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大支持系统,增强学习自律能力
2020-01-07李国亮
李国亮
【摘 要】依靠混合型学习、深度性流程、非正式环境、智能化反馈四大支持系统的综合发力,并通过引发主动参与、促进具身学习、增强自我调控、强化学习自治等路径,可以有效提升不同学生的学习自律能力,以破解学生学习自律能力不适应虚拟学习环境及“云课堂”教学模式而导致的学习质量下降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自律能力;混合型学习系统;深度性流程系统;非正式环境系统;智能化反馈系统
通过对四所城乡中小学353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疫情居家时期学生普遍出现因不适应虚拟学习环境及“云课堂”教学模式而导致学习自律能力整体偏低、学习质量整体下降的现象:68%的学生对虚拟学习环境(模式)的适应度低,41%的学生认为不能自主规划学习内容、时间,93%的学生只能以看、听、记等被动学习方式参与,在线学习能保持专注状态的时间均值仅4.3分钟,线上学习的整体获得感较低,学习效率不高。
学习自律能力,是指学生个体在独立的学习环境中,主动适应学习环境、自主规划学习进度、自觉调控学习状态等综合性学习自治能力。为破解学习自律能力整体偏低的难题,在复学复课后,杭州市滨江区在试点学校实施了混合型学习、深度性流程、非正式环境和智能化反馈这四大增强学生学习自律的支持系统,通过引发主动参与、促进具身学习、增强自我调控、强化学习自治等路径,综合提升不同学生的学习自律能力。
一、混合型学习系统:引发主动参与
学习项目(课目)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混合型学习系统,是指师生共同开发多领域、多主题、多形态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课目,借助学校课堂、社会公共资源及虚拟环境,推进数字化、场馆式及社会实践性学习,以多样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引发、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主要存在四点区别:线下教学交流更密切,组织关系更稳定,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主,采取纸笔阶段性评价;线上教学时空更灵活,教学主体更多元,数字化资源较为广泛,侧重嵌入式评价。基于数字资源、借助融通平台、立足数据驱动开发的混合型学习系统,旨在发挥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不同优势,将线上线下教学在时空与方式上进行全面融合与整合设计[1]。
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课目,内容局限在文化学科的教材上,形式单一又乏味,是造成学生居家学习自律能力减弱的因素之一。而目标引导、成就驱动是增强、发展学生学习自律的心理规律。因而,引导甚至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开发多样形态的居家学习项目,是集聚、增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自律能力的重要策略。
混合型学习系统主要分为三种形式:数字化学习、场馆式学习、实践性学习。
数字化学习,是指学校依托智慧教育技术优势,在线下课堂中深度融合翻转课堂、数字化课程和“无边界学习”等新样态的学习方式,通过创新教学范式,全力、全面提升后疫情时期教和学的质量。疫情居家时期的“云课堂”是一种应急之举,而复学复课后“云课堂+线下课堂”的混合型学习,渐成后疫情时期的课程学习新常态。数字化学习,旨在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电脑白板、App实验室、数字教室等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重构后疫情时期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实施流程。
场馆式学习,是学习者自发的一种非正式学习。学习者基于自身学习兴趣出发,以个体的认知发展、原有的知识建构以及参观动机为基础,去社会开放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名人故居、动物园等场所参观、访问或游览,通过与场馆里的展品和媒介进行互动,经历非正式学习的过程,建构个人化的知识经验,并支持他们自发学习。
实践性学习,强调在实际环境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扮演实际角色和融入事物关系中进行知识经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实践性学习更强调“做中学”,力图沟通教材系统与生活系统的联系,有效促进课堂知识的迁移、应用及创新。实践性学习需要设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主题,通过选择性组织、整体性联结、功能性转化等方式重构课程知识,实现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意义性连接和顺序性迁移。
混合型学习系统下的教学时空需打破固有的物理空间界线,着力打通“教室”(人工教学现场)—“户外”(社区、企业、大自然、商场等)—“云端”(网络空间)的三维空间(见图1),重建一个学习支持体系全覆盖的教学新场域,逐渐实现“无边界”学习新时空。建立校内、户外、互联网三位一体的三维学习空间,学习就能随时随地发生,从而成为未来学习空间的常态。混合型学习系统下的课程资源要走向全域资源式整合系统,如建构电子课本、云端学习资源包及大课程资源等资源系统,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架构丰富的信息源、素材库。
建构三维学习时空的立体式学习场景,旨在为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创建一个全方位的空间支持系统,这是高质量实施混合型学习的必要前提。三维学习时空的相互翻转,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同时借助交互式电子技术白板、App实验室、数字教室等平台提供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重构教学组织形式及实施流程,建构数字教学新形态,实现精准施教、即时反馈和资源共享。即教师通过数字课堂实时互动、随堂测试和实时统计,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在第一時间找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以实现精准反馈及高质量“教”和“学”。
二、深度性流程系统:促进具身学习
疫情居家时期,学生的在线学习方式以看、听视频为主,由于课程单一、交互性弱、界面干扰等因素,导致学生容易分心、走神甚至转移注意力等现象,浅表学习、虚假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
深度体验式学习视域下的在线教学应该是一个基于理解、批判、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提高线上学习质量,需要回归学习者本身,增强在线学习内容的适切性、加强在线学习的互动性[2]。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提出了DELC模型,即“深度学习路线”(Deeper Learning Cycle)(见图2),描绘了如何激发学习者一步步达到深度学习的过程。依据DELC模型,本研究通过分析学习共同体独有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多方参与等特点,以及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的知识性和社会性,构建了基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描绘个体参与学习共同体进行网上学习的过程。该模型主要包括深度学习准备、知识联结、知识的深度加工、评价四个阶段。
发展中小学生学习自律能力的核心是提升学习专注力,即通过自我学习状态的持续调节,学生能在较长时间内专心投入学习全程,体验独立学习的获得感。
信息是行为的直接引线。有理论研究表明,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人首先需要转变对信息的态度,从信息越多越好,转变为“Less is More”,即减少信息输入是最直截了当的自律方法。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信息管理是延长独立学习专注度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特别是在“云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训练学生学会过滤、筛选信息,减少信息干扰,提高接收、处理、应用学习信息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实施“一科多式”“一课分段”“双线混合”等多样化的学习形态,进一步刺激、延长不同学生的学习专注力,从而获得较理想的学习质量。
三、非正式环境系统:增强自我调控
正式学习,一般是指在学校的课程学习。非正式学习则被描述为学习者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为了理解或解决真实问题而自发进行的、基于经验的学习。人的成长与发展是终身性的过程,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3]非正式学习系统,是指学习者依托虚拟平台、社会场馆及生活资源等环境支持,自发性地开展在线学习、场馆学习及社会实践等非正式学习(见图3)。建构、优化非正式学习系统不仅能填补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断层,使学生认识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联系,实现与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对学习环境的调控力和适应度。
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将有更大的自主权来决定和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这种自发的、随时发生的学习是为了理解或解决真实问题。调控、优化非正式学习环境,是增强学生适应自律学习必要的支持系统,更是提升非正式学习质量的主要保障。
“时间”和“空间”是构成非正式学习环境的两大要素,因而可以从“设计个体学习课表”和“创建个性学习空间”两大路径实施调控及优化策略,建构非正式学习系统。
培养规划时间与管理时间的技巧是加强自律学习的重要学习技巧。个体学习课表,是指学习者依据自身居家学习的实际条件,自行研制的每日、每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进度管理及规划。个体学习课表因人而异、因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要基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及学习需求,结合“云课堂”日课表,指导学生合理设计学习进度,科学管理学习时间,提高不同学生对独自学习时间的自律能力。
个性学习空间,是指学习者基于学习需要或學习任务,依托自身拥有的资源条件,为自己量身定制最佳学习环境,其创建思路是:创建数字学习空间、家庭私人学习空间、社会场馆学习空间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目标是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家庭居住环境、智能虚拟环境、社区企业环境、社会开放场馆及日常生活学习环境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独立学习的质量,是直接考验学生学习自律能力的关键性因素。
四、智能化反馈系统:强化学习自治
学习自治能力,是指学生在无监督状态下的学习自觉性和个人对学习进度的调控能力。实践证明,有监督的学习行为往往更高效。不能对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监管既是网络直播教学的短板,也是借助数字资源优势探索、构建教学过程管理新模式的契机。
智能化反馈系统,是指借助数字资源,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实施个性化监控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学习评价系统,能智能监控和精准反馈每个学习者的学习,发展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使学习者在评价中不断提升学习自治能力,提高在线学习的质量。
促进学习者学习自治的智能化反馈系统(见图4),主要监控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及学习成果四个主要环节,借助视频互视、数据分析、智能反馈和云端发布等数字化方式,实现对每个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全员、全程、全时空的监管和反馈。
综上所述,借助项目支持、流程再造、环境创建、智能反馈四大支持系统,激活学生的学习参与动机,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持续具身学习的状态,从而不同程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自律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哲.在线教育:从权宜之计到融合式教学[J].教育科学,2020(3):17-18.
[2]李洪修,丁玉萍.深度学习视域下在线教学的审视与思考[J].课程·教材 ·教法,2020(5):64-69.
[3]徐斌艳,如何让非正式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发展[J].教育科学,2020(3):9-1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3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