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让语文课堂奏出自主之乐
2019-11-08李茜茜
李茜茜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这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高度统一。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最终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做合一 自主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因此,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学做合一”三者不可分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感悟语文的能力,以及热爱语文的情感。“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在顺利推进之中,但课堂教学的成效却成了一个制约的瓶颈,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色调”。课堂上仍出现“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等做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将“教学做合一”三者分离,出现教归教、学归学、做归做的错误。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即使有再完美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理念,对于教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只有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树立“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以及正确的学生观,形成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创设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语文课堂应该顺应儿童爱探索、爱研究的天性,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创设教学情境,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學《鸟岛》一课时,笔者结合二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类活动,且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特点,将情境教学法融入了设计中,把课文《鸟岛》设计成一个以教师为导游,带领学生们去鸟岛参观的活动。在复习词语导入时,笔者在词语旁边制作了入场券,告诉学生读对了词语就能拿到进入鸟岛的入场券,学生们都纷纷举手想要得到这张券,因此在复习词语这一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性很高。教学《问银河》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课前笔者先在黑板上贴几张白纸,学生们不知道教师要干什么,纷纷好奇地睁大眼睛,想看看教师要干什么。这时,笔者再通过绘制简笔画的方式给学生们创设繁星、银河等有趣的情境。接着领读课文,以读促悟,领着学生们感知美丽的银河,边读边贴画。当读到“拦河大坝”“货轮”“航标灯”时再贴上图片。这样,通过巧妙的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了解了课文内容及难点。
二、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转换角色,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唱主角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转换角色,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动性,自觉地乐于、勇于、勤于去进行各项教学实践,给他们充分的展示机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或者分小组学习,都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俗语说:“跳一跳,摘桃子。”当教师把依据学情设计的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笔者在教学说明文《石头书》一课时,发现学生只对文中传达的是石头书上的“字”和“画”等内容感兴趣,而对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不起劲时,笔者就在下一课时紧接着设计了“走进说明文”的活动课,让学生拿起小工具在课堂上分小组合作进行“石头书”的制作比赛,然后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交流制作过程,最后教师点拨,总结“石头书”交流环节中出现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知识。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兴趣,同时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拓宽视野,为学生 “自主学习”拓展空间
“教学做合一”这一思想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实际生活。语文的学习不仅关乎课内还延伸到课外,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自主”,关键是教师应冲破教材、教师、教室的有限天地,把学生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延伸到自然,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自由伸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教你玩游戏”时,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用几句话就说完了,游戏过程说得不具体。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跳绳比赛。活动过程如下:先讲清比赛规则,要求学生认真听,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再进教室回顾整个比赛场景,把它写出来。一开始,学生对跳绳的整个过程写得不具体,缺乏真情实感,甚至有的写出来就像流水账,于是笔者又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问题来展开讨论:同学们跳绳时的动作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表情?观众的反应又是怎样?你跳完绳后的心情如何?学生们立刻展开了激烈讨论,发言踊跃,写作欲望便在活动中被激发了。通过现场小讨论,让学生们有物可写、有话可说,文章也更真实、生动。
提倡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符合语文教学的需求,能真正完成教育教学的本质任务。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坚持“教学做合一”,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一定会让课堂奏出“自主”之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孙颖.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的教学做合一[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5).
[2]顾秀群.做中教,做中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教师版),20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