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中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创新研究

2019-12-11龙柳亭

河北科技图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公共图书馆

摘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文化治理是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应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文化治理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增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能力。在简要分析公共图书馆实施数字文化治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三大现实困境并提出机制创新路径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社会参与

中图分类号:G250.1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9.0095

数字文化是指传递数字化资源过程中创造精神财富的文化总和,具有数字技术性、趋同性、互动与开放性、共享性以及非理性等特征[1],是以网络化、数字化、泛在化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文化范式。数字文化治理实质上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强调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以实现数字文化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公众数字文化需求为基本目的的创新型数字文化服务形式。“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信息聚合等技术的普遍应用,让数字资源成为社会公众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为数字文化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主要构成机构之一,也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众文化权益开展的主要公共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应紧跟时代潮流,采取数字文化治理这一手段保障数字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化发展的目标[2]。因此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文化治理,是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公共图书馆稳步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笔者对公共图书馆实施数字文化治理的意义进行了认真分析,进而探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现实困境,对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中社会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和保障措施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1公共图书馆实施数字文化治理的重要意义

公共图书馆实施数字文化治理,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1.1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权益

当前从均等化角度来看,在不同城乡、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所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遵循“重心下放、资源下沉、服务下移”原则,利用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优化整合公共文化服务流程,构建科学合理、公开平等的服务框架,进一步充实完善服务内容,尽量公平、公正地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科的用户群体的一般性文化需求,消除不同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差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平、公正的文化服务,使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权益,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1.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虽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服务体系不健全、结构失衡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重视公共文化配套设施与相关制度的建设,凭借资源优势引入多元化治理主体,改变政府单一管理的数字文化形态,实现“单一主体管理”向“多元化服务主体协作治理”的完美转换,由“单一力量”拓展到“多元力量”,有效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文化治理,解决数字文化治理碎片化问题。同时公共图书馆重视与政府、社会力量之间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发挥基层地区数字文化服务主体的主动性与参与度,建设多元化服务主体的数字文化治理网络,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能够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实现不同区域数字文化的协同发展[3]。

2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现实困境

从目前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现状来看,部分公共图书馆已大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文化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面推动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社会参与提供了实践经验,但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水平仍然不高,远远滞后于公共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社会参与意识薄弱

在传统社会治理结构下,公共图书馆依然存在“馆内事务自己管理”的传统思想,认为数字文化治理工作完全属于本馆份内之事,应该由本馆全权负责,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相关工作,与其他社会主体无关,并未意识到社会力量参与的重要性,更谈不上积极与其协同合作。另外,社会主体的责权意识不强,社会力量对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认知大多只是从自身既得利益出发,并未意识到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重要意义。换句话说,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除非有足够的动机驱使,否则社会力量大多不会主动参与到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工作中。而且,在社会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方面并未制定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这就进一步消弱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社会参与制度缺失

目前,社会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在国内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外成熟的公共图书馆治理体系相比较,国内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与支持,如社会参与渠道、社会参与方式缺乏科学合理的法律规范与制度引导,各种社会参与主体的职责与权利也未通过制度设计规范得到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并且也影响了社会参与效果的提升[4]。社会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必须以健全制度作为基础,否则社会参与效果将会有所降低。目前在社会参与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在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

2.3监督评价体系缺位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总分馆”管理模式已不能与时代发展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效果。社会参与数字文化治理,打破以往政府独立监管局面,保障了公共图书馆的健康稳步发展。但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在监督评价体系方面存在不足,如数字文化治理职能定位不明确,不同机构、系统之间关联性不强,无法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责,并且在监督评价體系方面依然是采取“政府主导”模式,采用国家制定的图书馆绩效评估考核指标,缺少社会评价和社会干预,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完全认同与接纳。

3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机制创新

依据上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现实困境分析,笔者结合当前国内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从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参与制度以及社会监督评价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以实现机制创新(详见图1)。

3.1转变理念,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公共图书馆要主动转变滞后的数字文化治理理念,摒弃“馆内事务自己管理”的传统思想,正确理解社会参与对推动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重视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公共图书馆还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宣传数字文化治理相关知识,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地了解社会参与数字文化治理的重要意义、参与渠道、最新动态等,并主动学习与掌握有关数字文化治理的知识技能,在提升公共图书馆知名度的同时吸引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其中。当然,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主动邀请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文化治理工作,真正做到全方位、立体化构建数字文化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从而推动社会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健康、稳步、良性发展。

3.2制度约束,优化社会参与环境

公共图书馆应在制度设计方面,依据数字文化建设内涵,结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特征,规范梳理社会力量在数字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与作用,明确社会参与主体的地位,并确定其在数字文化服务中的行为边界,规范数字文化准入标准,规范合同管理,制定相关激励措施,进一步优化社会参与环境[5]。政府要学会“放权”,重点做好宏观把控工作,有效协调公共图书馆与社会组织的治理关系,利用政策、财政等手段,大力扶持参与数字文化治理的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要主动“参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数字文化治理;公共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外图书馆成功经验,成立图书馆理事会或董事会,为社会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如邀请社会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或管理委员会成员,充分发挥社会人才力量,进一步增强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

3.3治理监督,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在治理监督方面,政府监管是主体,在宏观层面上主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公平、有序的治理环境对数字文化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在微观层面主要采取工作检查指导、部门走访考察、业务汇报、不定期抽查以及年检等方式进行监管,正确引导数字文化产品以及服务的价值趋向。社会监督是补充,社会公众作为数字文化治理活动的直接受益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数字文化治理工作实施监督,因此政府部门要尽量为社会公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通过网络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监督机会。在数字文化治理评价体系建设中,要构建“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多层次的科学评价体系(其中社会公众是主要的评价主体),所设置的评价指标不仅要包含资源建设量、项目申报等物质层面,而且要包含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精神层面,要遵循“定量+定性”的评价原则,采取“定期评价+不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专业角度予以科学评价。

4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保障措施

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并非阶段性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系统工程,会依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出现改变。公共图书馆要在与社会力量保持紧密交流和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从经费、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做好保障措施,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的数字文化需求。

4.1经费保障

数字文化治理过程中数字资源、基础设施、技术更新、人才队伍建设等均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财政拨款专项扶持数字文化治理工作,为数字文化治理工作争取财政专项经费,确保财政足额拨款并做到专款专用,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公共图书馆还要重视社会投入渠道,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与激励制度,引导企业、公司等社会组织为数字文化治理工作投入资金或提供设备、技术支持,做到合理使用,构建“政府+社会”相结合的经费保障制度(详见图2)。

4.2技术保障

数字文化的发展与数字技术有着紧密关联,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让更多数字文化创新服务内容成为可能。目前,无论是公共图书馆、社会组织的信息,还是社会公众使用、评价的信息,均能够利用数字设备进行有效存储,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因此,公共图书馆作为数字文化治理的主体,必须遵循“用户中心”和“与时俱进”原则,在不断创新数字文化服务形态、改革数字文化服务方式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学习掌握更为先进的数字技术,才能够真正有效履行其数字文化治理职能,在数字文化治理工作中保持其先进和主体地位[6]。

4.3人才保障

为了更好地履行数字文化治理职能,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除了继续保持以往的学历提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专业进修以及项目研究等培训渠道外,还要通过采取开放式的培训资源库轮训、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培训以及组织职业技能竞赛等特定的培训形式,让馆员更为有效地投入到数字化服务培训中,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优化馆员队伍结构,如采取特聘专家学者、招募志愿者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数字文化治理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更为优质的数字文化服务环境。

5结语

目前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文化治理,是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公共图书馆稳步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社会参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工作还存在着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社会参与制度缺失、监督评价机制缺位三大现实困境,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并且从經费、技术和人才方面予以保障,但只有尽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文化治理工作,才能全方位、立体化增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能力。

參考文献

[1]郑建明,王锰.数字文化治理的内涵、特征与功能[J].图书馆论坛, 2015(10):15-19.

[2]金玉.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3):27-30.

[3]李东,王旭,张梅,等.京津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10):5-6.

[4]谷爱国.社会参与高校图书馆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 2015(10):80-83.

[5]王锰,郑建明.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数字文化治理体系[J].图书馆论坛, 2015(10):20-24.

[6]高玉洁,许静,王艳.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20):170-171.

作者简介:龙柳亭(1987-),女,硕士,广州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

(收稿日期:2019-02-28责任编辑:张静茹)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in Public Libraries

Long Liu-ting

Abstract:Initiating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of public libraries.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further attract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and enhance the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ability of public libraries in an all-round and three-dimensional way. Based on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in public libra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hree practical dilemmas of social forces participating in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in public libraries and puts forward mechanism innovation path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Keywords:Public Library;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Social Participation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公共图书馆
引导社会参与丰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英国的高校自治与政府调控及启示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普利兹克奖2016新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