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地黄汤加减治疗玻璃体退变性混浊验案举隅
2020-01-16喻京生
赵 凡 喻京生
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000;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湖南 长沙 410000
玻璃体混浊是眼科常见的玻璃体疾病,一般分为生理性、退行性、病理性混浊[1]。病理性混浊多由炎性反应、出血等引起,生理性或退行性玻璃体混浊以老年人、高度近视者多见。病理性玻璃体混浊多需进行手术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生理或退行性混浊部分患者多进展缓慢,患者自觉视力受到影响并可逐渐加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者对患者的心理及精神上造成一定的影响[1]。退变性玻璃体混浊的主要表现为玻璃体出现丝状、尘状、条索状的混浊,视野内可见烟柱状、云雾状的黑影[2]。喻京生教授运用明目地黄汤加减治疗玻璃体混浊,临床收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人出生时玻璃体呈凝胶状,4岁时玻璃体内开始出现液化迹象,随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程度增高,老年人玻璃体进一步液化,严重者可导致玻璃体脱离[3]。另外, 光线与玻璃体内的维生素C、氧粒子、铁离子等物质发生反应,使透明质酸大分子降解,造成玻璃体变性,进而出现玻璃体混浊[4]。老年群体眼病是我国社会性的医疗问题, 而玻璃体退变性混浊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眼部疾患,加之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屈光不正人数的增加,致使玻璃体混浊患者数量逐年增长[5]。
该病属中医学“云雾移睛”、“视瞻昏渺”、“蝇翅黑花”范畴,《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对其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有如下描述: “云雾移睛证,谓人自见目外有如蝇蛇、旗旆、蛱蝶、绦环等状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黄者,在眼外空中飞扬撩乱。仰视则上,俯视则下也。乃元府有伤,络间精液耗涩,郁滞清纯之气而为内障之证……盖瞳神乃先天元阴之所主,禀赋五脏之精华,因其内损而见其状。”[6]由此可见,本病多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湿热循经上犯阻滞气血,最终导致眼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形成玻璃体混浊,尤其是年老患者,其气血津液亏损,或久病耗伤精血,气血津液不能上荣于目,目失充养,神膏混浊,神光衰微,而致眼前黑影飞舞,进而影响视力,故治疗宜补益肝肾、养阴明目。因“五脏六腑之精均上注于目”,本病与其他脏腑关系也很密切。总而言之,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肝肾亏损,阴精不足,神膏失于五脏六腑精气之濡养;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养目之源匮乏,导致神膏混浊。
2 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多应用碘化钾离子、维生素C口服治疗本病,虽取得了一些疗效,但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治疗效果尚有待提高[7-8]。《原机启微》中的明目地黄丸具有生精养血、补肾益肝、祛风明目的作用,被最早用于治疗翳膜遮睛、羞涩多泪、暴赤热眼。后世多位医家应用明目地黄汤治疗目昏失养,神膏混浊。
3 验案举隅
3.1 病案1 患者侯某某,男,65岁,诉右眼黑影飘动1月。患者约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前黑影飘动,双眼视物不清,双眼无痒痛流泪,无头晕头痛、听力欠佳,纳寐可,夜尿频,2~3次/夜,大便可,舌红,苔少,脉弦。专科检查:Vod 0.5 J=0.25,Vos 0.6 J=0.25,NCTod 15 mmHg,NCTos 13 mmHg,双结膜无充血,双角膜透明,KP无,双前房中深,Tyndall’sign:(-),双虹膜纹理清,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 mm,对光反射灵敏,双晶体在位,呈皮质型混浊,核颜色透明,双眼底可见玻璃体点状混浊,视乳头色可,C/D=0.3,网膜面平伏,黄斑区反光暗。西医诊断:玻璃体混浊;中医诊断:云雾移睛病-肝肾亏虚证。处方:熟地黄15 g,茯苓10 g,醋柴胡9 g,当归10 g,酒山茱萸12 g,山药12 g,郁金12 g,牛膝12 g,白术10 g,益母草10 g,玄参10 g,醋五味子9 g,牡丹皮 10 g,云芝15 g,川芎6 g。服用7剂后,2019年5月11日二诊,患者自觉右眼黑影飘动症状较前好转,视物较前清晰,上方去郁金,加枸杞子、石决明各15 g,继服15付,症状基本消失。2019年6月4日三诊,眼底镜及裂隙灯复查,玻璃体混浊已不明显。
按语:喻京生教授认为本病多由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濡养引起。肝肾亏损,精耗津伤,神膏失养失清,故见混浊,大如云雾移睛,蝇飞蚊动,神光衰微,故视力下降,不耐久视。舌红,苔少,脉弦,辨证为肝肾亏虚证。方用明目地黄汤加减,治以滋补肝肾、活血明目。方中熟地黄、牛膝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五味子、枸杞子有滋养肝肾、益精明目的功能;山茱萸有固肾益精之功效;山药能滋补脾阴、固摄精微;牡丹皮有泄肝肾火热兼活血之功效;柴胡、川芎能升散、疏肝解郁;茯苓健脾利湿,全方治以滋补肝肾,活血明目。
3.2 病案2 患者张某某,女,56岁,诉双眼视物模糊5年。患者近5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渐降,双眼视朦,视近尤甚,双眼前小黑影飘动,双眼干涩,无痛感、痒感,双眼分泌物无增多,无恶寒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纳可,夜寐不安,大便稍干,小便可,舌暗红,苔白,脉沉细。专科检查:Vod 0.2矫正0.8,Vos 0.2矫正0.8,NCTod 16 mmHg,NCTos 17 mmHg,双结膜充血(+),双角膜透明,泪膜破裂时间短,KP无,双前房深,Tyndall’sign:(-),双虹膜纹理清,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 mm,对光反射灵敏,双晶体在位,呈皮质型混浊,核颜色透明,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絮状混浊,双眼底可见,视乳头色淡红,C/D=0.3,网膜面平伏,黄斑区亮点尚清。西医诊断:玻璃体混浊;中医诊断:云雾移睛病-肝肾亏虚证。处方如下:熟地黄15 g,生地黄15 g,酒山茱萸12 g,山药15 g,泽泻10 g,茯苓15 g,牡丹皮10 g,醋柴胡9 g,当归身15 g,五味子15 g ,牛膝12 g,北沙参20 g,酸枣仁30 g,柏子仁15 g。服用7剂后,2019年8月13日二诊,自觉眼前黑影有所改善,双眼视朦感好转,双眼干涩感不明显,夜寐可,大便正常。嘱患者守方,不适随诊。连服3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2019年9月17日三诊,眼底镜及裂隙灯复查,玻璃体点状,丝状混浊已不明显。
按语:患者年近6旬,肝肾之精逐渐虚少,目赖肝肾精血之濡养,目失其儒则视物不明,神膏失养则黑花渐生,结合舌脉,辨证为肝肾亏虚证。治以滋补肝肾,养阴明目。方用明目地黄汤加减。方中熟地黄、当归、五味子有滋养肝肾、益精明目的功能;山茱萸、生地黄有固肾益精之功效;山药健脾补虚、涩精固肾;牡丹皮有泄肝肾火热之功效;柴胡能升散、疏肝解郁;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养阴安神之功。
4 小结
玻璃体是人体眼球组织,是眼部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容积约4 mL,由无色透明的胶质体组成,半固体,无血管神经,是眼重要的屈光间质。其成分约99%为水,胶质体内部含有纤细胶原分子、亲水透明质酸分子等成分,构成了眼内最大容积[9]。玻璃体混浊是眼科多发病,而且以老年人、近视眼患者较为多见。患者往往自觉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妨碍和不适感,患者经常描述的随眼球运动出现的眼前黑影飘动,严重者可致失明[1]。裂隙灯下可见玻璃体内呈点状或棉絮状混浊,严重者可见片状条索状或色素点状混浊[10]。由于玻璃体本身无血管、无神经,其营养来自脉络膜及房水等组织供给,其新陈代谢极低,且无再生能力,故本病常迁延难愈,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11]。
喻京生教授长期从事眼底病、晶状体疾病、青光眼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对眼底病的中西医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喻京生教授认为,本病患者多年老,日久伤及肝肾,肝肾亏虚,其气血精液不能上注于目,目失濡养,神膏混浊,因而视物昏花。肝开窍于目,则目之病乃肝之病也。按五轮学说黑睛属肝为风轮,黑睛位于眼珠前部中央,是保证神光发越的重要组织;肾主水,瞳仁属肾为水轮,故肾水虚则目不明,肾不虚则目甚明;肝主木,受肾水滋润以生。水生木,补肾养肝是补其母养其子。明目地黄汤为滋阴补肾剂,治阳衰阴弱,肝肾阴亏,略加柴胡为肝家之引,因而治目涩怕光,迎风流泪,视物模糊,内障云翳。方中熟地黄、当归、五味子、枸杞子有滋养肝肾、益精明目的功能;山茱萸、生地黄有固肾益精之功效;山药能滋补脾阴、固摄精微;泽泻、牡丹皮有泄肝肾火热之功效;柴胡、白蒺藜能升散、疏肝解郁;丹参、夜明砂、茺蔚子有活血化瘀、通络消滞之效[12]。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养阴明目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