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匹配质量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2019-12-04赵忠平
赵忠平
(绍兴文理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一、问题提出
教师作为学校的核心资源,其流动状况被看作是反映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状况的晴雨表。适度规模的教师流动对中小学师资结构的补充和完善起到调节作用,但过大规模或过于频繁的教师流动则会对中小学校的师资建设产生破坏性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留人”机制走向式微,当前我国区域和城乡经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为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提供了现实背景。义务教育教师为什么要选择流动?哪些教师更容易流动?学界虽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在我国城乡社会二元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城乡义务教育教师为什么选择流动,哪些教师更容易流动等问题的答案可能存在差异,而尚未有研究对此差异进行必要的探讨。此问题的探讨对合理引导教师有序流动,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建设健康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认为,劳动者与工作单位的匹配程度是影响其流动的重要因素,二者的匹配程度越高,劳动者参与流动的可能便越低[1]974。教师作为教育市场的劳动者,也应该符合这一理论假设。本文利用全国9省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抽样调查的微观数据,借用劳动经济学中“工作匹配模型”(job matching model)的相关框架和假设,以期对城乡中小学中哪些教师更容易流动,影响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因素存在哪些差异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解答。本研究的教师流动用其流动意向来测量,除了流动意向数据的可获得性外,流动意向还对教师的流动行为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2-4]。另外,流动意向还可以有效区分教师是主动流动还是被动流动[5]。
本文第二部分基于相关理论建构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作匹配对流动意向影响的研究思路,并基于相关研究提出假设,第三部分对数据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四部分呈现描述统计和计量回归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简要的政策讨论。
二、研究思路及假设
(一)研究思路
在劳动经济学的工作匹配模型中,信息不完备是关键的前提假定。信息不完备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往往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彼此的信息掌握是不完全的,双方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由信息不完备导致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匹配质量的不确定性可以用来解释劳动者的工作流动决策。基于此,工作匹配模型把工作看作是“经验品”(experience goods),认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匹配质量只有通过时间推移过程中的经验累积才能被揭示出来[1]983。随着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的累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越来越趋近于信息完备状态,工作匹配质量对其流动与否的预测便越准确,其流动决策的做出便越趋理性。工作匹配模型认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工作匹配质量越高,其继续留任的可能性越高,而与之相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工作匹配质量越低,劳动者便会有更高的可能在当前工作单位之外去搜寻与其匹配质量更高的用人单位,其选择流动的可能性也随之升高[6]。对于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而言,其与用人单位(学校)的工作匹配,主要有家校匹配(教师的家庭与学校的匹配程度,包括教师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教师的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与学校所在地行政层级的比较)、时间匹配(教师在本校工作的时间累积)、薪资匹配(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质量匹配(学校的质量与教师的质量匹配)和专业匹配(教师的所学专业与在学校任教学科的对口程度)等五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五个方面的匹配质量高低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决策有显著影响。如图1所示。
图1义务教育教师工作匹配质量与其流动意向的关系
图1中流动意向与流动之间用虚线箭头,是因为教师的流动意向虽然对其流动有高预测作用,但流动意向并不必然导致教师流动行为的发生,从意向的生发到行为的产生还受其他很多现实性因素的制约。这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此不做过多论述。
(二)研究假设
依据工作匹配模型及相关研究,本研究分别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的家校匹配、时间匹配、薪资匹配、质量匹配和专业匹配提出研究假设:
1.家校匹配假设
家校匹配主要涉及教师的家校距离和家校等级匹配两方面。在家校距离方面,不论从工作与生活的便利程度,还是从个体社会资本的维系角度而言,家校距离过远都会增大教师的生活成本,包括往返家校的时间成本,以及为维持既有社会资本的时间、货币和精力成本等。事实上,已有研究发现,教师倾向于在他们的成长地或毗邻地区教学,或更喜欢在与其家乡特征相近的地区教学[7]113。另外,由于我国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这里主要指道路和公共交通系统)方面的系统性差距,在家校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农村教师从家到学校所花费的时间可能更长,因此其对家校距离的远近可能更为敏感。因此,得出假设:
假设1.1:家校距离对教师的流动意向有显著增强效应。
假设1.2:家校距离对农村学校教师流动意向的增强效应更显著。
在家校层级匹配方面,在当前我国的行政序列中,客观上存在家庭所在地的行政层级越低,其所能获得的资源越少,经济社会的发展便越滞后的情况。因而某一区域不同的行政层级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教师的家庭所在地与所任教学校的行政层级出现不匹配情况,尤其是教师的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高于所任教学校的行政层级时,教师需要面临比自己所熟悉的成长环境更为糟糕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教师会产生流动的意向。因而假定:
假设1.3:家校层级不匹配会增强教师的流动意向。
假设1.4:当教师的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高于所任教学校行政层级时,教师的流动意向更强。
2.时间匹配假设
在时间匹配方面,相关研究指出,教师的工作匹配质量只有通过时间序列的经验累积才能被揭示,教师离开某一学校的概率会随着在该校工作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8]V,[9]336,[10]192。换言之,教师在某一学校工作的时间越长,其离开本校到其他学校任教的概率会逐渐降低,因此得出假设:
假设2:本校教龄对城乡学校教师的流动意向均产生显著的负效应,本校教龄越长,教师的流动意向越弱。
3.薪资匹配假设
在薪资匹配方面,不论是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还是教育学的研究,均表明劳动者(教师)在当前单位(学校)所获得的薪资多寡是影响其流动与否的重要变量。并且,城市社会拥有更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更高的市场化理念普及程度,城市人口对工作薪酬的敏感度会更高。换言之,对于城市教师而言,其工资收入水平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可能更强。因此,得出以下假设:
假设3.1:薪资水平对教师的流动意向有显著的负效应,薪资越少的教师流动意向越强烈。
假设3.2:城市学校教师的薪资水平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比农村教师更显著。
4.质量匹配假设
在质量匹配方面,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谱系中,城市学校的教育质量普遍要高于农村学校,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质量教师留任当前学校(尤其当本校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时)的机会成本更高,因此他们会倾向于去高质量的学校任教,故而得出假设:
假设4.1:骨干教师比普通教师有更强的流动意向。
假设4.2: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动意向比城市教师更强。
5.专业匹配假设
在专业匹配方面,当前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专业与任教专业不对口情况比较普遍。专业不对口增大了教师的工作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等),因而可能导致其产生流动到专业匹配学校任教的意向。但从城乡的角度看,由于师资配置标准的差异,农村学校的师资相对紧张,教师的跨科任教现象相对普遍,教师对专业不对口现象的容忍度会更高,但在城市学校,教师的对口任教率更高,不对口任教教师的流动意向会更高。故得出假设:
假设5.1:专业不对口会增强教师的流动意向。
假设5.2:城市学校教师专业不对口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比农村教师更强。
三、数据及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数据来自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于2012年进行的“义务教育教师发展现状抽样调查”。本次共调查东中西部9个省份的9个地级市(区)和11个县域,共计调查义务教育学校198所,其中小学(含教学点)140所,初中58所。样本学校的选定以在相应区域内覆盖教育质量的高中低特征为原则,与当地教育局协商确定最终抽样学校。教师样本采取整群抽样的策略,要求样本学校教师全部参与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最终获得义务教育教师调查问卷6 174份,其中有效问卷5 285份,有效率85.6%。在有效样本中,男、女教师比例为43∶57,中学、小学教师的比例为55∶45,城市学校(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城学校)、农村学校(包括乡镇学校和村屯学校)教师比例为57∶43,数据比例均与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师资结构接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变量说明
1.因变量
在本研究中,因变量为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是一个由“不想流动”和“想流动”构成的二分类变量。问卷中通过“你想转到其他地区的学校任教吗?”的题项转换获得相关数据。描述统计的结果显示,义务教育教师总体想流动的比例高达77.2%,其中,城市学校教师“想流动”的比例为71.0%。农村学校教师“想流动”的比例高达85.4%。
2.解释变量
(1)家校匹配变量。本文选择了家校距离与家校层级两个变量。家校距离指教师在工作期间的日常住所到学校之间的距离,通过让教师自己填写的方式获得。因问卷获得的教师家校距离相差较大且呈非线性分布,本文以对数形式引入模型。家校层级是一个生成性变量,问卷分别询问了教师的家庭所在地和当前任教学校所在地,从村屯、乡镇、县城/县级市、地级市再到省会城市分别赋值为1~5,家校层级=(学校所在地行政层级)-(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 数值为正表示家下校上(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低于学校所在地行政层级),数值为0表示家校同级(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与学校所在地行政层级一致),数值为负则表示家上校下(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高于学校所在地行政层级)。在引入模型时按数值大小转换为1~3的分类变量。
表1 变量的描述统计及赋值说明
比例/均值赋值说明因变量流动意向想流动77.2不想流动=0(参照组);想流动=1解释变量家校匹配变量时间匹配变量薪资匹配变量质量匹配变量专业匹配变量家校距离5.2家校同级32.2家高校低10.0本校教龄11.2年工资收入3.1骨干教师29.6专业不对口26.0连续变量,单位:里;对数形式引入模型家低校高=1(参照组);家校同级=2;家高校低=3连续变量,单位:年连续变量,由月工资∗13得到,单位:万元非骨干教师=0(参照组);骨干教师=1专业对口=0(参照组);专业不对口=1控制变量区域经济水平学段性别年龄婚姻工作状况中部地区49.4西部地区33.5省人均GDP3.9初中学校55.4男性43.0年龄38.0已婚89.8周课时6.3任教学科—东部地区=1(参照组);中部地区=2;西部地区=3连续变量,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数据。单位:万元小学=0(参照组);初中=1女性=0(参照组);男性=1连续变量,单位:周岁未婚=0(参照组);已婚=1连续变量,周上课节数∗单位时间获得,单位:小时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中小学开设的课程,共计16门课程,分类变量,以语文为参照组引入模型。
注:表中连续变量呈现的是均值,分类变量呈现的是百分比。
(2)时间匹配变量。义务教育教师与学校的时间匹配用本校教龄来表示。通过在问卷中让教师自己填写在当前学校的任教年限获得数据。
(3)质量匹配变量。问卷询问了教师是否为骨干教师(题目选项分别为:普通教师、校际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笔者将校级及以上级别骨干教师合并为骨干教师变量,从而生成一个二分类变量(普通教师为参照组)纳入模型。
(4)薪资匹配变量。问卷询问了教师在当前学校的月收入水平(工资卡每月实际到账金额),通过“月收入*13”转换为年收入水平。
(5)专业匹配变量。问卷分别询问了教师的学历专业和任教学科,通过对二者进行匹配得出教师的专业对口变量。
3.控制变量
劳动力市场因素和个体的人口学因素影响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因此在本文中作为背景变量进行控制。劳动力市场因素指由地理区域自然分割形成传统区域类别,包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类。人口学因素指人口统计学中经常用到的年龄、性别与婚育变量。另外,笔者也将教师的任教学科和周课时纳为控制变量。表1报告了各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及在模型中的赋值情况。
四、分析结果
(一)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方向及目标学校
表2报告了义务教育教师目标流动学校的描述结果。如果将中小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层级从高到低排列,处于村屯之中的学校为最低层级,省会城市学校为最高层级,则会发现,义务教育教师具有非常明显的向上流动意向,希望从低层级学校向上流动到更高层级学校的教师占61.6%,远高于希望从高层级学校向下流动到低层级学校的比例(23.2%)。从城乡流动的角度看,农村学校(包括村屯学校和乡镇学校)教师希望流动进入城市学校(包括县城学校、地级市学校和省会城市学校)的比例高达73.2%,而与之对应,城市学校教师希望流动进入农村学校的比例则只有3.5%,差异非常明显。另外,如果以城乡为边界,分别考察城乡教师的内部流动循环(在此,由于社会管理和教育管理等原因, 需要将县城学校分别放进城乡内部循环之中),城市学校教师流动的内部流动循环从低到高包括县城学校—地级市学校—省会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教师流动的内部循环从低到高包括村屯学校—乡镇学校—县城学校, 可以发现义务教育教师的目标流动学校呈现出明显的“两个中心”趋向,省会城市学校和县城学校分别为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的最大目标流动学校,这一趋向其实也正吻合在当前社会中,省会城市、县城分别作为一省和一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地位和其对辖区内资源(包括教师资源)的强吸附效应。
表2 不同层级学校教师目标流动学校
注:括号内为频数。
(二)工作匹配变量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在控制背景变量后,本文从城乡维度,分别引入教师的家校匹配变量(家校距离和家校层级)、时间匹配变量(本校教龄)、薪资匹配变量(年工资收入)、质量匹配变量(是否骨干教师),以及专业匹配变量(专业是否对口),共计建立5个二元逻辑斯特回归模型。统计检验表明,5个模型的综合检验概率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所有回归系数不同时为0,表明回归模型是有意义的。另外,在拟合优度方面本文采用Hosmer-Lemeshow方法进行了检验,四个模型的p值均大于0.05,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良好。表3报告了回归分析的详细结果。
1.家校匹配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本文的家校匹配变量包含家校距离和家校层级。一般我们所理解的家校距离是指物理距离,即家庭与学校所在位置的空间远近,但空间远近事实上隐含着两个重要的距离变量:时间距离和文化距离。因道路状况、通勤方式等的不同,同样的物理距离会产生不同的时间距离,涉及教师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支出。另外,由于地域文化(此处的地域可以是县域、乡/镇域,甚至是村域)的辐射边界问题,随着物理距离的延伸,家庭与学校所在地会跨越不同的文化区域(尽管这里的不同文化区域指一些细微的文化差异),从而为教师增加了文化适应的成本。有研究发现,教师倾向于在他们的成长地或毗邻地区教学,或更喜欢在与其家乡特征相近的地区教学[7]113。因此,家校距离的延长会增大教师往返家校的成本支出(包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甚至文化适应成本等),为了降低这些成本支出,教师有动力选择流动到离家更近的学校。回归结果显示,不论城乡,家校距离均会增强教师的流动意向,证实了假设1.1。从城乡比较的角度可以发现,农村教师的家校距离对其流动意向的增强效应比城市教师更显著,农村教师的家校距离每增加10公里,其流动意向会增大21.3%(exp[0.192]-1),而相对应的,城市教师的增大比例为8.3%(exp[0.080]-1),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证实了假设1.2。
家校层级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某地在我国行政序列中的层级高低总体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行政层级越高,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反之则越低。对于教师的家校层级匹配而言,当家庭所在地行政层级高于学校所在地行政层级时,通常也意味着教师是从经济相对发达地方进入经济相对欠发达地方工作,这无疑会增强教师的流动意向。实证结果显示,家校层级不匹配会增强教师的流动意向(证实了假设1.3),尤其对于城市出身的教师而言,家上校下教师的流动意向是家下校上教师的1.76倍(exp[0.566]),证实了假设1.4对城市教师是成立的。但我们发现,在家校匹配对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方面,城乡教师表现出相反的趋向,对于城市教师而言,家下校上教师的流动意向显著低于其他教师,但农村教师则正好相反。结果显示,农村家校同级教师和家上校下教师的流动意向分别是家下校上教师的0.67倍(exp[-0.400])和0.86倍(exp[-0.154]),家下校上教师的流动意向最强,证伪了假设1.4对农村教师的适用性。何以如此呢?笔者认为,对于农村出身的教师而言,教育对其的价值不仅仅包含获得相对稳定、体面的工作,还肩负着为其带来阶层上移(在城乡二元发展的背景下,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也被认为是阶层上移的重要参照)的期许,当他们通过教育获得教师这份相对稳定、体面的工作,但依然身处农村社区时,教育对其的阶层上移价值并未实现,他们会有强烈的愿望使得教育实现这一价值,即进入更高行政层级地区的学校(即城市学校)工作。
2.时间匹配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理论上,劳动者会随着其在当前工作单位资本的不断累积而逐渐减弱其流动意向[1]981。对于义务教育教师而言,其在某校工作的时间越长,对该校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越熟悉,其人际网络的建构通常也会越复杂和牢固。而离开该校进入其他学校,通常意味着该教师要重新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要重新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一切均需要支出更多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并且面临一定的失败风险(新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建构困难等)。因此,随着在某学校工作时间的延长,教师通常在流动问题上持保守态度以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这一假设在美国的相关研究[8]V,[9]336,[10]192中被多次证实。但本文对全国9省义务教育教师的数据分析发现,时间匹配对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与诸多美国的研究结论相左。其一,美国的相关研究发现时间匹配对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具有负效应,即随着教师与学校匹配时间(本校教龄)的延长,教师的流动意向逐渐减弱,但本文研究发现了相反的情况,本校教龄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效应是正方向的;其二,美国的相关研究认为时间匹配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是显著的,但本文研究发现这一影响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甚至是极度微弱的。对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而言,其本校教龄每增多1年,其流动意向分别会增大2.0%(exp[0.020]-1)和1.3%(exp[0.013]-1),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一发现证伪了假设2.1。缘何如此呢?笔者认为,其与我国的人事制度和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有关,如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跨县域的教师流动充满困难(由于县域间事业单位编制彼此独立管理,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其编制在县域内统筹管理,跨越县域的编制迁转存在诸多制度障碍),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主要在县域内不同学校间展开。由于县域内文化、教育管理政策等具体相对一致性,教师流动进入县域内其他学校,其在文化适应上通常不需要付出过多成本,薪酬待遇会依照其原有工作年限和职称来审核,而与其本校教龄不产生直接关联。因而,对于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而言,本校教龄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较为微弱可以被理解。
3.薪资匹配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劳动者留任当前单位的机会成本越高,其离开本单位流动到其他单位工作的可能性越大。从货币收入的角度来理解义务教育教师的机会成本,可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某教师留任当前学校所能获得的货币收入(薪资)为a元,而有其他学校能为该教师提供的货币收入为b元,且b>a,则可认为该教师留任本校的机会成本为b元。不仅如此,该教师如果要参与流动,则会产生流动成本c,如果教师的当前货币收入与其参与流动的成本之和小于他校为该教师提供的货币收入,即a+c
另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竞争更加充分的市场,能者多得的原则使得该市场中的劳动者有更大可能面临机会成本较高的局面,薪资水平对劳动者工作流动的影响会更为显著。而在一个竞争相对不足的市场,劳动者面临的工作机会普遍偏少,留任当前单位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薪资水平对其工作流动的影响相对较弱。以此角度,由于市场化程度不同,城市和农村地区在竞争充分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市场更为广阔,也充满了竞争性,在当前学校的低水平薪资增大了其留任本校的机会成本,因而当前得到的薪资越低时,其流动意向会显著增强。但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其所面临的市场是相对封闭而又缺乏竞争性的,提高其机会成本的外部工作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尽管低水平薪资会增强其流动意向,但其增强效应要小于城市教师。回归结果显示,薪资水平对城市教师流动意向的增强效应要高于农村教师,在年收入每增多1万元的情况下,城市教师的流动意向会减弱26.4%(1-exp[-0.307]),而农村教师的流动意向会减弱15.0%(1-exp[-0.163]),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证实假设3.2成立。
注:①圆括号内为标准差;②由于作为控制变量的教师任教学科变量涉及的分类达17项之多,限于篇幅,在本文未呈现,需要的读者可向笔者索取;③* p<0.10 **p<0.05 *** p<0.01。
4.质量匹配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性条件。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总体高于普通教师,因此中小学在各级各类教学质量的评估压力下,普遍会采用对骨干教师更为重视的态度,在学校的规则和能力范围内,也会给予骨干教师更多的资源支持。正因如此,相对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留守本校的机会成本被增大了(如其他学校开出更具诱惑的条件对骨干教师进行“挖墙脚”的行为增大了骨干教师留任本校的机会成本),其流动意向应该高于普通教师。回归结果显示,骨干教师的流动意向普遍高于普通教师(模型4中城乡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流动意向均高于普通教师),证实假设4.1是成立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学校所能给予骨干教师的条件越差(或者越不能满足骨干教师的需求),骨干教师留守本校的机会成本会越高(其他学校开出的条件越具有吸引力),其流动意向会越强烈。一般而言,在我国城乡普遍的累积性发展差距下,农村学校不论在硬件建设或者软件支持方面均处于落后状态,这显著增大了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留任本校的机会成本,其流动意向也会比城市骨干教师更高。有研究显示,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把教师培养走了”的情况,即农村学校集中有限的资源在某(几)位有潜力的教师身上,待这些教师获得足够的资本后,便选择离开农村学校而进入城市学校[11]。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动意向是普通教师的1.08倍(exp[0.077]),未达显著性水平,而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动意向是普通教师的1.41倍(exp[0.341]),达到显著性水平。证明假设4.2是成立的。
5.专业匹配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
在当前的师资配置标准下,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不仅普遍存在师资和数量上的短缺问题,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跨学科任教现象普遍存在。调查显示,城乡中小学教师的专业不匹配(学历专业与任教专业不一致)率分别达到26.0%和31.2%,专业不匹配会增大教师的学习成本,并可能对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为了节省学习成本,提升专业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在本校不能实现专业匹配的情况下,教师会有更高的意向流动进入专业匹配的学校任教。回归结果显示,教师的专业不匹配对其流动意向有正向增强作用,证明假设5.1总体成立。从城乡比较的角度看,城市和农村专业不匹配教师的流动意向分别是专业匹配教师的1.17倍(exp[0.157])和1.14倍(exp[0.127]),虽然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城市教师的专业不匹配现状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更强。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就业市场的机会供给方面来理解,城市社会中教师工作的机会供给相对更多,专业不对口教师有相对更多的机会寻找专业对口的学校去任教,而与之相对,农村社会中教师工作的机会供给相对有限,并且专业不对口任教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教师对专业不对口所带来成本支出的接受度更高。
五、结论及讨论
本文利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2012年在全国9省进行的义务教育教师发展现状分层抽样的调查数据,基于劳动经济学中“工作匹配”的视角,从城乡比较的角度对当前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问题进行考察,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主要试图回答这样两个问题:工作匹配如何影响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的工作匹配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相关结论与讨论如下:
其一,家校匹配对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的变量包括家庭与学校在空间距离上的远近(家校距离匹配), 以及家庭和学校所在地行政层级是否对等(家校层级匹配)。研究发现家校距离对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意向有显著增强效应,并且农村教师的家校距离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更敏感。为了抵消这一影响,在充分考虑路况、交通工具等多方内容的基础上,多远的家校距离是可以被教师普遍接受并不会增强其流动意向的?合理的家校距离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点而受到重视。在家校层级匹配方面,家校层级不匹配会增强教师的流动意向,但城乡教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城市教师而言,家上校下的情况会显著增强其流动意向,但对农村教师而言,家下校上教师的流动意向则最强烈,家校层级匹配(家校同级)教师的流动意向最弱。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师资储备相对充分的背景下,不同行政层级地区的师资来源亦相对充分,本地化聘任能够提升教师的家校层级匹配质量,进而减弱其流动意向,是应该得到考虑的。
其二,与已有的诸多研究结论相一致,本研究证实了薪资水平对教师流动意向有显著的负效应,薪资水平越高,流动意向越低。因此,首先要在总体上提升教师的薪资待遇,使得教师在当前学校所获得的薪资待遇能够抵消其留任本校的机会成本。关于这一点,值得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薪资水平已在逐步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在逐步提升。另外,本研究发现薪资水平对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在城乡间存在差异,城市教师的薪资水平对其流动意向的影响比农村教师更为显著。近年来,我国陆续开始实施乡村教师补助计划,对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固然有利于激发乡村教师留任农村学校的意愿和工作热情。但笔者认为,作为薪资水平对其流动意向影响更敏感的城市学校教师,也应该适当给予一定的关注。应通过科学的调研和计算,适当提升城市教师的薪资水平,以抵消其留任本校的机会成本,降低其流动意向,保持城市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其三,本文时间匹配变量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意向的影响与国外相关研究的结论相左,本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与学校的时间匹配对其流动意向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其四,本研究的发现印证了农村学校高质量师资有更高流动风险的相关结论。骨干教师作为农村学校中的稀缺资源,其拥有更高的流动意向对学校的冲击是全方位且严重的。当农村学校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的某(几)位教师身上并使得其逐渐获得更多资本后,这些教师却选择了流动,使得农村学校陷入“人财两空”的境地。要减弱农村学校中骨干教师的流动意向,笔者认为要在教师流动制度上进行必要的创新,如职称与学校绑定、服务年限的硬性要求等。
其五,本文发现教师的学历专业与任教专业不对口对其流动意向的增强效应并不显著。尽管如此,专业不对口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教师的流动意向。并且,从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专业对口也十分重要。努力促进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对口教学,首先要有效调整当前师资培养的专业结构,面向教师劳动力市场对不同专业师资的需求来进行师资的招收与培养。当然这一调整过程是系统性的,并且要面对需求和培养之间的延时风险,这便需要学界在翔实调研的基础上对未来若干年间义务教育教学师资的结构性需求进行科学的计算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