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的“告状”行为及其指导策略

2020-01-13朱利军

下一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引导幼儿

朱利军

摘 要:幼儿的思维很单纯,在幼儿的心中老师是权威,老师批评的行为便是不对的,而获得老师褒奖的行为就是对的。幼儿处于各种动机会出现告状行为,本文将幼儿告状行为按照动机分为寻求奖励型、寻求帮助型、嫉妒同伴型、报复别人型。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引导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分析

幼儿产生告状行为,通常有不同的动机,根据告状动机将幼儿告状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一)寻求奖励型的告状行为

幼儿希望自己能得到成年人,尤其是老师的关注、喜欢、赞扬。一旦发现同伴的行为与规则或者老师的要求相偏离,部分幼儿会借助“贬他抬己”的告状方式,试图希望得到老师的夸赞。

案例1:有一天午点是橘子,保育员将剥好的橘子平均分发给小朋友们,橘子上依然有一些白色的橘络。老师之前交代过这些橘子上的白色橘络是可以吃的,即便不喜欢吃也要将其扔进垃圾桶里面。而晨晨小朋友在吃橘子的时候,不喜欢吃橘络就直接将其扔在地上,而且用脚将其踢到与其相隔较近的幼儿身边。而相隔较远却看到了晨晨小朋友这一行为的萌萌小朋友,就离开座位将橘络捡起,直接告诉老师:“老师,晨晨小朋友一点都不听话,把橘络随便扔在地上,我刚看到就把它捡起来了。”晨晨小朋友这一行为,是比较典型的寻求奖励的一种告状行为。

(二)寻求帮助的告状行为

如果幼儿与其他伙伴之间有了冲突,而且自身利益受到他人的侵犯,或者看到有其他伙伴被人欺负的时候,自己没有能力帮助自己或者他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便会通过向老师告状进而得到帮助。

案例2:幼儿们都在按照老师的要求搭建模型,而成成小朋友觉得过程太无聊了,就不想继续搭建模型,而离自己很近的果果小朋友却已经快要竣工了,便去拿走果果小朋友的材料或者拆卸果果小朋友已经搭好的材料。果果小朋友多次警告成成小朋友,但是成成小朋友依然继续捣乱,果果小朋友无奈之下就只好去找老师告状:“老师,成成自己不好好做模型,一直偷走我的材料捣乱,让我也弄不成。”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认识并不全面,他们需要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也就可以在解决事件的过程中慢慢的教会幼儿一些生活的为人处事和解决办法的方法。

(三)嫉妒同伴的告状行为

幼儿虽小,但已经有社会化的趋势,逐渐也会形成嫉妒心里。有些在某个方面有特长的幼儿,经常会得到老师的夸奖,但自己因为没有优势能得到老师的夸赞的时候,便会心里不平衡,会找机会损害这些优势学生的优势,让老师不再“喜欢”他们。这种幼儿,嫉妒同伴,但是并不是通过努力来缩小与优势学生的差距博取老师夸奖,而是通过告状损坏他人形象来达到目的。

案例3:平平小朋友时跟老师相处的比较好,经常跟老师一起活动。思语小朋友不服气,就找机会跟老师告状:“老师,平平小朋友来学校总是拖拖拉拉,老师教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也不认真,你不要跟他一起玩了。”思语小朋友说着,便将老师拉走。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和老师一起度过,幼儿的告状行为实际上是把老师当成是除了爸爸妈妈之外最值得信任的人,相信老师会主持公道,要正确处理孩子的告状行为。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对策:

(一)区分幼儿告状类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幼儿告状的动机有很多,老师需要根据幼儿之间矛盾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

针对寻求奖励型的告状,老师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幼儿告状的内容却是有意义,需要先证实以后再进行处理,如果告状其概况属实则需要个幼儿相应的褒奖。比如案例1中,萌萌小朋友道出了事实,晨晨小朋友确实违反了规则,那么教师就应该对萌萌小朋友进行奖励,并私下批评晨晨小朋友,让其向表现较好的萌萌小朋友学习。

对于求助型的告状,教师需要对欺负人的幼儿进行严厉批评,并让其给受欺负者道歉,以避免以后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而被欺负的一样,教师除开要从心理上对其进行安抚之外,也要引导他们学会宽容对方。比如案例2中,教师应该帮助果果小朋友拿回材料,并给予安慰,在此之外也启发她自我保护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也要教育成成小朋友应该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且不能够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擅自动别人东西,不可以欺负其他同学。

对于嫉妒同伴的告状行为,教师需要耐心的告知幼儿,受奖励的幼儿确实有大家值得学习之处,并且找到告状幼儿本身值得赞赏的地方,纠正他们的善妒心理。比如案例3中,教师应耐心引导思语小朋友,原来思语有不遵守规则啊,不过思语小朋友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哦,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通过引导幼儿与其他同伴和平相处,培养共享意识,间接的引导他们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成为同伴们的榜样。

(二)重视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能力,降低幼儿告状频率

针对幼儿的告状,大部分教师都会积极处理,而更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则应该是增强幼儿的独立性,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解决一些与幼儿之间的矛盾,减少幼儿告状事情的发生。比如,针对案例4,老师除开要打消幼儿的告状心理外,也需要引导他,如果再有需要帮忙的,可以尽量多找与自己走得近的小伙伴,或者平时多与同学们接触,打好关系,这样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也会更容易。

(三)克服厌烦心理,注重对幼儿的引导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幼儿告状是正常的,通过告状教师能对幼儿有更深的了解,并发现幼儿的不足并可以及时加以纠正。应该耐心听完幼儿的话,这样不会伤到幼儿的心,并且会让幼儿觉得自己受到老师较高的重视,教师不能因为工作任务繁重,而随便说一些“好的”“我知道了”之类的话搪塞过去,更加不可以为幼儿的告状置若罔闻,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基础也是很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与习惯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告状是幼儿时期的孩子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教师收到状子之后所需要秉承的态度是耐心倾听、循循善诱,根据不同类型的告状行为,給予正确的反馈,并在处理幼儿的状子的过程中,注重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钟晓兰.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250.

[2]陆丽萍.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111-112.

猜你喜欢

引导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