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9-12-02古德胜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摘要:在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阅读作为重点的教学模块,同时也是决定小学生语文素养建设的重点模块。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思想,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而保证阅读教学个更加高效。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一、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呈现出全新标准。作为语文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模块创新,根据素质课改需求,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而保证阅读教学更加高效。因此,在今后的阅读教学领域,教师需要积极更新教学思想和方法,打造全新的阅读课堂环境。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据了解,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整体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在教学思想的渗透上,教师仍然延续应试的思想,重点关注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建设,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能力培养,导致阅读教学存在较大程度的局限性。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目前仍在延续灌输性的方式,组织阅读教学活动。导致阅读课堂缺乏新意,无法满足学生兴趣需求。同时,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受到较大程度的局限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且以素质理念为主导,对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更新,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环境。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策分析

(一) 整合阅读课程资源,丰富文化储备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根据语文阅读素材,搜集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典故。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课程知识更加全面,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学鉴赏和分析,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比如说,教师在组织《秋思》教学时,可以结合诗歌内容,搜集张籍的人物简介,以及诗词的创作背景。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搜集与《秋思》类型相似的诗词,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储备。

(二) 构建直观阅读情境,培养阅读思维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构建多媒体情境,从而为学生想象和联想提供便利条件。让学生可以通过思维的发散,对文本内容形成深刻的思想认知,加深情感体验。比如说,教师在组织《草船借箭》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应的影视剧视频资料。之后,引导学生在直观观察的过程中,对历史典故进行深入分析,想象当时的情形,从而加深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相应的背景音乐,渲染阅读气氛,增强学生情感领悟。比如说,教师在组织《泊船瓜洲》教学时,便可以根据诗歌意境播放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可以在音乐的渲染下,更好地参与文本阅读和解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思维。

(三) 组织趣味朗读活动,增强阅读体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朗读是重点的教学模块,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对朗读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构建趣味的朗读情境,组织多元化朗读方式。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活动当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内涵,也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准确的思想认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比如说,教师在组织《将相和》教學时,则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动画资源,呈现文学典故,构建朗读情境。之后,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扮演。比如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廉颇、蔺相如以及其他人物,在对话的过程中,对每个人物的形象和品格,以及文本中的内容逻辑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最重要的是,通过角色朗读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

(四) 组织小组探究讨论,培养探究能力

在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需要重视课堂形态的转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对阅读文本加深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和互助的学习品格。在阅读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日常阅读学习基础,进行学习小组合理分配。之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合理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对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文本阅读学习深度和高度。比如说,教师在组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小组探讨和交流。学生可以从父子亲情的角度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提高学阅读探究能力,也能够从学生情感层面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品格素养,规范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五) 拓展课外阅读活动,规范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领域,教师需要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空间和渠道,进一步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阅读需求,推荐合适的书籍,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课外阅读活动产生参与兴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做好标注。将写作比较优美的语句或者段落,摘抄并记录下来,从而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提高阅读素养,更为今后的写作创作,奠定良好的素材储备基础,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学科综合水平。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对课堂授课模式进行更新。在阅读课堂上,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构建直观的阅读情境,组织趣味的朗读活动,组织小组探究讨论,以及拓展课外阅读,从而强化学生阅读体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富年.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9(14):123.

[2]王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才智,2019(7):165.

[3]陈玉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58-59.

作者简介:

古德胜,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龙潭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