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2-11封秋子武同雁

河北科技图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绵阳市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

封秋子 武同雁

摘要: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服务是满足社会公众文化需求与实现自身社会责任的需要。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分析以及绵阳市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实际情况的调查,指出当前绵阳市以及国内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依托互联网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推广,明确服务定位并参与区域协作以及积极创新社会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等策略。

关键词:绵阳市;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9.0098

随着社会公众阅读需求的日益增长,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很难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2015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提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应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1]。因此,高校图书馆通过开放服务担当起社会职责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1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及意义

1.1国外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较早地实现了对外开放, 拥有较完善的开放制度,有效建立起校园和社区间的联系,在公众教育、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美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制度相对成熟和完善,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2005年4月起草的一份关于大学图书馆服务的指导文件中提到:对于其他用户(除大学师生外的市民或者社会团体),图书馆应该像对待本校师生一样,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2]。翟小乐[3]通过对美国U.S.News2011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和专业性大学排名前10的30所大学的调查发现,美国高校不仅细分了社会服务对象,也细化了社会服务的内容,结合不同类型的读者开展不同的服务,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美国大多数图书馆除了开展传统的图书借阅、打印复印、图书检索等服务,更多的是开放了本馆收藏的电子资源和数据库,很多图书馆允许到馆的读者免费利用馆内计算机查询信息。美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服务时基本不收费,但以常春藤联盟大学为首的私立大学则要收取每年75-750美元不等的费用[4]。

英国高校图书馆有悠久的向社会开放历史。英国大学图书馆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校外讀者工作,足见他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英国的校外读者无需提供任何证件就可享受除外借图书以外的全部服务项目, 如免费上网等。

日本拥有701所高校,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率高达97.7%。日本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资料中主要以纸质资源为主, 而涉及版权问题的数字资源一般不向社会开放。部分高校图书馆还根据自身馆藏优势提供特色服务, 如山梨大学图书馆利用丰富的儿童图书资源开设“儿童图书室”,向社会提供儿童相关服务知识[5]。

1.2国内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

自1996年12月深圳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迈出了向社会开放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在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加快了向社会开放的进程,特别是一些资源丰富条件较好的学校开放比例较高,2013年祖力纳[2]对108所211高校向社会开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5.9%的高校图书馆对校外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说明向社会开放已得到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普遍认同,也是所有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起步较晚,前期进展也较为缓慢,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不仅开放程度较低,服务方式和内容也比较单一。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与创新的服务模式可供借鉴,如广州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全面的广州新闻媒体全文数据库,为地方政府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服务;厦门大学图书馆于2007 年建立“屈原乡村图书馆”,每年积极参与“乡村图书馆”建设[6]。

1.3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意义

(1) 社会教育职能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责任。随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脚步加快,尤其是在当前“全民阅读”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及资源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文化需求,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迫在眉睫。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体现,应积极承担责任,努力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 提高社会地位,促进自身的发展 。通过社会化服务,可增强高校图书馆与当地社会的联系,为社会进步贡献一份力量,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有机整体中,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注入生机与活力,开拓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视野,不断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与内容。

(3)有效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相比其他类型图书馆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据有关统计,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于40%,有的还不足20%[7],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高校图书馆通过向社会开放,可有效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弥补公共图书馆资源的不足。

2绵阳市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情况的调查分析

绵阳市共有2个行政区,5个开发区,却只有3个公共图书馆:绵阳市图书馆、涪城区图书馆和游仙区图书馆。前两个图书馆均位于涪城区,从地理位置来看,涪城区是最具有信息服务优势的地方,是全市的文献资源中心,但是其他几个区却没有公共图书馆。绵阳市公共图书馆数量偏少、分布不合理且馆藏资源不足。公共图书馆虽然面向广大市民开放,但其文献的总量却远远低于高校图书馆,如,涪城区图书馆藏书量只有166 807册。而且公共图书馆开放时间较短,如,游仙区图书馆开放时间为每天的9:00-17:00,不便于同时段上班的读者借阅。

绵阳市共有本科和大专院校10所,目前有4所高校图书馆从2013年到2016年陆续向社会开放,开放比例为40%。这4所高校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及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前3所为本科院校,后1所为大专院校。

绵阳高校图书馆无论在馆藏资源数量还是开放时间上都有很大優势,并且能弥补公共图书馆地理位置分布不合理的缺点。根据绵阳市图书情报学会的统计,绵阳几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西南科技大学地处绵阳市城北郊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约248.69万册,2016年4月向社会公众开放。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25万册,电子图书118万册,期刊1 000余种,可充分满足高新区和科创园区市民就近阅读的需求,2013年9月率先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省内首家免费对外开放的高校图书馆。

2.1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绵阳4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内容及方式大致相同,但在部分地方有所差异(见表1)。

(1)开放对象及时间。目前4所高校图书馆均对所有校外人员开放。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图书馆入馆无需证件,其他3所高校图书馆需持读者证入馆。表1所示的前3所大学为本科院校,图书馆开放时间较长,一天中最长开放时间为14.5小时;表1中的第4所为大专院校,开放时间略短,但无明显差距。4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比较,开放时间均长出不少。

(2)读者借阅权限。4所高校图书馆均对社会读者借阅权限做了相应规定,主要体现在借阅图书(期刊报纸不可外借)的数量上,可借阅册数在2-3册。借阅期限方面,西南科技大学最长,为90日。校外读者的借阅期限和本校学生没有差别,但与绵阳市图书馆的15天期限相比,都长出不少。西南科技大学还提供借阅预约服务,最多预约5本,保留5天。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规定校外读者只能在馆内阅读,无外借权限。在借书押金方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和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收取100元押金,绵阳师范学院和西南科技大学收取200元的押金。

2.2服务内容

(1)阅览服务。4所高校图书馆均依据自身情况,提供资源查询及图书、报刊与各类数字资源的阅览服务,阅览环境舒适,社会读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来馆阅读。除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需交纳30元年费以外,其余3所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均可免费到馆阅览。对于社会读者使用数字资源,4所高校图书馆都限制得较为严格,只允许在校内有效IP范围内免费使用,不可远程访问,以免侵犯数据商的知识产权。绵阳师范学院规定校外读者在电子阅览室使用各项数字资源,以1元/小时计费,其他3所高校图书馆均可免费使用。(2)咨询服务。4所高校图书馆均根据馆藏情况,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提供临时性专题或定题信息咨询服务。(3)其他服务。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对校外读者提供文献复制、上机、数据复制等服务,按本馆校内读者办法办理;资料复印、翻拍、扫描服务按本馆校内读者标准收费。此外还提供专业培训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如文献整序、书目数据库录入和网络设计等。西南科技大学提供科技查新服务,是绵阳市唯一拥有查新资质的高校图书馆。

2.3服务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3.1服务效果

自对社会开放以来,绵阳高校图书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图书馆为例,截至2019年8月,办理借阅证的社会读者已达到338人, 每年到馆的社会读者约2  000人次,为周围社区和单位的社会读者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丰富了周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3.2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不重视对外宣传。绵阳市已经开放的4所高校图书馆均未在图书馆网站主页显著位置宣传对外开放的相关情况,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上没有校外读者管理制度介绍,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情况不了解,容易对高校图书馆产生不必要的误解。这些也反映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大众意识不强。

(2)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低。调研发现,4所高校图书馆平均每年办证人数大约在30个左右,面向社会开放的程度还较低。除与部分高校地理位置较偏,市民前往不方便外,也与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不够了解,当有文献资源方面的需求时,首先选择公共图书馆。

(3)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绵阳高校图书馆缺少与社会读者的积极互动与深入了解,在服务方式和内容上比较单一,大多停留在图书借阅、数字资源阅读等传统服务项目上,缺少有创新、有深度的服务项目,也缺少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未能起到明显的社会效果。

总之,对外开放的盲目性、宣传不足、缺乏公众服务意识、缺少与读者的交流互动以及条件所限导致服务内容与手段落后等[89]绵阳市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也反映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为更多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服务提供借鉴。

3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对策

3.1依托互联网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推广

利用互联网建立有效的宣传渠道,才能实现与读者的多维沟通。针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知晓度不高,图书馆应加大宣传力度。如,高校图书馆可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在其官网上开辟专栏,介绍各个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相关情况,如开放时间、资源特色、读者制度、服务内容与方式等;另外,各高校图书馆应广泛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尤其是受众较多的微信、微博等平台向社会读者推送图书馆的相关信息,以期扩大宣传效果。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图书馆已在逐步实践中,该馆已经推出手机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平台发布服务内容、活动推广、通知公告和图书信息等。2018年度共计发布微信图文消息 120 篇,送达509 612人次, 13 765人次阅读,初见成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图书馆的尝试为其他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借鉴,高校图书馆只有变被动为主动,将馆藏资源推广至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中去,才能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

猜你喜欢

绵阳市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
别有“洞”天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