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6-12-26王天琼
王天琼
摘要: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用自己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教学经验论证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课堂;有效教学;实效性策略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堂变活跃了,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等方法主动去获取知识,教与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何在教学中多一份实在,少一份做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恰如其分的找到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结合点,是目前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有效性的把握需要教师起到导向的作用。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的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
教学实践证明,恰当的“情境创设”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顺势给学生创设一个知识经验的迁移途径,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经验来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点。如教“圆柱体的体积”这一内容时:首先演示课件,让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接着回顾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演示课件,然后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呢?”在学生猜测到”底面积乘高”时,教师创设一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圆柱体能否转化成长方体呢?如果能,那么转化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以及高与圆柱体的哪些条件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式学习。他们从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中受到启发,采用切分、插拼成近似长方体的方法,很快得出结论。整个推导过程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仅仅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创设了两组知识迁移的情境,通过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了新知。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有效交流
长久以来,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老师说了,要这样做”、“老师不让这样做”……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生的思维,他们的思想遭到限制,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教育者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把握预设生成关系促进弹性与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
1、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磨灭,这样培养学生显然不是很有效。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无法在课堂上研究和展开的,则要留到课余或条件成熟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地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
2、为动态生成提供时空。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有效的生成,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67-71.
[2] 王洪玉.试析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05,(7):291-293,302.
[3] 刘若嘉.运用同化模式促进知识生长[J].物理教师.1999,(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