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散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9-11-26姚海凤许云薇陈玉茹
姚海凤 许云薇 陈玉茹
内容摘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教学安排与时间的限制,课外阅读教学往往会被师生忽视。本文针对当前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结合散文教学的特征及新课标的要求,以韩少功的《月夜》为例,就其文本解读及教学价值进行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引起教师对散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课外阅读 散文教学 文本解读 教学价值
阅读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思想、净化情感、享受审美,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有限的课内阅读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一个阅读需求,因而有必要结合课外阅读以协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本文将结合当前的课外阅读散文教学现状,就文本解读与教学价值两方面来分析《月夜》作为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外阅读教学篇目的价值意义所在,以求为初中散文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课外阅读散文教学现状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异于小说的生动情节,散文的个性化语言及藏于文本后的作者情思往往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一种“难以触摸”的感觉,以至于散文教学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一些教师在处理散文教学时,往往也会“先入为主”,把个人的主观感受套用于教学中,剥夺学生自我感悟、升华思想的途径。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定位于“父爱”,开篇直入主题,由四次背影为行文线索,分析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情感流动,最后“父子情怀”呼之欲出。由“父爱”这个单一的主题引申出去,最后通过细节分析再回应“父爱”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感悟被限制,仅仅充当了“细节分析”的角色,散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当前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大多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系统学习课文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因而教师可以采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整体感知单元主题后不妨对教材进行多元补充,使学生对同一体裁或同一主题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以达到扩充学生知识点、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水平的教学效果。以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散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正处于对散文知识渴求的阶段,因而教师应该抓住教学的最佳时期,通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开阔其视野。笔者认为《月夜》这篇文章选材富有时代特色,极具代表性,难易适度,适合八年级学生学习,同时适合作为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外散文阅读教学篇目。
二.《月夜》文本解读
《月夜》是韩少功发表于2008年《山南水北》中的其中一篇议论性散文,全文以月夜为切入口,用精确的语句刻画出月亮在城里与乡下的不同,勾勒出静谧灵动的月夜图,字里行间透露出以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深切渴望。
首先,作为根土作家有着对远离大自然的城市文明流露出遗憾情绪,对接近大自然的乡村有着深厚感情。在喧嚣的环境之下,人们忙着追求自身的利益,无暇顾及月亮的空灵之美,于是城里月只能被黯淡于路灯下、磨损于噪音中、稍纵即逝于水泥高樓间,甚至被丢弃于垃圾桶里。人们拼了命的奋斗,换来的不过是“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的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这样的生活环境让韩少功觉得压抑、彷徨、厌恶,他仿佛看到城市繁华下的丑陋正快速的滋长,于是他开始审视自己这些年来的写作并决心归于田野:“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韩少功毫不掩饰对月夜的喜爱,对乡下生活的喜爱:“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与城里月被无情地扔进垃圾桶相比,乡里月可就幸福多了。人忙碌着,或沉溺于热闹的场所,常常会变得浮躁,“忘记”自己,缺少自我反省和反思,迷失在喧嚣的城市里。韩少功对月夜的喜爱、对乡下生活的追求不过是在文学上寻求精神的寄托,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
其次,在《月夜》中传统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寄托。“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计时之法。”可见,文明归属既不在古代也不在现代,既不在城市也不在乡村,而是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也是可以传承的精神文明。“童年的北斗星出现了。”“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织女也在这时候出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可以代代相传的,给予人们强烈的归属感与安全感。但事实上韩少功并不是“传统文化”的狂热者与追求者:“我对传统并没有特别的热爱,如果历史真是在作为直线进步的话,如果中国人过上好日子必须以否定传统为前提的话,那么否定就否定吧,我们并不需要像文化守灵人一样为古人而活着。”[1]可见韩少功的“寻根”是基于理性上的。《月夜》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即是对精神寻根的认可。
韩少功把月亮作为控诉文学上、社会上“精神匮乏”的一个载体,于日常生活中铺展乡下生活的美好与悠闲,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肯定传统文化,可见作者对于文学与精神上“寻根”的极度渴求。
三.《月夜》教学价值的确定
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里说,散文阅读,即鉴赏“文学性散文”,其要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2]作为课内散文阅读的拓展延伸,《月夜》展示了城里月与乡下月的不同,作者借月夜表达了对乡下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对议论性散文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另外,此文淋漓尽致的体现了韩少功散文的写作特色,用词准确,并能在幽默的语言上融入生活的思考,使情感流于文章之中,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落在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和感受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思上。
见字如见人,通过赏析作品的个性化语言,我们往往能窥探到藏匿于作品背后的作家性格。韩少功的散文语言特点在于用词准确而偏向于追求夸张怪诞的讽刺意味。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这个切入口,通过字词揣摩,体味韩少功的散文语言特点。如用词准确方面:“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作者仅用“徽章”一词就十分巧妙的把乡下之月与城里之月区别开来,同时“别”字赋予“乡村”拟人色彩,让句子表达一下子活了起来。城里月是什么样子的呢?“一丸灰白”“像死鱼眼一只”,简单而准确的描述却能给我们带来视角上的冲击,呆板停滞、毫无生机的画面感一下扑面而来,辅助于“黯淡”“磨损”“稍纵即逝”三个动词的连用,把城里月的存在感进一步削弱,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過是被遗弃的毫无意义的垃圾中的一员。那乡下月又是怎样的呢?月光在禾苗上飘摇;在溪流上跳动;在你身边陪你同行。韩少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展开叙述,动词、叠词、拟声词的使用均展现出月光轻盈灵动、活力满满的状态,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便深刻的把城里月与乡下月的特点表达出来,而且毫不吝啬的表达自己对乡下月的喜爱之情。
其次,在韩少功用词准确、简短有力的语言特色下,往往结合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和谐谑幽默的语句,给人留下余味无穷的思考境界。如“五光十色的垃圾”讽刺城里人世俗化、功利化、物质化;“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揭示城里人忙碌的状态。值得一提的当属文章最后一句;“山谷里一声长啸,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走了。”山谷的宁静侧面衬托了月光的皎洁、明亮,以动衬静点明人应该怀着虔诚的心态与大自然亲近,否则会被“惊走”,这样的句子实在是富有诗意又耐人寻味。这话中有话的表达给语言增添姿采与言说力量的同时,往往能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作者的情感态度也隐藏其中。此时,教师应该抓住关键字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在感受本文语言特色的同时,了解韩少功的写作特点。
在语言赏析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初步感知作者对于乡下月的喜爱之情,但是难以理解这份感情的特殊所在,此时教师应该借助知人论世,再次沉浸文本,剖析作者情感背后的独特所在。在城市里看到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听到的是钢铁撞击、刺耳鸣笛,我们的感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被反复折磨冲击,但在乡野下,我们的感官却得以恢复,能静下心来感知大自然的一切:“盛夏之夜,暑气消退,山林里的阴凉会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大自然自身散发出来的难以言喻的吸引力与慰藉力,能让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与归宿感,我们会不知不觉的依赖、享受其中。这些是任何物质文明和工业化制品永远都无法给予的。著名评论家孟繁华曾这样评价韩少功的散文:“韩少功站立在南海边地,以散论作为鞭子无情地抽打了那些垂死的灵魂,刮起思想的风暴,洗涤文坛的空前污垢,从而使他的作品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冲击力。”[3]是的,《月夜》是时代衍生的产物,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社会精神状态,“回归与思考”这个主题意蕴也正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探索的精神境界,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与阅读水平。
同是散文的体裁,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文章内容各不相同,学习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找准散文的教学落点,引导学生学会从体味语言到感悟意蕴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韩少功极具辨识度的文学语言中体味“回归与思考”的深刻内涵,提高其阅读水平,可见《月夜》这篇课外散文是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武新军,王松锋著.韩少功年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57.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0.
[3]孔见.韩少功评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108.
(作者介绍:姚海凤,许云薇,陈玉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科教学(语文)201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