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英译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2019-12-26王燕
王 燕
受到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我国古代经济社会以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尊崇儒家文化,信仰仁义礼信,宗法、阶级、家庭的观念也十分严重,这种伦理道德标准下的社会文化和其他国家的社会文化有着最本质的差别。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之一的英国,其发展主要依靠海上贸易,这一贸易方式和我国的小农经济完全不同。且以基督教相关的伦理道德标准是英国社会文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会产生大量不同的文化负载词汇。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普通的翻译不一样,不能笼统简单地将语句的表面意思直接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而是要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原文本应表达的各种意义。受到文化差异、方言差异的影响,文学作品的翻译十分困难。如何将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充分保留并让对方合情合理愿意接受是翻译的重点问题,“文化负载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沟通作用,其含有特定的文信息,和源语文化密切相关[1]。
《儒林外史》是一部写世间真事的古代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大名著之一,针砭时弊,以各种各样的人物故事展现世间百态和文人情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讽刺性。同时,为后代参阅的读者展现了一幅颇具深意的中国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2]。可以说,《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历史上第一部全面反映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范进中举、两根灯草、少年王冕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此外,《儒林外史》中有大量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孝道、祭祀礼仪、婚丧习俗的内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该文学作品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是一种以读者作为中心的翻译方式,语言的内涵表达以读者能够接受和理解作为标准。换一种方式来说,交际翻译直接关系到作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为了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明白《儒林外史》中某些隐晦含义词语的真实意思,译文需要将隐晦含义的词语翻译成为非隐晦含义词汇,这一定程度上依靠文化预设。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和源语文学作品的作者拥有相同的文化预设,所以能够充分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际内涵。翻译者自身的理解对翻译的影响很大,如果翻译者对源语文化不熟悉,容易根据自己狭隘的自我理解进行翻译,这可能和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内容产生一定分歧,甚至会误解原文意义,给读者带来困扰。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这种类型词语时尽量直截了当表达出其在文章中的真实意思,并加以补充和完善。例如:《儒林外史》杜少卿托病辞知县中杜慎卿说过的一句:“苇兄,小弟最讨厌的人,开口就是纱帽。”这里的纱帽显然不是纱帽这个物品,纱帽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地位。翻译者将纱帽翻译成了“become a licentiate”,这种翻译方式就是交际翻译,能够在表达源语词汇在具体的文章内容中的不同实际意思基础上,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3]。
二、结合脚注
交际翻译偶尔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一定局限性。某些文学作品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形象,直截了当表达出其在文章中的真实意思比较困难,这时候就需要翻译者尽量利用英文中含义比较浅显易懂的语句解释汉语源语词汇的真实意思,同时结合脚注进行翻译,《儒林外史》中“丁忧”一词就翻译成为了“in mourning”。“mourning”在英文中是指服丧、黑色丧服,但是直接通过这个词语很难具体阐释清楚,外国读者会觉得文章晦涩难懂,所以这个时候添加脚注,充分解释中国古代这一习俗。注明“在中国的旧时社会,遭遇父母双亲去世称为‘丁忧’,‘丁忧’也在传统文化中被叫做‘丁艰’:父亲去世称为‘丁外艰’,母亲去世称为‘丁内艰’。古代重视孝道,通常认为父母双亲去世之后,子女应当为了尽孝道而守孝三年,不做官、远游、婚娶、赴宴等”。通过这样的注释,异域文化中的读者就能够清楚了解小说中人物不去参加会试和母亲去世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由此可见,结合脚注的方式能够增加文章的内涵,增加其通俗易懂性,读者也能够清楚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4]。
三、语义解释
《儒林外史》中的语义翻译和相关解释,尽可能将翻译的重点放在文章中存在的细小、细微的不同和差距上。当然,这种语义解释的方法的主要目的和其他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根本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让翻译后文章的内涵尽可能贴近源语文章的内涵。《儒林外史》中某些带有鲜明文化特色和民族特点的词语往往在上下文的内容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受到英语翻译的局限,往往会由于用词相对不同而缺少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这使得小说的非源语读者在理解上出现障碍,容易出现文化冲突。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可以在翻译的时候先使用语义翻译的手法,再增加一定解释。《儒林外史》中有一句“光阴指弹、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这句话的英文翻译是:“After that the forty-nine days of mourning passed very quickly, and Fan Chin came out to thank those who had taken part”。“七七”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出的一种民间丧葬习俗,即人死后要每隔七天修法事作为追孝。七七依次为头七、二七、三七到七七,共四十九天,这就是“七七”,这一说法普遍来自于佛教中因果轮回相关理念。七七四十九日必得转生,这一丧葬习俗就是为了去世之人能够转生胜处。文中的“七七”翻译成为forty-nine days的同时增加了一句of mourning,读者就不会对forty-nine days的含义表示疑惑,而能够清楚从of mourning一词和相应的解释中全面了解我国古代的人文风貌和相关习俗[5]。
四、意象转化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差距还体现在,汉语中的一些意象、词汇等内容在英语的翻译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具体意象,如果只是单纯将文章中的主要信息或者不完全信息进行翻译,很容易造成含义的范围太过于广泛,导致翻译者为了将意思表达清楚而不断扩展翻译内容,这样的解释使得译文复杂、冗长,所以,一般需要翻译者结合意象转化的方式将没有对应词汇的源语进行转化,即将意象转化成为意义。《儒林外史》中有一句“子建之才,潘安之貌”,这里的翻译就直接将其翻译成为“both talented and handsome”,将其翻译回中文就是“出生就很杰出且容貌姣好的人”。这里将原文中既有曹操之子、七步成诗的子建的才华,又有人称“美男子”潘安的美貌这一意象进行转化,表达了才貌出众的含义,翻译者巧妙舍弃了子建和潘安的意象,也充分表达了文章的内涵[6]。
五、义素拆分
著名学者纽马克认为,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直接翻译词汇、句子,还包括词汇义素的拆分、转移、合成三个过程的内容。拆分义素的重点在于将语句分为不同的若干份,然后将不同的成分进行对比和选择,比较后找出不同词汇在意义上的区别,从而选择最适合情景的含义进行表达,这种义素拆分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主要是选取最优的表达方式。《儒林外史》中有一句“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这段被翻译成为“Yen Ta-yu had bought himself the rank of a scholar of the Imperial College and had more than one hundred thousand tacls of silver”。监生拥有学生和国子监两层含义,这里的监生选择了国子监这层含义,国子监又可以划分成为国家最高级别和学府、学校两个义素,翻译的时候就可以翻译成为“a scholar of the Imperial College”。这种表达将词义选择得比较精确,相对比较恰当,也使翻译更加通俗易懂。
六、结语
《儒林外史》英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仅包括交际翻译、结合脚注、语义解释、义素拆分、意象转化的方法,还包括意象转化、归化等翻译方法,在翻译中达到既完整传达源语本身的含义,又使得英译内容通俗易懂绝非易事,这也对翻译者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翻译者还要对源语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翻译者作为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担任着重大的文化输出的历史重任,一定要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翻译技巧,准确表达出源语的交际内涵,如此才能够实现文化交流的目标,体现文学作品的国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