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中小学科学知识衔接的学习策略
2020-01-07黄申友
黄申友
【摘 要】中小学科学教材和教学在知识衔接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因此,教师应认真梳理中小学科学知识体系,通过主动应对解决“同一内容不同观点”“难点知识缺乏铺垫”“内容重复而难度相当”“小学知识比初中知识更难”等衔接问题,提高科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中小学科学;知识衔接;学习策略
中小学科学教材在内容上有关联、有进阶,但也存在“同一内容不同观点”“难点知识缺乏铺垫”“内容重复而难度相当”“小学知识比初中知识更难”等衔接问题。加之中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往往“各自为政”,指向衔接的中小学联合教研活动几乎没有,教师之间也缺乏互动交流,导致大部分初中科学都实行零基础教学,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学生在学习中,也出现了一些误解。
为破解中小学科学知识的衔接问题,教师应该认真梳理中小学科学知识体系,从进阶的角度,主动应对知识衔接,通过对比、聚焦、拓展、略学等学习方法解决衔接问题,提高科學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一、用对比法解决“同一内容不同观点”的问题
小学科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小学科学知识相对浅显,一些概念还尚未达到科学概念的层次,往往把专业术语进行简化或模糊表达。而初中科学进入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阶段,科学概念相对比较严谨和完整。因而中小学科学教材在内容表述上存在差异,导致同一内容出现不同观点的现象,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见表1)。对此,教师可以用对比法指导解决“中小学同一内容不同观点”的问题。
(一)在对比中质疑,在解疑中修正
为了照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小学科学把“质量”“重力”用“重量”来代替。学生在学习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时,误以为重量是指生活中物体的重量。虽然新修订的教材已经做了更改,统一用质量表示物体的重量,但是学生的前概念仍然存在认知偏差。又如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在第89页的“资料库”中有“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的表述,这里的“重量”是指重力,而本单元《运动和摩擦力》一课涉及“摩擦力的大小与重量的关系”的探究,这里的“重量”则是对应初中科学中的压力。“重量”一词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存在“质量”“重力”“压力”这三层概念,使学生误以为这四个词(概念)是互通的。初中科学对这四个概念进行了严格区分:压力是在研究压强时提出的,没有定义但暗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上的力;重量能表示物体受到的不同重力,但二者并不等同;质量表示物质的多少,常用单位是千克。学生在初中阶段遇到这几个概念就会产生疑惑:除了“重力”与小学科学表述一致外,为何其他三个概念的含义都不同?针对这些认知偏差,教师要在概念建构时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区别,理解各自的含义,在自我解疑中不断修正。虽然这一过程比教师单纯灌输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可以有效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应用,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在对比中融合,在融合中理解
小学科学用“音量”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用“音高”来表示声音的高低。而初中科学分别用“响度”和“音调”替代了“音量”和“音高”。针对中学科学教材用新的专有名词取代小学科学专有名词的情况,教师要在学生预习阶段,指导他们采用对比法发现“响度”“音调”等专有名词只是简单地去代替“音量”“音高”,概念的定义完全没有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把这些新的专有名词融入小学科学知识中,顺利地将可回忆的旧知识与新概念联系起来,理解和掌握新概念也就轻而易举了。
(三)在对比中扩充,在扩充中完善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土壤中有什么》一课提到了“细菌分解动物、植物残留体”,九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一章提到“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所以被称为分解者”。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自己元认知的局限,就此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链,明白了“分解的实质是将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过程”“细菌不是唯一的分解者”,而非小学阶段简单理解的腐烂。学生在对比中逐步扩充知识,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用聚焦法解决“难点知识缺乏铺垫”的问题
中学科学是小学科学的延伸,知识出现进阶,难度逐步提高,但也有部分初中科学知识并未在小学阶段出现(见表2),学生缺乏探究、体验的经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例如,小学科学教材从未涉及“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神经调节,学生无法通过简单的观察获取相应知识,也缺失相关的直接生活经验,对这一抽象知识难以理解,学习产生困难。因此,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提早观看相关视频或动画了解其工作原理,厘清学生的已知点、难点、疑点,教学中详略得当,直指难点和疑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此外,教师还要在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巩固,及时记录、整理、记忆难点知识,并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或调查医院中神经受损的不同病症,击破难点障碍,将碎片化知识系统化,将抽象化知识生活化。
三、用拓展法解决“内容重复而难度相当”的问题
尽管中小学科学教材在知识衔接上具有进阶性,但依然存在知识重叠、难度相当的现象(见表3)。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要用拓展法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用“温故知新”的方式帮助他们跳脱出浅表性知识的藩篱。
如“蜗牛的饲养和观察”在小学科学教材安排了两课,不仅介绍了蜗牛,还鼓励学生饲养蜗牛,并花费一周以上的时间来细致观察和研究蜗牛的形态、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比中学全面。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只要对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进食、触觉等内容简单回顾,把学习重点放在观察方法的迁移上,因为初中科学教材详细介绍了探究蜗牛是否存在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实验方法,希望学生将这些观察方法迁移和拓展到其他小动物身上,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用略学法解决“小学知识比初中知识更难”的问题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初中生则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和命题等抽象思维。所以,中小学科学教材整体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坡度,但也有一些小学内容比初中知识更深刻而广泛,成为大部分小学生的学习难点(见表4)。
对于这些比初中知识更难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可以略学,弱化知识点,强化探究过程,注重在概念建构过程积累探究的感受、方法。到了初中阶段,教师要弱化实验,通过唤醒学生在小学获得的经验,结合推理形成知识体系,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如“花的结构”,小学阶段要关注油菜花的解剖,通过油菜花和其他花的对比以及花朵授粉的实验,掌握解剖花的方法,并迁移到对其他花的解剖。到了初中阶段,教师无须再进行花的解剖实验,而是通过回忆小学阶段的解剖实验,掌握花的结构,建立花和果实的联系,形成有关花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小学科学学习中,教师要主动应对两个阶段的知识衔接和思维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无缝对接中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潘丽华,曹明富.中小学科学教材的衔接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
[4]白孝忠.小学自然课程与初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5]吕笃康,陈玉金.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学的有效衔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2).
[6]李艳玲.浅谈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7).
[7]刘海峰.从小学科学的生物教学看小学与初中课程的衔接[J].方法交流,2014(1).
[8]马仙鹤.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和对策[J].实验教学研究,2012(4).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小学 3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