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2020-01-18蒋智春
蒋智春
摘 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累积要落实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数学基础活动经验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更要发挥其与知识学习的关系,获取经验、实践经验、改造经验,以促进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累積,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多样表征,获得经验
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认知的程度,会采用多种方式表征知识与问题。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出新的数学活动经验。虽然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不同,形式不同,但这些作为学习共同体的要素,构成了一个宝贵的生成性资源。
案例:苏教版一下“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出示例1的情境图,列出算式30-8。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答案是22。
师:小朋友们都能想到正确的答案,你能摆一摆、画一画,或是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吗?
学生上台展示:
第一种,摆小棒。
生:我先摆了3捆,然后把这一捆的皮筋拿了,变成10根,拿掉8根,变成2根,再跟20合起来是22根。
第二种,画图。
生:我先画了三捆,不好拿掉8根,就把一捆拆了变成十根,再划去8根,就是22根。
第三种,口算。
生:先算10-8=2,再算20+2=22。
师:比一比,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生:都要把一捆小棒拆成十根,不然不好减去8根。
师:当个位没有8根好直接拿走的时候,大家都想到把一捆拆成十根,先用10-8=2,再算20+2=22。
板书:。
课堂上教师出示30-8的算式后,学生们都知道答案是22,此时如果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强硬地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咕哝:“我已经会算了,干吗还要摆啊?”学生究竟是怎么想的?它们的知识经验在什么样的层次上?笔者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表达出来,以展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与水平。学生表征问题的方式有多种,操作表征(摆小棒)、图形表征(画小棒图)、符号表征(用算式表达),不同水平、不同形式的表征真实地反映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比较,“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引导学生发现:虽然方法不同,但都要把一捆拆成十根。将学生的思考引向对算法本质的关注,同时,将零散的经验进行初步的提炼与强化,即:当个位不够减的时候,需要将一捆拆成十根。经过上述教学活动,学生在“做”与“思考”的过程中累积了数学活动经验。
■二、应用方法,实践经验
学生在与环境、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会获得丰富的经验,然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获得经验。如果没有对这种经验的反思,没有对这种经验的实践,这种经验就会遗忘或淡化,其潜在的机会也会丧失,因而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还需要在反思和体验中不断得到提升。
实践经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同化,二是顺应。当新的经验能够纳入原有的经验体系中,就是同化。当新经验与原有的经验不相一致,需要经验进行变化,即是顺应。
出示例2:34-8。
师:有了刚才解决30-8的经验,34-8又该如何算呢?
学生有的用小棒摆,有的画小棒图,有的写出口算的过程。
巡视中将学生产生的算法进行集体交流。(1)先算10-8=2,再算24+2=26。(2)先算30-8=22,再算22+4=26。(3)先算14-8=6,再算20+6=26(全班只有两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我先选择了方法3进行交流,问:“大家懂他的意思吗?”大部分学生摇头表示不懂。我在黑板上画出了小棒图。
师:怎么拿去8根?(学生在思考,举手的人不多)
师启发:刚才我们算30-8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举手的人多了,有学生脸上有豁然开朗的表情)
生:把1捆拆开,就可以拿走8根了。
问:拆开后可以怎么算?
生:用10-8=2,2+4=6,6+20=26。
生:用10-8=2,再用24+2=26。
生:还可以用14-8=6,再用20+6=26。(教师顺势将10根和4根框在一起)
师:谁能像他那样,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大半学生举手,学生回答略)
交流方法1和方法2。
师:解决这道题的方法有很多,你能理解哪一种,就用那一种方法来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愿意用方法3来算)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它包含着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34-8的问题,由于学生有了例1的经验,只有个别学生还愿意去摆小棒,大多数学生选择直接写出思考的过程。从巡视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用的是方法1,而只有2个学生用了方法3。方法1中用10去减,正是例1所积累经验的直接体现,而方法3需要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认知的冲突过程中,积累另外一种经验,即将十和几合成十几再去减,这也是例2所提倡的算法。由于经验之间有冲突,顺应需要条件。教师没有选择操作小棒,而是选择了小棒图,“逼”着学生去“拆”(同化旧经验),“引”着学生去“合”(顺应新的经验)。
拆开一捆后怎么减8?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方法,教师相机将14-8的方法凸显出来,把10根和4根小棒圈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直观上将34分成了20和14。借助图,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另一方面通过视觉的刺激,强化10和4合成14,再用14去减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非常有效的,多数学生主动选择了例2提倡的算法。
■三、回顾反思,改造经验
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经验重建就是经验的改造,是学习者经验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途径,反思是经验改造的方法之一。经验重建的目标是观念化、图式化,其最高形式是理论化。思维通过对经验的抽象、蒸发和稀薄化、概念化,最终使经验得到理性的升华,经验的价值得以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么解决不够减的问题的?
生:把一捆拆开,10根就够减了。
生:有的时候拆开10根,还要跟个位的合起来呢。
■26
师:比较口算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是结果都是二十几。
生:不同的是,第一题是用10减8,第二题是用14减8。
生:相同的地方是都从3捆里面拆了一个十。
师:以前两位数减一位数,直接用个位的几个减去几个。今天遇到了不够减的情况,我们就借一个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学习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重新编码,主动建构,获得意义。学生的旧经验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够减)的算法,在新的问题“个位不够减”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经验,拆开一捆小棒变成十根小棒和零散小棒合起来就够算了。学生刚刚形成的新的经验需要经过反思的过程,由此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通過回顾“我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以及“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将已经实践的经验进行及时积淀升华,逐步形成思维方式,即个位不够减,要拆开一个十变成十个一,再和个位的数合起来减。这样,在“做”与“思”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深刻的基本活动经验,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累积不能一蹴而就,而要落实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库柏指出,学习就是掌握经验和改造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将数学基础活动经验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更要发挥其与知识学习的关系,获取经验、实践经验、改造经验,以促进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