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价值探讨
2020-01-11高静
高静
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如药物、环境等均可导致其出现畸形情况。肾脏发育异常是胎儿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现象,在所有胎儿发育异常中有着比较高的发生率[1]。流行学研究显示,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可占到畸形胎儿总数的1/3 以上[2]。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包括多种类型,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肾积水、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和单肾缺如等,肾脏发育异常倘若没有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会对新生儿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胎儿先天畸形的预防和新生儿健康水平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主要以2017 年8 月~2018 年8 月本院诊断的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相关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就产前超声诊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8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98 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符合胎儿肾脏发育异常诊断标准,且了解相关超声诊断知识,并自愿签署同意书。98 例孕妇的年龄23~45 岁,平均年龄(27.65±6.32)岁;孕周18~40 周,平均孕周(26.02±5.11)周;初产妇59 例,经产妇39 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诊断仪器型号为飞利浦IU22、GE730,设置探头频率为3~5 MHz。取胎儿肾脏横切面图、失状切面图和脏血流图,对图中信息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双肾大小、集合部、位置,有无占位情况出现,有无输尿管扩张情况、皮髓质情况、膀胱内情况等。胎儿肾积水的临床诊断标准:肾盂分离1.0~1.5 cm 且无肾盏扩张现象出现为轻度肾积水,肾盂分离1.0~1.5 cm 且同时含有肾盏扩张现象发生为中度肾积水,肾盂肾盏扩张同时含有肾皮质变薄现象发生为重度肾积水。在肾积水现象首次发生以后需叮嘱孕妇于3~4 周采取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复查,一直到孕妇分娩为止。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标准:单侧或者是双侧的肾脏形态均不正常,检查结果为由大小各不一致的囊肿所构成。其中一侧肾区未出现肾脏声像,经检查发现盆腔内部出现肾脏声像为盆腔异位肾;双肾均呈现出增大现象,皮髓质无明显分界且回声出现增强趋势为婴儿型多囊肾诊断标准;一侧肾脏出现增大趋势,肾集合体现为上下两个部分且两部分并不共通为重复肾;融合肾分为两种类型,其中双肾呈现出一侧融合者称之为同侧融合肾,呈现出于中线处融合称之为两侧融合肾,倘若出现双肾下级出现在中线前方融合的现象即称之为马蹄肾。
1.2.2 随访方法 对超声诊断结果为肾脏异常的胎儿展开定期超声随访工作。随访时间范围为自新生儿出生一直到新生儿产后的3 个月后,检查时间范围为新生儿出生3 d 后一直到出生后3 个月。根据引产儿实际情况展开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98 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类型及占比,包括肾积水、单肾缺如、肾囊肿、婴儿型多囊肾、融合肾、多囊性肾发育不良、重复肾、盆腔异位肾、双肾缺如9 种类型;分析98 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与产后诊断的符合情况,计算诊断符合率;分析98 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随访情况。
2 结果
2.1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类型 98 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共有9 种类型,分别为:肾积水44 例,占比为44.90%;多囊性肾发育不良20 例,占比为20.41%;单肾缺如16 例,占比为16.33%;重复肾6 例,占比为6.12%;肾囊肿4 例,占比为4.08%;盆腔异位肾3 例,占比为3.06%;婴儿型多囊肾2 例,占比为2.04%;双肾缺如2 例,占比为2.04%;融合肾1 例,占比为1.02%。其中肾积水单侧33 例,双侧11 例,共计55 个肾;55 个肾轻度积水9 个,中度积水22 个,重度积水24 个。
2.2 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情况和随访情况 产前超声诊断肾积水的55 个肾中,9 个轻度肾积水中仅有1 个(11.11%)于孕后期表现为积水加重,其余8 个(88.89%)均为生理性肾积水,3 个月后随访结果均表现为减轻或者消失;22 个中度肾积水中有6 个(27.27%)于出生3 个月表现为积水加重,其余16 个(72.73%)均为生理性肾积水,3 个月表现为减轻或者消失;24 个重度积水中有19 个(79.17%)于出生后需要进行治疗,其余5 个(20.83%)可以继续观察。另外1 例产前被误诊为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肾积水的诊断符合率为97.78%(44/45),随访结果表示45 例肾积水患儿均未出现异常现象。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19/20),其中1 例被证实为肾积水;单肾缺如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15/16),其中1 例被误诊为盆腔异位肾;肾囊肿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4/4);重复肾的诊断符合率为33.33%(2/6);盆腔异位肾的诊断符合率为66.67%(2/3),其中1 例被误诊为单肾缺如;婴儿型多囊肾的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2/2);双肾缺如的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2/2);融合肾的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1/1)。肾积水、肾囊肿、婴儿型多囊肾、融合肾、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双肾缺如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而重复肾、盆腔异位肾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随访至产后3 个月,肾积水、单肾缺如、肾囊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重复肾、盆腔异位肾患儿的生长发育正常,婴儿型多囊肾和双肾缺如胎儿多数引产,预后差。
3 讨论
提高人口质量是产前筛查的一个重要目的,研究显示,导致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基因突变[3]。近年来受不健康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我国胎儿畸形率一直表现出增加的趋势[4]。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于胎儿的正常成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通过稳定内环境以保证生命安全[5,6],对维持新生儿生命非常重要。双肾缺如在胎儿肾脏异常中最为严重,目前尚无成活病例,但临床发生率极低。大部分泌尿系统疾病胎儿出生后通过手术治疗均可得到有效纠正,对其生活影响不大,由此可见,产前胎儿泌尿系统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通过产前超声诊断能够对胎儿肾脏的大小、形态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例如可通过产前诊断对胎儿肾积水等现象进行观察,可以通过对胎儿肾盂分离情况和皮质扩张变薄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和分析,有助于促进肾积水诊断工作的正常展开,有助于帮助相关医师对胎儿肾积水的实际程度进行判断[7];在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诊断中,可以通过超声影像的方式来对有无分隔状包块情况的出现以及肾集合系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胎儿肾脏体积有无出现变大情况以及皮髓质是否出现明显分界[8,9];可以通过超声诊断对胎儿有无出现肾上腺平行脊柱情况进行分析,对羊水量进行观察,进而对胎儿单肾缺如等进行评估[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98 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共有9 种,占比由高到低排列位居前三的分别为肾积水(44.90%)、多囊性肾发育不良(20.41%)和单肾缺如(16.33%);肾积水、肾囊肿、婴儿型多囊肾、融合肾、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双肾缺如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而重复肾、盆腔异位肾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随访至产后3 个月,肾积水、单肾缺如、肾囊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重复肾、盆腔异位肾患儿的生长发育正常,婴儿型多囊肾和双肾缺如胎儿多数引产,预后差。
综上所述,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具有多种类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各不相同且具有明显差异。大多数肾脏发育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率较高,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信息,但需充分评估,谨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