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莹教授运用抑木培土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临证经验

2020-01-16肖运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嗳气反酸胃脘

肖运婷 朱 莹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5;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胃脘痛是临床较常见脾胃病之一,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特征,可伴随上腹胀、反酸、嘈杂、纳呆、恶心、呕吐、嗳气等多种症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均可见胃脘痛症状[1]。由于消化道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可显著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2]。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3],女性、中老年、脑力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更易受负面情绪影响而诱发胃脘痛;人际(包括家庭)关系不和、工作劳累及紧张、竞争压力大等常是胃脘痛的始发因素;怒、思、忧、悲等多种情绪均可诱发胃脘痛,并以怒为主。参考多项回顾性研究发现,慢性胃炎中肝胃不和型所占比例最高,为31.40%[4];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中肝胃不和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6.73%、36.57%[5];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肝胃不和型约占27.1%[6]。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加,精神情志因素导致胃脘痛的患者占据很大比例,肝胃不和型也成为胃脘痛中较为常见的证型。朱莹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知名专家,从事脾胃病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对胃脘痛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朱莹教授门诊侍诊,受益匪浅,现将朱莹教授以抑木培土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胃为“ 水谷之海”,处于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降为顺。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主疏泄。脾胃的升降、脾运化功能及胆汁的正常分泌有赖于肝正常的疏泄。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如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则阻碍脾胃气机,使胆汁分泌失常,脾胃运化功能受损,胃失受纳和降,导致胃脘疼痛、胀满、纳呆等症;若胃气上逆,则出现恶心、嗳气、反酸等症。《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中言:“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脾与胃,二者在生理上密切相连,病理上也互相影响。若脾失健运,则可导致胃纳不振、脘痞,若胃气失和亦可导致脾运失常。如《杂病源流犀浊.胃痛》中言:“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七情不畅,忧思恼怒,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使胃失和降,发为胃脘痛。若肝郁日久,久病不愈,则可化火伤阴、淤血内结,导致病情加重。朱莹教授认为,胃脘痛病位虽然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肝失疏泄,肝胃不和是胃脘痛的重要病机之一。

2 遣方用药

脾胃共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二者相反相成,是人体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指出“木之性主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由此可见,肝疏泄功能的正常,是脾胃升降相互协调的重要条件。肝属木,脾胃属土,怒伤肝,肝克脾,木旺克土,故本病可见胃脘胀满疼痛、嘈杂、泛酸、脉弦等。又因“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土得木而达”。朱莹教授根据其病机特点,常以抑木培土为法,疏肝健脾、和胃止痛,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药组成四君子汤以健脾益气;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条达肝气疏郁结,白芍酸甘,柔肝止痛,二者散中有收,合奏疏肝解郁柔肝止痛之功;陈皮苦辛温,入脾经,擅理气健脾,行脾胃气滞,半夏辛温,入脾胃经,擅降逆消痞,二者合用共奏健脾理气,和胃降逆之功。在柴芍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枳实、厚朴理气消积,散痞除满;苏梗、香附、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合欢皮助疏肝解郁安神之功。临证加减:反酸烧心者加瓦楞子、海螵蛸制酸止痛;嗳气频者加旋复花、代赭石;若伴糜烂则加白芨;口干者加北沙参、麦冬;腹胀纳呆者加麦芽、神曲健胃消食。

3 日常调摄

胃脘痛病因众多,外邪犯胃、饮食所伤、情志和劳逸失调、 药物损伤,或素体脾胃虚弱等因素均可引起胃脘痛[1]。情志所伤,先伤及所藏之脏,但最终会累及于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诱发胃脘痛、吐酸、嗳气、腹痛等症,因此情志因素在脾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中言:“盖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心身疾病概念的提出,心理因素逐渐受到各医家的重视。朱莹教授在门诊治疗胃脘痛的过程中,尤其重视患者情志的调节。针对肝气郁结的患者,在投以柴胡、薄荷、合欢皮、佛手、郁金、香附等疏肝解郁药的同时,常常加以言语引导,耐心劝解,助其解开心结。在安抚疏导的同时,鼓励其积极参加锻炼,如饭后散步、跳舞等活动分散注意力,往往事半功倍。此外,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朱莹教授除耐心劝解患者本人外,常对陪同的家属也进行指导,使其理解、支持、关爱患者。此外,朱莹教授常反复告诫患者注意饮食,饮食宜规律,进食适量,避免过饱,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并减少饮酒、吸烟,必要时先食粥养胃,待病情改善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若医师治病,而患者不注意日常调护,则事倍功半且病情易反复,只有将治病和养病有机结合,才能减少病情复发,最终达到治病的目的。

4 验案举隅

周某,女,50岁。2018年4月10日初诊,病情简要:剑突下胀痛6年余,2018年1月于湘雅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提示:非萎缩性胃炎(充血/渗出型),胃窦黏膜脱垂(轻度)。初诊诉: 反复剑突下胀痛6年余。6年来反复剑突下胀痛,多于情绪不畅时发作,胸胁胀闷,偶伴恶心、嗳气、反酸,口干、口苦,纳食尚可,夜寐欠佳,平素易烦躁郁怒,大便2~4次/日,质成形,便前偶有腹部隐痛,便后痛减,小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 胃脘痛(肝胃不和型) ;治则: 疏肝健脾,和胃止痛。方药:柴芍六君子汤加减。处方:柴胡12 g,白芍12 g,半夏9 g,党参10 g,白术10 g,茯苓10 g,甘草3 g,陈皮10 g,紫苏梗10 g,延胡索10 g,白芨15 g,煅瓦楞子30 g,麦芽10 g,合欢皮20 g,香附10 g。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4月24日复诊,患者剑突下胀痛较前缓解,无明显恶心嗳气,稍有反酸,胸胁胀闷、口干口苦稍缓解,纳食可,夜寐较前改善,大便3次/天,量色质可,便前腹部隐痛缓解,小便正常。于原方基础上加浙贝15 g,继予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嘱其保持情绪乐观,少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跳舞等,3个月后随访患者病情明显改善,无特殊不适,嘱其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以减少复发。

按:患者中年女性,剑突下胀痛6年,诊断为胃脘痛。患者平素易烦躁,情志不畅,胃脘痛多于情志不遂时发作,胸胁胀闷、恶心、嗳气、反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健脾,和胃止痛,切中病机,故一诊后患者病情较前缓解。 二诊患者仍稍有反酸,予浙贝清热散结,收敛制酸。患者依从性较好,注意调节情绪,病情明显改善。患者胃脘痛常因情志不遂而起,平素烦躁易怒,朱莹教授嘱其保持情绪乐观,注意日常调摄,对其病情改善也大有裨益。

5 小结

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对维持人体生理机能、发病及转归都有着重要作用。朱莹教授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要以整体观念来看待患者并融入治病过程中。胃脘痛与与肝脾密切相关,情志不遂,肝气乘土,脾胃升降气机失常,胃失和降。因此,在治疗胃脘痛过程中要注意肝之疏泄,脾之运化。朱莹教授主张抑木培土,肝脾同治治疗胃脘痛,以疏肝健脾、和胃止痛为法。在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同时,顾护脾胃,还要注意患者心理的调摄及日常调护,以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嗳气反酸胃脘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