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派批评·主持人语
2020-01-18李永强
李永强
桂派批评本期推出的画家是黄独峰。黄独峰,1913年10月26日出生于广东揭阳县容城镇,1998年3月11日在南宁去世,享年85岁。黄独峰自幼受传统文学浸染,曾跟随清末秀才陈颉龙学习古典文学。1929年跟随邝碧波先生学习任伯年一派的花鸟画,1931年进入岭南画派高剑父先生创办的春睡画院学习,1936年赴日本东京深造, 在日本美术学校日本画科学习。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回国,先后在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游历、写生、创作、办展。抗战胜利后,回到广州,参与创办“越社”,致力于金石书画交流、创作;与高剑父创办南中美术专科学校,任国画系主任。1950年,抛开门户之见,拜张大千为师, 进一步学习传统中国画, 锤炼笔墨功夫。1952年定居印度尼西亚,1960年回国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历任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政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
赵嘉的《黄独峰的现代绘画观与实践》将黄独峰放置在20世纪初期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进行研究,并结合黄独峰的师承关系、个人发展的境遇、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等,给观者勾勒出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20世纪上半叶, 黄独峰艺术的重要转折点与艺术特色。她指出黄独峰艺术生涯中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 其一是他于1939年在香港的系列艺术活动;其二是1960年,归国到广西艺术学院任教。在黄独峰的第一个转折时期,他试图在中西方美术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来调和当时美术界关于“科学与艺术”“东方与西方”的矛盾,并以此寻找传统中国画发展的新途径。此时黄独峰站在中国画的立场上,发现西方的“表现主义”与中国画的“不求形似”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较强的相似性,进一步认为中国画因此而具有了现代性。在第二个转折时期,黄独峰从写生的角度,为中国画的现代性发展进行着不断的探索。文中指出在黄独峰的艺术探索中,“写生”是其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重要创作手段,他继承了岭南画派的思路、走出画室,面对大自然,对景创作,以古人的笔法,在新的题材(如工农建设、城乡新貌等) 上塑造了具有大众性的国画新境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王宝艺与简圣宇的《构建广西本土美术自觉意识——论黄独峰创作探索的美术史意义》主要围绕着黄独峰的广西本土美术自觉意识展开论述,作者认为黄独峰有两个创作高峰期: 其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创作了一系列祖国山水风貌与人文风情的山水画; 其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创作了很多广西题材的山水画。文中指出,正是由于黄独峰本土文化自觉意识的引导,才促使其艺术创作具有地域化的特点,第一,具有八桂风范的笔墨艺术;第二,饱含广西韵味的色彩语言;第三,匠心独运的题材构设。从黄独峰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对广西的热爱, 这些作品立足广西本土资源,探寻广西文化的艺术表达,时刻彰显着黄独峰的本土文化自觉意识。
姜思琪的《黄独峰的神仙鱼》属于个案中的微观研究,文章把聚焦点放在了黄独峰的神仙鱼题材创作上,指出他开创的神仙鱼题材,丰富了中国花鸟画的题材。作者认为黄独峰的神仙鱼题材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探索期,此时受岭南画派影响较重,画面强调渲染,色彩鲜丽,造型准确,但略显呆板。第二个阶段是成熟时期,此时画家传统技法功力大进,笔墨自如,色彩对比强烈;第三个阶段为化境时期,画家左右逢源,笔墨老辣纵横,出神入化。
陈璐的《论黄独峰八桂写生绘画》对黄独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广西题材山水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黄独峰对景写生的艺术观是其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还进一步认为他的写生观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师法自然”。黄独峰以传统的笔墨描绘广西自然实景,将极具广西地域特点的梯田、木屋等形象在绘画中予以了生动的表现,为后来漓江画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