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

2019-12-18

赢未来 2019年32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学困生理论

西藏自治区雄县格达乡中心小学,西藏拉萨 851512

1 简析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建构主义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理论支撑,其有助于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需求。要知道,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学生个体在探索、分析、实践等过程中建构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教师要允许学生争论、协商,主动理解和建构知识。

1.2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归属与爱的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一种集体荣誉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需要。

1.3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学生就同一文本、事物的不同理解,结合自身的发展水平、生活经历等差异性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小学阶段的合作学习是学生心理沟通、情感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在小学阶段,学生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1.4 群体动力理论

20世纪初,群体动力理论出现。卡夫卡认为群体是一个动力的整体,是由成员间的相互依赖而来。群体动机理论认为,在合作性的群体中人们之间是相互鼓励的,更有助于个体的发展,个体在合作性的群体中效率会更高。

2 浅议小学语文中促进合作学习意义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为学生构建生动而丰富的多彩课堂[1]”。尤其是随着新课改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工作开展水平日渐提高,新型教育理念、授课模式的涌现,使教师更关注创新教学问题,以期提升语文施教效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既较为普遍,也对学生合作意识、学习能力、同伴默契度等有着较高要求。为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设计,科学的设计教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具有听说读写能力,懂得尊重小组同伴意见,并主动、积极地表述自我看法,提出不同见解,使学生在有效沟通、多边互动中超越自我,让他们具有学习成就感、知识获得感。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发挥合作学习的独特育人价值,使学生喜欢语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具有语言的运用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审美鉴赏力、学习能力与文化理解意识。

3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

3.1 需要确保科学地去分组

新课标指出“学生才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小组内要既有优等生,也有落后生,在小组内要做到分工细化、责任明确,使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组织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活动,使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为本小组争得荣誉。例如:在《将相和》教学中,教师应秉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结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每组确保有1-2名学优生,2名语文素养尚可的学生,1-2名学困生。并且,应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讨,得到均等的表达自我见解的机会,使他们阅读历史故事,感受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展开学习思考。

3.2 需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出现了重难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从同学处得到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当合作的任务较为复杂时,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例如:不可将合作学习作为每堂课的固定项目,需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中,可从题目解析着眼,使学生找到学习方向,合作绘制思维导图,进而使他们具有独立学习、合作探讨、深入思考意识。

3.3 提高学生对合作的认识

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前,平铺直述的为学生讲述合作学习的意义,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仍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空间,让他们从过去被动地听讲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接受合作学习、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魅力,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例如:在《少年闰土》教学中,可结合友情话题,使学生说说自己好友的特点,他/她哪里最吸引“我”,畅想多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继而是大家结合对《故乡》的阅读,分析为何“我”与闰土会变得陌生。

另外,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再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4 至6 人为一组,在小组中,小组成员要分配角色,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促进小组合作顺利进行。

3.4 教师要多去关心学困生

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教师要关注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困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在小组讨论中不敢发言。教师要鼓励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引导小组长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学困生,使他们感受到小组合作的乐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小组中担当一定的角色,有助于学困生积极融入团队,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5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施教效率,并抓住时机使学生展开深入探索,使每个学生在合作教学中都能得到自我提高与发展。毕竟,合作学习使小学生能够优势互补,互相探讨语文知识,遇到不会的知识能够互相请教,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同时,教师也要努力钻研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寻找教材中的适合小组讨论的话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学困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