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应向”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0-01-18王悦琴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王悦琴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应向能力,能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发展与变化,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元认知水平。文章从开发专项能力培养的小课程、在日常体验的基础上持续强化、灵活应用多种策略进行培养、积极消除不利的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应向能力的具体而有效的做法。

关键词:自主应向;专项课程;培养策略;不利影响

小学数学成长型课堂是致力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根据自主学习的一般过程,课堂结构中包括三个自主学习的板块:自主定向、自主探索、自主应向,为学生创造空间、时间,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自主应向是指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回应课堂开始时自主定向阶段所提出的问题,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回顾、反思与评价。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应向能力的培养。经过两年多的思考与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培养方法。

■一、开发专项能力培养的小课程

平时数学常态课40分钟,自主应向在课的结尾,通常只有5分钟左右,适合学生体验和教师点拨,但不足以完整而具体地介绍自主应向的流程与要求。我们尝试通过开发校本的自主应向专项能力培养课程,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列举两节开发的校本化专项能力培养课程加以说明。每一节专项能力培养课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此课程围绕专门设置的目标进行能力培养。(1)结构目标:通过能力培养形成自主应向支架。(2)表述目标:学生能对知识或学习过程进行灵活的概述、详述、评述。

课例1:《自主应向——我会回顾》。学生呈现出自主应向由盲目到有序的学会状态,水到渠成。这节课的重点是形成支架,进行概述、详述。具体流程如下:

①情境引入——看一看。观看《圆的认识》自主应向视频,课堂讨论交流,思维碰撞,这时学生产生内需:我们不知道怎么回顾,也不敢说。

②梳理支架——学一学。用音画结合的形式引导形成支架,学生领悟到回顾就是三大块: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告知学生回顾知识应怎样先概述,再详述。

③尝试提升——练一练。看板书《圆的面积》进行自主应向,这时学生心中有支架、有方法,眼中有板书(即课堂学习过程影像再现)就人人有话说,人人会说。

课例2:《自主应向——我会反思》。学生呈现出自主应向由有序到完整体验的熟练状态。这节课的层次在第一节之上,重点是评述。

①视频回放——引一引:帮助学生回放支架及概述、详述方法。

②丰满支架——学一学:《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用音画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结合对知识的体验过程进行评价、猜想、拓展等,即进行评述。也就是这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这里的印象最深包括学习过程中最难理解的、方法最巧的、学生最有启发的,还包括学生对某问题的发现和困惑。具体是指自我的预设、生成、重建。比如对自身发生改变的关注,或者对学习中没有理解的关注,又或是对学习中还想知道的关注……这样,原先碎片化的反思就会更加丰满、熟练、有价值。

③尝试提升——练一练。提供同类知识板块进行自主应向,教师可以稍加提示,达到畅所欲言、有价值的目的。

原先,在能力培养课程训练之前,学生回顾知识时通常的表现是随意说、爱表现地说、零散地说,极少数人愿意说出自己知识体验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其他学生也觉得没有注意听的必要,他们不知道这些话到底有没有用。现在,每节课大部分学生都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自主应向。

■二、在日常体验的基础上持续强化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长期的实践应用。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应向能力养成单》(见表1),鼓励和支持学生根据养成单的提示与要求开展自主应向活动,并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与调整。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不断地经历自主应向的过程,还能帮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而具体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对自主应向有更好的领悟。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地帮助学生进行能力强化。强化的方式主要包括形成概念、讲练结合和适时点拨。

1. 形成概念。《自主应向能力养成单》是由教师制定,直接提供给学生的。学生对于其中的概念缺乏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主应向的具体过程进行观察与分析,经历“具体实例—观察共性—抽象特质—形成概念”的过程,加深对《自主应向能力养成单》的理解。

2. 讲练结合。当支架形成以后,要与练习结合起来,包括两个环节:抽象归纳教师告知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环节。当学生模仿进行类似实践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提示,最后进入学生独立实践环节(就是常态课中学生独立自主应向的情形)。

3. 适时点拨。教师在点拨指导时应注意五点。①目标简约:从整体上回顾、反思、评价。②步骤简约:让学生心中有支架、有方法,自由选择角度关注学习状态。③语言简约:用简洁、无声的语言辅助鼓励学生。④表征合理:结合本节课用文字、画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回顾。⑤介入恰当:当学生反思空洞、模式化时,教师可介入。如学的过程中自己的表现是什么?一开始我是怎么想的,后来我又是这样想的……合作学习时,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完后有没有意外?有没有被别人质疑?

■三、灵活应用多种策略进行培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应向能力,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内容特点、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和应用策略,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1. 树立支架——建构知識。知识建模回顾时,学生形成的活动经验具有个体性和零散性,及时的回顾交流才能加深他们的理解。给学生交流反思的平台,那么个体、零碎、不成熟的认识才能条理化、数学化,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

2. 提出问题——首尾呼应。回顾时能纵观全局,把当堂课学习的内容与课始所提出的问题相联系,反思自主定向的目标是否达成或潜在的目标是否达成,并能就所学知识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做出猜测,结合课始问题对自主探究中的举例、假设、验证等方法的合理性进行简单的分析。

3. 情感态度——多元评价。诸如实践活动类的自主应向,要能较为客观地评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回顾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分析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对学習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过程中自己或团队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互动评价,提出自我改善的设想,并尝试分析各种学习方法可能适用的范围。情感态度参与自主应向非常重要,只有在价值观的推动下,学生的讨论才能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4.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自主应向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笔者是这样做的:开学初,根据课型让学生在班级群里发当天数学课自主应向的录音或视频,依照学号顺序,每天5人,人人参与,学生很感兴趣,家长也很支持。不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因材施教都会以鼓励表扬形式回应。对于这种开放式的能力培养,家长感叹:既可知道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也可随时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长此以往,①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更清晰;②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③适应未来数学学科考核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积极消除不利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生自主应向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由于受其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不敢说、不愿说,教师要及时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个体因素包括个体心理因素和个体智力因素。个体心理因素:一般指学习者个体的生理心理基础。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指导训练。培养时想很快速成也是不可能的,要让他们保持好奇心。

个体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中,思维力是核心,语言又是思维的外显,语言的缜密、流畅、机智、丰富都很重要,教师要排除这些方面的干扰。

环境因素:好的学习氛围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学生学得舒坦;当学生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带劲。环境因素管控得好,能力培养时学生自然能开心、主动地参与自主应向。

为了检验上述培养的方法,我们在前期的思考与实践基础上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根据《小学生自主应向能力发展指标》对学生的自主应向能力进行评估,满分为9分,非实验班为4.5分,实验班学生均分为6.2分,培养的成效比较明显。因此,我们今后将进一步积极探索教学方式与培养策略,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持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