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方法分析

2020-01-22李作刚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李作刚

【内容摘要】在现今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各行各业得到充分应用的时代,关于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教学课程也已经成为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和计算机素质方面的一条主要途径了。因为高中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能够培养到自己的计算思维能力,而这一项能力则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的学习水平都有一个相对明显的提升。所以如何有效的培养高中生在信息技术课程这一方面的计算思维能力就是一个值得分析和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计算思维能力;综合素质提升

培养高中生的计算机的思维能力其实就指培养高中生运用计算机这一领域的科学基础去科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一项能力的本质是具备着一些抽象的性质和自动化的性质的,但这项思维能力也应该是每个新时代的人都应该具备的思维能力。而在高中生学习的信息技术课中正好可以培养到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这项能力的培养将对高中生其他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培养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意义

在现今每一位学生高中时期的学习阶段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一项能力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对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进行更好的适应以及理解和感受这整个社会系统,并且能够将这项能力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使得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成熟且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这些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和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意义[1]。

二、高中生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高中生计算思维的现状分析

当下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同时结合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界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越来越重视,但是很显然,在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在培养高中生的计算机思维上仍旧存在不少的弊病与问题。比如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无论是哪门科目,在教学与考核当中依赖于传统的教学考核形式,同时很多学校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放置得比较低,甚至比体育课程还不受待见,更有许多家长们认为玩计算机就是浪费学习时间,种种因素之下,导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或者家长,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比较低,这样一来显著影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此外,很多教师的教研能力十分有限,在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之中也多以说教演示式教学为主,这样一来很难在其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二)针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对策

1.提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完善师资队伍

由于现下的实际情况是诸多高中对于这门课的教学都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这其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则自然是学校中这门课不受重视也没有什么地位,让这门课没有什么存在感,这门课的教学者也都没有什么积极性,学生和家长自是不用多说。而实际上在现今这个社会具备计算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未来高科技人才所必需的一项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了,在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门课程受到重视以后才能让培养这项能力的环境变得较为良好,也让培养的效率随之一起增高。对此,建议学校积极引进高素质信息课程教学人才,不断完善已有的师资队伍,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为众多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合理分配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究能力,以此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其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

2.创新现有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

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和改革,这一课程的教学者要把传统的教学观念做一个大胆的改变,要紧紧跟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和新课改的新标准用创新的教学观念进行这一课程的教学,并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用最积极的计算机思维模式进行教学,有意识的有行动的去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让学生从中受益并感受和了解到这项能力会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亦或者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教学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将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能力,让学生获得学习方面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计算机思维意识[2]。

3.在遵循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计算机信息课的教学方式上要选择的得当合适,在这一点上就无疑是需要教学者多用心去探究和分析。而在教学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好坏毋庸置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只有一个好的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教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们的计算思维,坏的、不合理的、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培养计算思维的效率大打折扣。

在现阶段高中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已经有许多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进行借鉴,例如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通过布置小任务的方式教学,还可以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教学。在现今的诸多学校中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则是运用小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教学者讲过课堂内容后让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在学校的普遍应用中也凸显出了现今这些学校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在于掌握学科的每个知识点,而计算思维能力可不是光掌握知识点亦或者一些技巧就能灵活运用到生活中的。所以教学者还是一定要遵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只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教学方式切合实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创新的进行教学。

4.注重教学情境的构建,不断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因为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后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更有助于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例如可以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也可以贴近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甚至可以结合一些出现的社会现象进行教学,将计算机思维充分的运用起来,让这项能力真的可以被学生实际应用到生活中,发挥它真正的价值,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此外,在课堂中教师还需要学会改变以往枯燥的说教式教学活动,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大胆开设实践探究活动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们进行分组,比如5人一组或8人一组,每一组选出一位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去机房开展信息实践活动,由教师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每一次活动设置3至5个任务即可,让这些小组们相互进行探究,学会应用计算机完成这些任务,最后在任务结束后小组们回到课堂中开展课堂交流,由教师们去倾听其中的内容,有什么错误或者不当的地方及时指出并教导改之,在交流环节结束后由小组长们统一提交作业,由教师进行评比,分高者有奖励,这样的活动形式使学生们感受到其课堂主体地位,又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其活动的积极性意义十分显著。

5.重新构建信息课程考核形式,多元化提升学生计算思维

在以往传统的信息课程考核中可以看到,许多考核内容十分简单,甚至在课本上都可以查到,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于信息课程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因为学生们认为考核没难度、很简单,记住课程上几个重点概念内容即可应付考试。这样的考核环境下并不能够充分跟进当下信息课程变革的脚步。对此,重新构建信息课程考核形式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在发放试卷时,不仅要多加设置一些重要的概念知识点,同时设置几道开放性大体,如给学生几个模糊性题目内容,应用这些题目内容来利用计算机去完成,如题目内容为春节,word或PPT皆可。学生可以根据春节的相关节日习俗、相关故事等去制作PPT,展示春节的相关内容,同时在word 中还可以利用短文的形式去写一篇图文并茂的短图文,注意其中的图片必须由学生利用画图工具去绘制。这样一来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在信息课程中的考核质量,多元化提升学生计算思维。

结语

总之,现今社会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而这一能力的培养来源是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但这项能力不仅仅是来源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当中,也同时服务和作用于这一课程,更重要的是这项能力还在学生平日的生活中和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优点诸多,它甚至有助于我们国家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我国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可以称得上是当前社会教育教学事业上一个改革创新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林伟,樊磊.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0):10-13.

[2]李明松,赵丽萍.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15(24):48-48.

(作者单位:平度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