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2016-11-15姚音
姚音
摘 要 论文通过对近两届图书奖的评选机制,以及获奖图书类型和特点的分析,针对公共图书馆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未来图书采访工作基于图书奖评选的改革与创新,认为采访工作应结合图书奖评选数据筛选优质出版社和作者,充分参考读者意见,结合获奖书目合理规划馆藏,建设地方馆藏,并建立图书奖评选与采访工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图书奖 公共图书馆 图书采访
分类号 G253.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9.008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acquisition based on the selection of book award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ork of public library acquistion, by analyzing the last two book awardssel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inning book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acquistion should select qualified publishers and authors by combining the data of book awards, and refer to the readersopinions. Also, it is necessary to plan the collection rationally and construct local collections by taking reference of the winning books, and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ook award selec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work.
Keywords Book award. Public library. Book acquisition.
图书奖的评选工作是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和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近两届的“南京图书馆陶风图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以及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州市教育局联合评选的“书香羊城”十本好书的分析,探究其评选机制以及获奖书目对于公共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指导意义,及采访工作未来的改革与创新方向。
1 图书奖获奖书目分析
1.1 评选背景与评奖机制
“南京图书馆陶风图书奖”(以下简称陶风奖)于2011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陶风奖的评奖范围为江苏省内由政府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包括限国内发行)的中文版图书,以及全国范围内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包括限国内发行)的中文版国学图书。陶风奖的评选工作由南京图书馆采编部在收到由出版社推选的参评图书后,补充推荐部分优秀图书,并组织读者进行投票,之后由以书评领域、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图书馆界的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参评图书进行初选与终审,最终选出陶风图书奖优秀图书10种(可空缺),陶风图书奖优秀国学图书10种(可空缺)。陶风奖旨在关注江苏地区的出版单位和出版物,积极吸引读者参与,坚持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并致力于国学图书的推广[1]。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以下简称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是由国家图书馆发起、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评奖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每次评出获奖图书10种(可空缺),评奖对象为前一年度公开出版、发行的中文版图书,侧重大众读物和普及类读物,至今已举办十一届。评审工作由国家图书馆为主组成的组委会策划组织,由读者投票产生50种图书,再聘请馆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评选出10种获奖图书。此项活动是国家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的重要举措。国家图书馆在活动前期准备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所有参评图书数字化上网,建立专门网站,提供参评图书阅读、投票、书评和图书推荐等功能,希望以此为基础,逐步建成一个汇集、发布图书资源的平台,成为国家图书馆为公众服务的又一窗口[2]。
十本好书评选活动是广州每年“书香羊城”活动的重头戏,自2011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整个评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综合各大书评榜单,并挑选知名专家、作者的推荐书目,形成50本初选图书;第二阶段邀请专家评审,从50本书籍当中遴选30本复选图书向社会公布,进行网络票选;第三阶段组织第二轮专家评审会,结合网络票选结果,评选出书香羊城10本好书[3]。
上述各地图书奖中,国家图书馆的文津图书奖和广州的十本好书评选放眼于全国,而南京的陶风奖评选范围为江苏本地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旨在筛选和推荐本地区的优秀出版单位,体现了对地方出版单位和地方文献的关注。另外,图书奖在评选的不同阶段中都采取网络投票的形式,充分参考了读者的意见。在大数据时代,图书奖的评选不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而更贴近读者,更贴近生活[4]。读者意见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获奖图书既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又能起到引领阅读、推广阅读的作用,让读者的阅读更具有针对性。
1.2 获奖图书类型分析
阅读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具有共性和倾向性,图书奖的获奖书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种倾向性[3]。近两届的陶风奖(不包括陶风奖优秀国学图书)、文津图书奖以及十本好书评选活动共评选出获奖图书58种(其中《时间移民》和《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获奖两次)。
在三大图书奖评选中,历史类和文学类图书由于受众广泛,一直是获奖的热门类型。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类获奖图书中不乏反法西斯题材的作品,如《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选录》《重读抗战家书》,反应了出版界和民众对于战争的关注和反思。
其他社科类获奖图书共有24种,包括名人传记、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国学、地方文献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如《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老子绎读》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些经典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黯然失色,而是愈发熠熠生辉。陶风奖的评选范围是江苏本地的图书,因此获奖作品中包含了《苏州人》《金陵物语》等反映地方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极具地方特色和保存价值的地方文献[5]73, 给了读者接触和阅读地方文献的机会,对于地方文献的宣传和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比于社会科学类图书,自然科学类图书占获奖图书的比重较低,其内容以较为通俗易懂的科普为主,并紧跟时代潮流,如《“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就是关于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与她发现的青蒿素。另外,部分作品内容与社会科学有交叉,如《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早安!我的植物邻居》,体现了学科的融合,同时也使得科普类书籍更具有阅读趣味,更符合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
少儿图书的获奖作品则偏重知识普及,5种获奖作品中,有两种是少儿科普,另外还有两种是社会科学普及类的丛书,仅有一种《小水的除夕》是小说,属于文学类。
综上所述,各图书奖的获奖作品百花齐放,涵盖了社会生活与方方面面,从多个维度反映了当下的阅读热点和研究动态,以通俗易读的大众读物和普及类读物为主。获奖作品在人文与科学并重的基础上,偏重社会科学类,这也与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吻合。
1.3 获奖图书特点概述
1.3.1 出版社分布
陶风奖的评奖范围是江苏省内的出版机构。目前,江苏省内共有18家出版社,其中9家隶属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陶风奖”的参选图书主要由这些出版社负责推选。以第四届“陶风奖”为例,江苏省内全部18家出版社都参与了书目征集活动,共推荐图书158种。文津图书奖和广州的十本好书评选的获奖图书则来源于全国各地的不同出版社,其中北京的出版社获奖图书最多,上海、浙江以及江苏的出版社也多次上榜,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省份的出版社获奖图书较少。这种出版社地区分布的不均衡与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均衡有关。
1.3.2 作者分布
在58种获奖图书中,有15种为外国作者所著,占总数的26%,分布在各个大类,其中科普类(包括少儿科普)有5种,所占比重较高。2015年上半年,国内引进版图书占整体图书市场的17.4%[6]。获奖图书中引进图书的占比明显高于整体占比,说明引进图书的质量深受广大读者的肯定。其中,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美国作家作品上榜最多,共有6种,英国和加拿大分别有2种图书获奖。得益于其作为全球通用语种的优势,英文版引进图书占到了获奖引进图书的三分之二。
本土作者中,文学类获奖图书的作者既有迟子建、叶兆言、贾平凹等名家,也有刘慈欣、温方伊等新晋作家,历史类和其他社科类作家则以名家学者为主。自然科学类获奖图书则涌现出许多新人新作,如颜展敏、李淼等。
2 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采访工作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包括对图书和文献信息的搜集,对读者需求的深入调查,以及根据搜集和调查的结果选择和订购文献的过程。采访工作的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地获取优质图书,丰富和完善馆藏,满足公众需求。目前,公共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 文献出版单位资质参差不齐,文献质量无法保证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文化出版事业兴兴向荣,蓬勃发展,采访渠道和采访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文献的出版单位资质参差不齐,文献出版种类和数量激增,载体形态多样化,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给文献的筛选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583家出版社(包括33家副牌社),其中有221家中央级出版社(包括13家副牌社),362家地方出版社(包括20家副牌社)[7]。2014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8万种,较2013年增长0.9%,其中,新版图书25.6万种[8]。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出版市场上文献种类繁多,且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部分出版社存在以利益为驱动,对出版物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另外,不同出版社所出版的文献内容可能存在重复,给图书的采选工作造成了难度。除了传统出版物以外,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和多媒体出版物也越来越普及,相同内容的文献可能存在不同的载体形态。如何从海量的出版物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选出高质量的文献,是采访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2 采访人员缺乏与读者的有效沟通
采访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读者的需求,也只有满足读者需求的文献才会有较高的利用率。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包含了各个年龄层次、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的广大人民群众,采访人员应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采访。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采访人员采购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忽视了对读者需求的调查。此外,采访工作流程中缺乏与读者沟通的机制,采访队伍中缺少能够深入了解和研究读者需求的专业人员,也使得采访工作与读者实际需求脱节。如果馆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那么势必会影响文献的利用率,最终影响读者对文献的满意度。因此,通过各种途径调研读者需求并反馈给采访人员,是提高采访质量的有效手段。
2.3 缺乏整体规划和特色
以南京图书馆为例,目前每年的购书经费达到三千万元,需要购买的中文图书达到十万种以上。如此繁重的工作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对文献精挑细选,所购图书缺乏规划和特色。此外,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人才,采访工作长期以传统文献资源为主,数字资源的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规划性,数据库的选题和开发缺乏新意。
在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图书馆的实际定位,结合目标读者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馆藏发展政策。作为公共图书馆,应根据服务对象的教育程度、职业、年龄层次等因素,确定馆藏的范围、类型和深度,并参考文献利用率等因素,确定文献资源的副本数量和更新速度。合理的整体规划应丰富而多元,兼顾知识科学性与休闲娱乐性,合理分配传统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满足读者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需求。
此外,文献资源在满足了大众化需求的基础上,应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即充分考虑地方实际,收藏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文献,规划和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馆藏。建设地方特色馆藏不仅仅是指采购地方文献,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规划,让这些文献形成体系。目前,南京图书馆已在一楼开设江苏作家作品馆,这可以说是建设地方特色馆藏的一个有益尝试。
3 图书采访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创新与建议
3.1 运用大数据筛选优质出版社和作者
在目前文献质量层次不齐的大环境下,图书奖的评选犹如一盏指路明灯,指引采访工作人员按图索骥,挑选出优秀的出版社和作者。
部分图书奖的参选图书会参考出版社的推荐,而各家出版社所推荐的书目反应了各自擅长的文献类型,以及出版文献的质量。通过推选参评图书的过程,采访人员对各家出版单位有了进一步了解。在现场采购逐步向网络采购发展的大前提下,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采访人员很难仅凭书商提供的信息分辨文献质量的好坏,此时选择优质的出版单位是保证文献质量的有效措施。由于目前国内的优秀出版单位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采访人员应参考各出版单位推荐图书的情况,建立出版单位数据库,充分掌握各出版单位的情况,在采访的过程中有的放矢,选择优秀的出版单位。在此基础上,可以参考图书奖获奖图书和提名图书的出版单位,对这些获奖单位的出版物有所倾斜。
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和资源。通过对各个图书奖获奖书目的分析和统计,对热门的图书体裁,以及多次上榜的作者和著作应予以重视。尤其是对于一些尚未经过时间检验的新晋作家,采访人员对他们的了解不够,图书奖的获奖书目起到了推荐和指导的作用。除了图书奖以外,还可以拓展思路,参考图书电商的销售排行、图书网站的书评和推荐,以及其他图书馆的借阅数据,争取不放过任何一本好书。
3.2 运用互联网+引入读者参与模式
本文分析的三大图书奖的评选过程中都有读者投票的环节。引入读者参与模式也是新时期采访工作创新的一个有益尝试。通过对读者投票的分析,可以了解哪些出版单位更受读者关注,以及读者所青睐的文献的内容、类型、广度和深度。对读者需求的了解和分析,对于采访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采访人员克服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采访人员在筛选出版单位、选择需要订购的文献及确定复本量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与读者青睐的出版单位加强沟通与合作,增加与读者的需求和阅读水平相适应的文献的订购种类和复本量。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图书奖评选以及传统图书采访工作的深度融合,读者参与的模式日趋多样化。在图书奖的评选过程中,应丰富读者参与投票的渠道,让读者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参与评选投票,扩大投票范围,进一步挖掘读者需求并指导采访工作。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由采访人员将拟订购的图书信息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让读者通过网上投票、留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再由采访人员确定订购种类和复本量。
3.3 结合获奖书目合理规划馆藏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规划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秉持“藏以致用”的理念,收集符合读者实际需求的馆藏资源。在制定采访规划、分配各类文献的比例、确定复本量的时候,应参考图书馆的定位和读者的需求。分析各地图书奖获奖图书中各类型文献的比重和内容,可以对馆藏的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上文对获奖图书的分析可以看出,获奖的社会科学所占比例高于自然科学,包括了最受欢迎的历史和文学类。它们内容丰富且专业化程度不高,适合一般读者阅读,符合公共图书馆大众化的定位。自然科学类获奖作品则以大众科普类为主,并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趋势。公共图书馆在采访工作中,应参考获奖图书的类型分布、内容以及深度,合理分配各类馆藏资源的采访经费比例,增加受读者欢迎的文献类型的订购量和复本量,并力争让文献资源的主题、范围和深度符合图书馆的定位和大众的需求。另外,获奖图书能够反映当下的出版动态和阅读热点,其本身也会带来一定的热点效应,因此在采访工作中应合理规划,积极进行获奖作品采访工作,适时增加热点体裁文献资源的订购量和复本量。
除了纸质资源以外,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是未来公共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趋势和重点。数字资源的购买和整合应与传统文献资源的采访工作相辅相成,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兼顾利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图书奖的评选给数字资源的选题和策划提供了依据。传统文献资源受复本量的限制,无法满足图书奖的热点效应带来的高需求,如果盲目增加复本量,又会造成经费和空间的浪费,而数字资源具有的大存储量和可供多人无限次使用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5]101。采访人员可以根据所在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采购优秀的数字资源,开发和建设图书奖获奖图书数据库、图书奖获奖作者作品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
3.4 建设地方馆藏
随着采访工作不断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建设地方馆藏成为采访工作的一个新的重点。地方文献因其专注于区域性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等,受众较窄,且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理解,因此一直是较为冷门的文献类型。部分图书奖会对本地区的地方文献有所侧重,对于地方文献的宣传起到了推广作用。通过对读者投票和获奖作品的分析,可以找出大众乐于接受的地方文献类型。
陶风奖的评奖范围是江苏省内出版和发行的图书,这些广义上的地方文献,对于扩充南京图书馆江苏作家作品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馆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陶风奖的历届获奖图书中还有一定比例的狭义地方文献,如第二届的《南京安魂曲》《南京人·续》《南京通史·民国卷》,第三届的《老照片·南京旧影》和第四届的《红楼梦与南京》。这些文献反应了南京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沿革,极具地方特色和保存价值。陶风奖的评奖活动给了地方出版单位一个展示的机会,有利于本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同时也给了读者接触和阅读地方文献的机会,对于地方文献的宣传和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采访人员应利用图书奖评选的契机,深度挖掘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并结合读者的阅读偏好,做好地方馆藏建设,并通过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举办专题展览等方式,让地方文献的建设形成体系,并藏以致用。
3.5 建立图书奖评选与采访工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图书奖的评选旨在筛选优秀作品,满足大众阅读的需要,这与公共图书馆采访工作的目标不谋而合。公共图书馆应积极组织和参与图书奖的评选工作,并建立与采访工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在图书奖的初选阶段,采访人员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其了解出版行业的优势,参与入围书目的提名工作。在读者投票阶段,采访人员应实时跟踪投票情况,认真分析投票数据,深度了解和挖掘读者的需求。在评选工作结束以后,采访人员应建立出版单位,以及提名书目和获奖书目的数据库,其数据不仅涵盖本馆组织和参与的图书奖,还应包含其他地区的图书奖,通过对数据的长效追踪,进一步做好文献采访工作。同时,结合获奖书目的情况,加强对热点文献资源和地方文献的采访工作,让馆藏更具整体规划性和特色,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创新应结合图书奖的评选工作,筛选出优质的出版单位和作者,进一步了解读者需求,对馆藏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逐步建设地方特色馆藏,并建立图书奖评选与采访工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只有让图书奖的评选充分指导和推动实际的采访工作,才能发挥评选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 1 ] 南京图书馆.南图召开第五届 “陶风图书奖”专家评审会[EB/OL].(2016-02-03)[2016-03-23].http://www.chnlib.com/News/yejie/2016-02-03/53649.html.
[ 2 ]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EB/OL].(2016-03-23)[2016-03-2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YRO_CVMgp8grkb4exEMVE2UEHYPW7qNb91g2fnJZzO04NDqXjtcZtyiJmhhAibQsp4PEb4EL-z34JB1N7GmH6gVtdD18pthz8_Cl9jWgziw6B4oRIMfG1HdwgwBYuMIfg43IUfdfZ91pHmWXZL5S1PKQLWJhI5BS7zLGwfYenJfXX3PzogM2KnvB9TenOpe.
[ 3 ] 广州2016书香羊城十大好书网络投票活动启动[EB/OL].(2016-02-26)[2016-03-25].http://gdgz.wenming.cn/wmsj/201602/t20160226_3171977.html.
[ 4 ] 丁文祎.大数据时代下的推荐书目与经典阅读推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32(6):20-23.
[ 5 ] 杨玉麟,屈义华.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 6 ] 杨乾平.2015年上半年国内引进版图书市场分析[EB/OL].(2015-08-27)[2016-04-12].http://www.bisenet.com/article/201508/152153.htm.
[ 7 ] 2014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2015-09-06)[2016-04-18].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9/06/c_134593408.htm.
[ 8 ] 2015年我国出版行业发展概况分析(图)[EB/OL].(2016-01-29)[2016-04-25].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1/380931.html.
姚 音 南京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10002。
(收稿日期:2016-03-21 编校: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