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
——以富川瑶族自治县“三产融合”为例

2020-01-18李秋燕马鹏翔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富川三产融合农业

李秋燕,马鹏翔

(1.贺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2. 贺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 贺州 542899)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农村。在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步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最艰巨的任务和最大的短板便是要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成功脱贫,过上“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支撑。产业扶贫作为主要脱贫模式之一,是我国扶贫开发政策的一个重要突破,实践证明是我国脱贫者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1]149-153。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特色农业发展基础较好,2016年被国家授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 在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等领域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瓶颈问题。因此,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视角对富川瑶族自治县的产业扶贫路径进行探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民族地区的贫困地区脱贫增收提供一些借鉴。

一、富川产业扶贫现状

据《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4 个集中片特困地区、680 个县, 是我国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其中有11 个位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民族贫困地区表现出量大面广、贫困分布与生态脆弱区高度耦合、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并呈现出整体性和长期性的特征[2]203。可见,民族地区的脱贫情况直接影响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此外,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是否过得好,也关系到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民族地区要实现脱贫,产业扶贫是关键。富川“十三五”期间共有贫困村58 个、贫困人口68675 名,贫困发生率为24.1%[3]2。富川通过产业扶贫模式,经过脱贫攻坚奋战,2018年顺利通过自治区脱贫摘帽核验。富川的脱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不仅为加快民族地区的脱贫贡献了一份力量,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对改善当地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富川通过发挥自身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以产业为依托的模式来帮助当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一)富川产业扶贫的基本成效

1.块状特色农业初步成型

目前,全县脐橙种植果场1600 多家,带动农户12000 多户,占全县农户20%,总产值超过25 亿元。其中,21216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88.2%[3]3,特色种植业是富川农业支柱产业,也是扶贫的主导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 富川初步形成“富阳-葛坡-麦岭,富阳-福利-石家,富阳-城北-朝东”3 条水果种植带, 建成8 个万亩脐橙种植基地和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块状特色农业多点布局、带状分布,推动了全县水果产业规模化发展。

2.新型经济组织初具规模

近年来, 富川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出一批产业扶贫的生力军。截至2018年6月底,全县通过工商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432 个,家庭农场有140 家, 自治区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 家,投资规模超亿元的大型农业企业2 家。

3.土地流转释放活力

全县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管理体系, 确保农村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46.28万亩, 占全县农用地面积24.73%。比如富阳镇铁耕村,通过以“土地流转共议制、产业发展片区制、资源配置集中制”的创新手法,形成闻名全国的“铁耕模式”。

4.旅游扶贫持续发力

依托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契机,富川旅游业发展进入井喷期,全县旅游扶贫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朝东镇岔山村、葛坡镇深坡村、福利镇罗丰村等6 个贫困村作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辐射带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如岔山村打造“潇贺古道第一村”品牌,引导贫困户发展农家乐12 家,村集体通过资产出租、停车场经营等方式增加经济收入14.92万元。2017年, 全县接待游客311.87万人次,同比增长42.93%[3]5,乡村旅游业日益成发展为产业扶贫的新引擎。

5.粤桂扶贫产业园全面助力

在粤桂扶贫协作大框架下,富川与广东四会建立了扶贫协作帮扶机制,两地政府在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以“园中园”的方式,投资3500万元,创建了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标准厂房5.54万平方米, 作为全县贫困村集体物业资产,截至2018年12月底,标准厂房租金收入已带动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174万元[3]3。

(二)富川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瓶颈

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附加值不够高

一是,种植环节的规模化程度低,全县水果种植万亩以上的标准化基地仅占总种植面积25%。二是,生产环节深加工企业少, 全县水果加工规模以上企业仅有8 家。三是,流通环节缺少现代物流体系,规划建设的1000 亩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入驻企业仅20家,冷链、物流、配送、展销、报关报检等现代物流功能不健全,缺乏有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

2.产业间融合程度低,价值链不够长

全县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发育滞后,组织化程度低。缺少冷链物流,农产品损耗率超过30%。农家乐、度假村、农庄等旅游产业融合产品开发力度小,吸纳贫困群众参与旅游业发展程度不高。工业旅游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游客增长见识、获得新体验、旅游帮助工业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没有得到突显。

3.利益联结机制凝聚力低,农户参与性不够强

目前,“公司+农户”合同缺乏约束力,双方利益关系不稳定,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价高时农民惜售,价低时企业压价,双方互不信任。部分企业出于经营成本、盈利风险考虑,对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带动意愿较差, 加上农民经营能力差、谈判能力低、观念意识落后,很难形成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共享机制。比如富川温氏养殖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年生猪出栏量60万头,带动农户577 户,养猪农户每头猪猪舍平均建设投入成本为1000 元, 养殖成本为1500 元,500 头起养,起步资金约750000 元,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参与门槛较高,无法带动贫困户直接参与。

4.基础设施均等化程度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富川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乡村旅游线路通达性不够,停车场、驿站等配套设施缺失, 全县12 个乡镇中只有7 个乡镇通二级路。同时,旅游建设用地配套不足,比如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可以预留少量(不超过5%)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解决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乡村旅游设施项目建设”。但是,实际操作中,扶贫车间、旅游驿站、星级农家等很多产业扶贫项目因为规划选址办理困难,办理不了出让地手续,无法形成有效资产。

二、富川产业扶贫路径

乡村的全面振兴应该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出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各地区的扶贫之路应当立足当地的农情,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富川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有着自身的民族地方特色,脱贫攻坚需要做到“找差距,补短板”,在产业扶贫上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4]6。

针对富川产业扶贫工作所遇到的瓶颈,可从产业联动、要素集聚、体制创新等方式,培育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融合度,以实现产业融合助力脱贫攻坚。

1.发展高值农业,推动农业纵向融合,提升农业在产业扶贫基础性作用

大力推广“生态、高值、循环、安全”农业,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重点在富阳、莲山、古城、新华等乡镇推广水稻、 玉米免耕和水稻编织布育秧新技术,抓好优质稻、超级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比如古城镇高路村有机水稻种植, 亩均单产值超过6000元。高标准建设以脐橙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带和标准示范园区,适度扩大其他水果面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努力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脐橙之乡。依托神仙湖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推广建设现代化果蔬种植大棚、果蔬储藏保鲜冷库,巩固和扩大粤港澳大湾区“菜园子”的地位。发展特色药材,抓好规范种植,在朝东、城北、富阳、柳家等乡镇发展中草药种植基地,加快中药材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发展。依托温氏公司,继续发展壮大生猪产业,支持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大力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减量化排放、资源化利用。

2.发展加工农业,拓展农业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与扶贫车间结合。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依托种养基地,把有机稻、无公害蔬菜、脐橙、 柑橘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环节引入扶贫车间[5]44,充分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开发猪肉深加工产品,积极发展低温肉制品、生物发酵肉制品、干燥肉制品、传统风味的中式肉制品。以贺州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销售平台,将精心包装的农产品推介到生态农庄销售给游客,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增收。依托华润电力富余的热能,引进和发展果脯、肉干、生物制药等食品加工项目。企业饱和入驻后,预计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0 亿元,实现税收1 亿元。谋划引进华润制药板块,建设优质特色中药原料种植基地,建立中药GAP 原料种植基地,大力延伸培育地道药材产业链条,开发瑶医瑶药,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优势资源生物医药产业。

3.发展功能农业,打造农业综合体,深化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发展城郊型观光体验农业,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度假村,通过培育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现代家庭农场等农业新业态[5]45,形成集休闲、度假、休憩、科普、采购、观光、体验、垂钓、采摘、农耕、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在科学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发国家龟石湖湿地公园、西岭山、古明城、秀水状元村,瑶族慢生活和长寿文化、养生福地等丰富资源,打响健康“养生”名片,着力构建以休闲养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创建一批生态乡村游、民族文化游、工业观光游、健康养生游等休闲度假品牌。依托富川区位交通优势和国家级农产品出口品牌优势,通过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步伐, 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重点完善加工、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打造现代特色农业O2O 新零售电商模式。

4.发展工业旅游,依托华润循环经济品牌,推动工业与旅游业融合

依托华润国家循环经济示范教育基地的品牌优势,设计优化线路产品,通过零距离体验,让游客了解啤酒发展历程、酿造工艺与现代化生产;通过与周边旅游产业形成互补结构,把“体验式消费模式”变为企业的特色销售模式,全力打造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深度体验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文化博览园。推动工业旅游正成为富川一张鲜活的亮丽新名片。规划建设啤酒小镇。以精酿原浆啤酒制造为产业支撑,拓展游、购、娱功能,打造以啤酒生产和文化旅游为主的特色小镇。

三、民族地区强化产业精准扶贫的对策

乡村振兴,决胜阶段的脱贫工作要完成,以产业扶贫为依托是关键。而产业扶贫最难实现任务便是产业精准扶贫。

第一,加强融资扶持力度,补齐产业融合的发展短板。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和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整合国家、自治区级、市级预算内投资等各项财政资金,支持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政府财政、发改和行业部门之间衔接,在制定年度项目计划时,有效整合相关类别的涉农项目。按照项目难易程度适当简化归并报建手续。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创新面向产业扶贫的绿色普惠金融产品;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和强化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第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产业融合发展动力。立足优势资源,加强精准招商,引进一些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促进农户增收。同时,注重培养当地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自治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农民合作社入股或兴办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6]19。三是鼓励工商资本下乡,鼓励本地企业家、高校毕业生、离退休干部职工、退伍军人、农民工等本地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第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共享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发挥政府部门引导协调作用,不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既要保证农户切身利益和保底收益,又不能挫伤企业投入产业扶贫的积极性。大力支持农业职业培训,发展职业农民, 鼓励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积极转换身份,带着一定的职业技能参与到产业化联合体中。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各方资源,对在产业化联合体中就业的贫困户劳动力,逐步提供“三险一金”等基本社会保障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广大的农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当中,各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的开展,应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国情区情农情,探索一条符合地方特点的产业扶贫之路。民族地区应当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扶贫道路。

猜你喜欢

富川三产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杨万里撰并行楷书《故富川居士罗子高行状》
“慢”城富川,脐橙与丰年
富川诗社年会得句
诸城:工业强县的“三产融合”之路
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的农业园区规划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小岗村三产融合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