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2020-01-10余祯银
余祯银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四川·宜宾 644000)
1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1.1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是在“历史主题”引领下,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性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学科能力,将教师“教”与学生“学”进行高度融合的教学方法。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悟与价值观培育,是对历史教育服务人生价值追求功能的高度体现。从理论的角度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多种理论而提出的。
1.2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具有独特特点。一是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题式”教学活动中,明确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围绕主题巧妙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和领悟,使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二是强调历史主题的建构性。主题式”教学的核心在于“主题”,“主题”是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是引领整个课堂的“灵魂”。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理念,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建构知识。三是追求创造发展性。“主题式” 教学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组织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1)“主题式”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途径。“主题式”教学方式,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传统的“肢解式”与“叠加式”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前被广泛应用,教师简单、逐字逐句“读教”,学生则被要求必须背诵考试重点、疑点、易错点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主题式”教学以确立“历史学习主题”为主线,探究历史问题,建构历史知识,学生在学习主题的引领下,将所学内容重新进行建构和整合,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有效性。
(2)“主题式”教学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有效应对历史高考,是广大学生升学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广大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直接动力。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历史命题指向已不仅仅局限于考查历史知识,而是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正逐步向“主题式”立意方向转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引导教师具有“大历史观”等观念、培养学生具备“史论结合”等能力,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
(3)“主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必由之路。“历史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显著的教育和教化功能。历史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吸取历史教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情操。历史教育重在挖掘历史内涵,提高思想感悟。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符合历史学科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证性的基本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主题”为核心并以此引导学生凝聚、整合零散知识点,可以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并逐步树立起真正的“唯物史观”。
3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现状分析
(1)部分教师缺乏“主题式”教学意识。相比较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对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教学能力要求更高。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主题式”教学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它要求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及章节内容,确立出科学、合理的教学主题,并依此确立教学目标、教学流程、选择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等。因“主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比较复杂,对教师的史学素养要求也高,加之缺乏接受新事物的勇气,部分历史教师“主题式”教学意识也就比较淡薄了。
(2)教学中“主题”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中,主题确立不明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突出表现为:一是“主题式”教学设计中很多教师仍然是将大量的历史知识进行叠加和堆砌,缺乏针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与提炼,未能确定“鲜明”的教学主题,导致学生对庞杂的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意识比较欠缺。“主题”不明,导致学生学习方向模糊,影响了学习的实际效果。
(3)“主题式”教学过程形式化比较严重。在“主题式”实践教学中,部分高中历史教师由于准备不足或者策略失当,致使“主题式”教学流于形式,没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些教师在开展“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虽然确定了明确的“教学主题”,却并未围绕这一中心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环节,使得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脱节,造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尴尬现象。
4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优化路径与策略
(1)基于学情分析,确立明确的教学“主题”。高中历史开展“主题式”教学,首要的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认知水平,确定明确的教学主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并引导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实现对“主题”的挖掘。第一,教师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对教学的总体要求,也是指导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教师必须特别关注课程标准中有关核心内容的阐述并分析其关键环节,在课程标准的要求范围内确立主题。比如在《神权下的自我》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确立“人文主义发展”的教学主题,利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内涵发展”组织和串联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并以此来契合课程标准中有关认识“人文主义”的基本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历史教师在开展“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学习历史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他们凭借对“主题”的感知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第二,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与基础,教师只有充分研究教材,才可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体系,找出各章节内容背后潜藏的历史发展线索。比如,在讲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宗法制、分封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多个历史概念进行充分解读,找出其中发展延续的主线脉络,以便于学生识记、理解和运用。
(2)抓住关键环节,有效呈现教学“主题”。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以确保“主题”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顺利呈现。一是要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突出“主题”。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更好地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学以致用,尽量避免情境创设的形式化。二是拓展历史材料,更好为主题服务。在实际历史教学中,仅仅依靠课本是无法支撑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与把握的。教师需要围绕教学“主题”进行知识拓展,确保学生可以更直接、更形象、更生动地与历史对话。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拓展的材料应简洁明了,所补充的历史文字、历史图片、历史视频等只需契合“主题”即可,切忌过分拓展,分散学生的精力。三是以教学问题引申历史知识,以此深化教学主题。教师要基于“问题导引”设置历史问题,为“主题式”教学做好铺垫。问题设置首先要注重趣味性,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其次要注重针对性,围绕主题展开,引发学生思考;再次要把握层次性,问题设计要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最后要注重问题的发散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3)做到多措并举,全面升华教学“主题”。开展“主题式”教学,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还应当将教学“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要注重加强“主题式”教学课堂的民主性。历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对历史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开展“主题式”教学中,必须要发扬民主,在确保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二是要重视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性。众所周知,历史教育具有为现实提供借鉴的重要功能。历史教师要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借鉴历史经验思考现实问题。三是要注重主题课堂教学的交流与反思。课堂结束后,历史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教学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等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效果。四是要注重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历史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人文情怀的重要使命,历史教师需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于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获得情感的体悟,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比如,讲解“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可以把主题升华为:“勿忘国耻,胜利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以此揭露日本侵略者丑陋的人性,同时对中国正义抗战必胜的信念进行讲解,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