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胡的发展和板胡乐曲的表达

2019-11-11种明明

新疆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板胡演奏者音色

□ 种明明

作者板胡演出照

板胡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鲜明艺术个性的中国民族乐器。它不仅是中国乐器历史发展和中外文化融合在特定时期的产物,更是民族音乐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审美需要的一种选择。板胡以他不可替代的音色特质,成为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乐器的发展历史,实质是人类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对不同音色追求和创造的历史。作为一种乐器,其最重要的特征的是音色,音色是一种物理的属性,由于有了不同民族或不同文化在音乐审美中的选择,乐器的音色也就有了人文的属性和审美的意义。板胡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弦乐乐器,长期以来不断地发展衍变,同时又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一件艺术器具,以他不可替代的音色和艺术特质,成为中华民族乐器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种乐器。

板胡的文化性和艺术性,随着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而得以发展、丰富和提升。可能是与乐器的分类、语言习惯,地域名称相关,板胡在不同的地域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胡琴,胡胡,大弦,瓢,梆胡等,或者直接用戏曲名称冠名,如秦腔板胡,豫剧板胡等。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的需要,地域审美习俗差异,板胡又被制作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器形。呈现出板面振动共性之下多彩的音色个体,形成了由浑厚坚实的低音板胡,松透豁亮的中音板胡,明亮高亢的高音板胡,共同组成了板胡系列音色群体。

板胡乐曲音乐的作品的完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作,创作过程是作曲家根据他对生活体会理解,或者运用一些民间的音乐素材写下来,也有的是通过一些手法和技法的写下来,这个过程中、构思有他的构想。

第二阶段是演奏,演奏者通过自己的演奏传达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还原作者的意图,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原出来,这一定要有反复的练习,在上台表演之前还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四份写六份演,这话一点都不为过。

第三阶段是受众环节,即怎样能够让一首作品准确地传达作曲、演奏者的意图情感,使观众听完之后能有所感有所悟,陕西板胡大师吉喆老师在2006年北京板胡艺术座谈会上讲了一个故事,七八十年代吉喆老师到北京第一次见到刘明园老师,当时刘明园老师给吉喆老师了一份改编的陕北民歌,当时吉喆老师以为这就是普通一首陕西民歌没有在意,但是一次在火车上吉喆老师听到板胡演奏的刘明园老师的这首陕西民歌,非常感动,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作品通过演奏家的演奏及二度创作,才是完成的作品。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看谱,就不可能发现一个简单的谱子所具有的音乐含义。一个作品要长演长兴,只有通过演奏才能使一些小的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和表现力。使这些小的作品与现代人的审美相结合,使作品变得丰满。使观众耳目一新。拉好听这三个字看似简单,但是怎么拉好听了这里面大有学问,总结如下。

l、我们练习一首新作品之前先别着急上手,我们得做好上手之前的工作准备,尽可能地搜集和这首作品相关的所有信息,比如作者的完整的信息,阐述这首作品的信息,时代信息,包括这首作品的音频信息等等,要做好文学的,人文的,艺术的准备,尽可能地让自己胸有成竹。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了解,才会使作品更加完美地表现。

2、做好技术准备。板胡乐曲离不开风格,板胡的发展离不开主根。不能太脱离我们民族性,因为这毕竟是中国民族乐器,不是小提琴,不是二胡,它有自己构成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从定读谱开始音高、节奏、调式、弦法、还有文字速度提示所有的细节上手之前要了解。听一些相关的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差异,包括审美的选择,我们需要榜样,但我们必须有个人的体验、将个人的体验融入演奏,虽说有高下,但高下自在心中。

3、寻找乐曲的语言,从谱面我们感受到的只是一些符号,但是通过练习我们得分出它中间语言,一种是大语言,风格语言,比如风格调式中的一些特性音;二是本身作品的语言的划分,中国乐曲不像外国乐曲那样以多少小节来划分句式,中国乐曲有的是用字句来划分,一个字甚至就是一句,比较具像,它就表达一个情感。在什么地方划分,在什么地方断句,自成一体。不像外国音乐那样八小节一句,十六小节一段。在哪儿吸、在哪儿换气、在哪儿调整这句和下一句的关系都有说法。三是处理作品,我们简单的用强弱符号来处理作品,强弱符号是一种物理现象,它不是音乐本体的实质内容,实质内容在音乐的提示之下甚至是语言的提示之下,我们通过拉琴的方法把它还原了,用手上的琴把它表现出来。有的时候作曲家标注的不太精确,通过自己的演奏让作品更加准确、精确。这就是二度创作。必须思考如何完美表达,思考才会有见解。否则无法还原作曲家的意图,甚至破坏作品的表达。四是从乐曲的整体做一划分,这样才能对作品的全貌划分,才有设计感。通过设计在情绪上有个整体的安排,使作品具有逻辑性,富有变化。

4、弓法指法。右手弓法与我们的气息和我们的语言紧密相连,你要让他连他就是连的,你要让他断,他就是断的,功法的运用就是推拉、长短、快慢,不同的组合使乐曲让人听着不烦。在乐曲中合理的弓法的铺排,每一个音出来都有自己的生命,他一定和上一个音和下一个音勾连的,在运弓之中弓与弓的连接是靠音乐语言的衔接、靠气息的衔接、靠技术的衔接、技术衔接铺排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得知道在哪儿长、在哪儿短。所有音乐形象的表现都在弓子变化之中,在这一弓和下一弓甚至于下下一弓的递进关系、还是递减关系,所有把音乐勾连在一起的运弓的设计。这样我们才有了在音乐中的语言、情感、情绪、轻重缓急,有了想表达的东西。

5、指法、指法在语言下的表现。字音准的条件下,每个技巧都是有道理的,在板胡运用揉弦技法之中有一个特定的规律:前滑后不滑,过多的滑音似的音乐听起来不和谐,过少的滑音使音乐听起来过于平淡,对不同的乐曲使用不同的指法技巧,使音乐表现更具体,更加适度。

6、左右手的配合。在演奏当中很重要,比如需要一个饱满的音色,右手发力,左手也必须用力使琴声非常通彻,非常通透。同进同退。

7、处理音乐中的华彩部分。作曲家对乐器的不太理解的地方要让演奏者自己发挥,这体现演奏者二度创作的地方,体现演奏者的感受。这种感受作曲家给不了具体的解释,完全靠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华彩部分要从乐曲整体把握,要在乐曲整体中编排好。

8、对作品的整体处理。一个作品要长演长兴,在板胡事业不断的发展中,技术的革新,包括板胡的制做工艺都在提高,一个作品的演奏,演奏者要做就是在不失去原来的风格的基础上,赋予它新意。一个老掉牙的作品,观众们都听腻了作品,我们在不断发掘,演奏出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9、新作品愈来愈丰富。作曲家使用的技法相对比较复杂。开始接触这些作品的时候可能觉得很麻烦,这些作品调式可能是游离的,甚至于没有调性,没有完整的节奏型,这就要求现在的演奏员不能光拉板胡,必须要有乐理、曲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累积,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这些新作品,才能更好地表达。

猜你喜欢

板胡演奏者音色
板胡演奏技术中的艺术表现分析
手风琴作品的艺术表现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探究板胡在豫剧中的主导作用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