时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后续的历史知识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开始前,高中历史教师要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文章内容,积极收集和查阅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交流,并能够通过分析辨别历史资料,从而提升学生辨别能力。在创设情境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效归纳和总结鸦片战争,进而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

二、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历史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并帮助学生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实现历史知识的有效应用,提高历史知识学习能力[2]。同时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向学生传授历史学习技能,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包含人文内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有效的应用历史知识,发挥历史育人的作用,进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知识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这一课时,高中历史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了解儒家思想,积极吸收和借鉴儒家思想中优秀的部分,并且将其应用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儒家思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教师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对学生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是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知识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联系,有效构建历史知识片段,在脑海中制定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历史发展进程[3]。在设计课堂教学中设置相应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积极的讨论和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高中历史教师要有效拓展和延伸历史知识,拓宽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渠道,激发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历史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通过正确的引导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高中时期历史知识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将历史知识与爱国主义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历史责任感,并建立强烈的归属感,让学生在历史事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高中历史教师要向学生详细介绍抗日战争,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学习抗日英雄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历史核心素养是每一位高中生都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重视教学情境创设,通过历史事件逐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尹泽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43-44.

[2]张仕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4):31.

[3]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下旬),2017(2):132-133.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具体分析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海外税务筹划
石油化工工艺及废水处理分析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PPP模式的分析探究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