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
2020-01-07周冰
周冰
摘 要: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还有心理的。健康的心理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这也是目前教育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教育如今已经走入课堂教学,作为小学生重要学习科目的数学,也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長与发展。因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学;小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6-0156-02
【Abstract】One's growth is not only physical,but also psychological.Healthy psychology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education attaches importance to mental health.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now entered the classroom teaching.As an important learning subjec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mathematics also needs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herefore,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Mental health teaching;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要想实现人才强国和科技兴国的战略,就必须抓牢教育。而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对于学生不仅仅有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无论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个性人格的发展,面对挫折困难的处理方式都需要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也就是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所以课堂当中需要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本文将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阐述。
1.课堂教学中对心理学知识的渗透
相对而言,目前学校专门开设的心理学课是不多的。也需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渗透引入心理学的知识。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百分数”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就可以渗透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多数学生都有对学习的内容很快遗忘这样的经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以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德国的心理学家提出的遗忘曲线。将这一部分心理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述。
在学习结束之后,其实人就开始遗忘,当然这个过程是先快,然后慢下来的。通过曲线可以读出来,半个小时之后,遗忘了50%的内容,一个小时之后,可能就是60%了。心理学的内容很好的解释了学生遗忘的情况,也把数学学习内容百分数的知识带给了学生。当然针对快速遗忘这种情况,需要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经常性复习,巩固。
2.良好的师生关系很有必要
(1)相信信任学生,尊重爱护学生
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学生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像学生之间出现问题没有弄清楚缘由而责怪学生,体罚学生等。这些导致学生出现逆反,自尊心受到伤害等而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灵都是很脆弱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赞赏还有来自老师的理解。人走到一起很简单,心走到一起却很难。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平等的去看待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心与心的去交流和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好的,积极的效果。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平均数”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问题。A同学有1.2米的身高,眼前出现的河流,旁边的指示牌上写着水深0.7米,问A同学如果下河的话有没有危险?针对这道问题,让学生们踊跃回答,有同学说危险,当然也有同学觉得A同学过河没有危险。大家的意见不一,每个人都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一名学生没有回答,这个时候老师点名让他发表意见,他指出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都是对的。因为每个人的考虑点都是有依据的。老师这个时候对所有的学生都进行了表扬,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分析合理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特别是最后这个孩子,他接受了所有学生的回答并且将这种想法表达了出来。这在学习中其实是非常棒的一种习惯,也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的好的习惯。这种表扬和赞赏同时尊重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踊跃参加以及发表自己的意见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2)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学生
班级里面,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还有学习习惯,学习进度理解能力都是有差异的。这些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注意这些。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提高对他们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标准,让他们发挥好带头作用,积极去帮助那些学习上面有困难的学生。对于那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要看看他们在学习当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给他们制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能够跟上前面的学生。还有那些学习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特别需要重视,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走进他们,看看他们在学习当中具体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帮助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多种途径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放低自己的姿态,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教学和沟通,在语言上对学生多多鼓励和夸赞,无论是身体语言还是眼神语言都可以以一种温和,和赞赏的姿势传递。让课堂氛围更加温馨亲切。缩短师生之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3.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之间互动最普遍的方式。当然了提问一方面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最重要其实还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提问这一环节,老师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因此在对知识进行相应提问的时候,难点的知识,可以选择程度高的学生进行回答,而一些能够快速简单的回答出来的问题,就可以留给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让他们参与进课堂,等他们回答出答案的时候,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夸奖,这不仅仅是来自老师一种关怀,其实也会让学生发现自己解答问题,找回学习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有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2)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处理方式
学习过程中,课后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老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当然老师也可以发现学生们很多做得好的地方。所以有些时候,不仅仅要指出学生课后作业当中的错误,更需要老师指出学生好的地方并且指出来让学生知道。比如,有同學他的字写的就非常的好,老师就可以在作业下面留言,字写的很好。还有的学生,数学图形画的非常不错,也可以进行表扬留言。不同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的作业的情况相应的留言。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学生知道自己身上的一些优点,放大他们的优点。这些其实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作用,而相信学生们会更加认真的对待课后作业,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3)对于学生成绩的一些处理方式
当然不仅仅是课后作业,成绩方面,也是需要关注的地方,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成绩有一种挫败感,感到失望和沮丧。甚至信心丧失,觉得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行,厌学心理由之而来,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很多时候,在平常的教学当中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引导,努力学习肯定会有收获,有的时候成绩也不一定能够代表全部,平时课堂学习也会作为考试参考的一部分。相应的测试当中,对于那些进步明显的学生一定要进行重点的表扬,甚至可以让学生站出来,说一说能够取得这么大进步的一些原因,分享给其他的同学。通过这些学生的情况,给大家树立只要努力了肯定就会有所收获这样的观念,激发更多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心态良性健康的发展,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成绩,更加努力的投入平常的学习当中。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相互促进,培养全面健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庞晓翔,都丽丽.小学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6):48-52
[2]丁火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12):67-67
[3]郑玮蕃.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中华少年,2019(0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