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的原因
2020-01-16古淑辉熊晨曦杨立峰徐红仁蔡友杰
古淑辉 熊晨曦 周 乐 杨立峰 徐红仁 蔡友杰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温病学说的发展形成是在伤寒体系中孕育、发展和变革的历史,《内经》、《难经》和《伤寒论》等诸多著作大抵是在广义伤寒的范围内论述温病。元代末年,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对温病的认识始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明清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温病学专著,在温病的病因、发病、诊断、辨证以及治法方药诸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而自成体系。文章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浅淡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的原因。
1 自然因素
温病学说成形于明清时期,且温病大家多出自南方江浙地区,除了由于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的自然环境,当地人们易感受温热之邪,故湿热、温热之疾多发。但是也还有其他的自然因素在客观上影响着温病学说的形成。
1.1 明清小冰期 大约在公元1400~1900年间,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被称为新冰期第四期,而在我国,因和明清时期相对应,又称为明清小冰期。据竺可桢研究[1],在此寒冷期间,中国经历了3个较为寒冷的时期,分别是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气温普遍下降1~2℃。
明清小冰期的气候寒冷干燥,寒凉之邪偏重,易损伤人体阳气,同时寒冷气候也容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产生饥荒,导致人体的正气不足,在这种环境下,温补学派便应运而生。因而在继承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薛已、张景岳等温补学派医家,强调温养补虚的思想,善用甘温补虚之品。然而,在明清期间的温暖冬季,主要是在公元1550~1600年和1770~1830年间[1],气候回暖,而明清的一些医家若是不加以辨证论治,用药与膳食过多采用温补之品,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内热,甚至损伤人体阴精,从而形成偏阳热性的普遍体质;再加上明清小冰期的四时气候变化异常,极易导致温病的发生,甚至引起暴发流行,同时寒邪较以往更为严重,由于正气亏虚,病邪乘虚而入而伏藏于体内,客观上也存在着伏寒化温的现象,而伏气学说认为,伏邪可由春季阳气生发而引动在里之伏热,或者复感外邪而形成客寒包火证,以及其他因素导致正气耗伤、身体不耐伏邪之扰而外发,这些诱发因素在明清小冰期常见,从而使温病的发生增多。而且据赖氏研究[2],在相对温暖时期的1720~1840年间,1830~1833年间发生的疫病是属于温热性质的,与仲景所处的建安年间(196~216)的寒性疫病有所区别,明清温病四大家基本上都生活在1720~1840年这一相对温暖的历史时期[3],也再次印证了气候对温病学说理论形成的影响。
1.2 自然灾害 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而《中国灾害通史》统计,仅明代的水灾、旱灾、虫灾等十二类自然灾害就有3952次之多,而清代的自然灾害更是超过以往。据刘静研究[4],明清时期发生178次重大疫灾,是中国历史上第2个重大疫灾的活跃期,其中明代前期气候湿润,中后期持续偏干,特别是1637~1643年的秦汉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持续性干旱造成1639~1644年期间连年发生重大疫灾,而清代气候虽然总体湿润,但也经常出现持续性干旱,重大疫灾频次上升趋势明显,达到历史时期的高峰。可见,气候的干湿变化影响着重大疫灾的发生,特别是干旱对重大疫灾的影响较大。这一方面由于明清小冰期的气候较为寒冷干燥,整个自然环境并不稳定,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气候反常和自然灾害导致了疫病的滋生和传播,另一方面,古代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难以预测、适应和抵御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频繁和灾情严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饥荒的爆发,从而降低了人体抵抗力,使得疫病可以乘虚而入,并大面积流行。疫病的大量发生给明清医家带来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加快了温病学说形成的步伐。
2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特点的温病发生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人民生活条件对体质的影响、社会卫生条件对致病因素和传播途径的影响等方面也不可忽视。
2.1 饮食生活 明清时期诸如粮食生产、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均超越前代。如明清时期的畜牧技术、兽医技术和渔业技术通过与边疆贸易的方式得到了很大提高,许多家畜禽如鸡、鸭、猪、牛等都有优良品种出现[5]。家畜禽养殖的规模扩大、密度增高,一方面改善了饮食生活,但是肉类食品偏于温补,过多地食用会助长人体阳气而引起人体阴阳失调;另一方面,现代研究表明[6]人的传染病有6成是来源于动物,而一半的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因此,许多动物疫病可以通过肉类食品传染给人,造成人类疫病的爆发,并在人类中传播。
另外,不同地区间气候条件的差异,形成了我国“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饮食口味格局。清初逐渐形成了“八大菜系”,由于川、湘与闽北菜系所在地区冬春寒冷潮湿和天阴多雾的气候特性,居民嗜好辛辣以祛寒除湿,调节身体以适应寒冷潮湿的气候。但是过多地食用辛辣,不仅易形成气郁或痰湿体质,还因湿邪困体使人体湿从热化、湿热交蒸并郁而化火而伤肺[7]。而温病大多数病位在肺,肺受损而不能抵御外邪,发为温病。这些饮食生活的改变,使得当时人们的阳气偏盛,人体阴阳容易失调,从而使温病的发病增多。
2.2 战争频繁 明末清初,持续了30多年的战乱,爆发了许多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还有南明与清军的战争、吴三桂反清战争等等,另外清兵入关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件。在战争中,部队人口密集,流动性大,战时环境、饮食等方面的卫生条件差,这些都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战乱容易导致人口迁移,战时部队的行军转移更是把传染源带至所过之处,人群流动性大,因而易于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作战时不可避免地会受伤失血、创面感染,甚至还有大量的人口伤亡,使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一旦发生疫病便死伤相继,而战争后的尸体无人处理,导致病菌滋生。因此,战时许多疾病的发生率较平时高,而明末清初战争的高发主要导致了温病的高发以及快速广泛的传播。以明清时期两湖山岳地区为例,疫灾与战乱有关联的共计43次[8]。此外,战争也使大量人口南迁和大量人才弃官从医,江南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巨大的繁荣,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9]。
2.3 人口迁移 三千多年来,中国疫灾分布区域有从黄河中下游向外扩展的趋势,重点区域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趋势[10],这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特点大致相符,因此疫灾分布与人口分布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中,强制性移民、战乱以及商贸活动的拓展等因素最容易引起人口迁移,如明末清初四川遭到了严重的战乱和屠戳,人口损失惨重,之后清初就采取了“湖广填四川”的政策。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自然条件变化带来的人口迁移。而其中,气候又是主导因素。长达四世纪的明清小冰期,也是农作物低产的困难时期,长时间的寒冷期成为北方人民向南迁移的强大“推力”,如明清时期福建人民向粤东沿海地区的人口迁移[11]。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明清时期,许多经济发达、气候适宜的地区,人口增长迅速,但是封建社会基本没有人工免疫措施,因而容易导致疫病的流行。如两湖地区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与外界交流日益频繁,天花、霍乱等疫病开始传入,由此引发了多次大规模的疫灾[8]。在明代,南方疫病明显多于北方,其中“以瘟疫为最多,痢疾、伤寒、疟疾较为严重,鼠疫也有大面积的流行”[12],主要是因为北方人们迁移到南方地区后,不适应南方气候湿润炎热、雨水偏多、湿气偏重的自然环境,加上当地人口流动频繁,自然很容易导致温病的发生。
2.4 温病学体系的形成 明末清初,吴又可的《温疫论》问世,温疫学说初步形成,其后,《广瘟疫论》、《伤寒温疫条辨》、《松峰说疫》等著作问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温疫学说。然而论温疫的专著多为一书专论一病,戾气学说与传统理论有些脱节,缺乏系统的辨证论治方法,但不可否认,它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研究各种温病,研究范围更广,其中也包括温疫。因而,温病学说的研究便可资借鉴,叶天士、吴鞠通正是受到前辈医家的启迪,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确立了温病辨证纲领,以及王孟英著成《温热经纬》,这些著作系统地构建了温病学体系,使得医家在进行辨证论治的时候,把患者更准确地纳入到了温病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温病患者的数量,这又反过来推动了医家加深对温病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形成并使其具备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3 小结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出现,在自然因素方面,由于明清小冰期的影响,人们的用药与饮食趋于温补,体质普遍偏阳热性,再加上此时期的寒邪较以往更为严重,客观上还存在着伏寒化温的现象,使温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而且自然灾害增多,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疫病的大量发生给明清医家带来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在社会因素方面,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饮食丰富多样,食材的偏嗜和不同区域菜系味型对人群体质的影响,也容易形成湿热体质,明清战争的频繁发生,以及人口迁移造成的南方人口增多,都容易造成了温病的发生,而温疫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加深了温病学说的研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温病学说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