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超经阴道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的价值探讨

2019-11-05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宫腔内诊断率腹部

徐 娟

(江苏省如东中医院功能科 江苏 如东 226400)

子宫内膜病变时临床中常见的妇科疾病类型,其包含多种疾病,例如子宫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等,对女性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且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临床表现大多相似,因此疾病的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若误诊、漏诊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1]。超声是常用的影像学辅助诊断方式,能够针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阴道超声是妇科临床中应用的诊断方式,本次研究将针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5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我院诊疗人员。患者年龄最大61岁,最小27岁,平均(42.7±5.4)岁,患者均存在阴道异常出血、阴道排液等表现。绝经患者32例,患者均存在绝经后子宫出血表现。

1.2 一般方法

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保持膀胱充盈,膀胱充盈度不佳的患者叮嘱其饮用1L温水,饮水后30min开展检查。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于患者下腹部涂抹耦合剂,调整探头频率,自耻骨联合开始向上检查,分别进行横向、纵向扫描,对宫腔内的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异常回声,要描述其大小、形态、与周边肌层的关系以及血流情况。

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排空膀胱,患者仰卧截石位,将患者臀部略微抬高,充分暴露外阴,在避孕套内涂抹少量耦合剂,将其套在超声探头上,并在避孕套外涂抹润滑液,缓慢的将探头置入患者阴道中,置于阴道穹隆,而后纵横方向扫查,观察宫腔情况,若发现异常回声,要描述其大小、形态、与周边肌层的关系以及血流情况。

患者首先开展腹部超声检查,而后开展阴道超声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标准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t、χ2视为检验指标,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55例患者中阴道超声诊断有52例患者明确诊断,腹部超声诊断有39例明确诊断,诊断率分别为94.5%、70.9%,P<0.05,见表1。

表1 超声检查结果(例)

2.2 疾病类型诊断

阴道超声在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诊断率为100.0%,腹部超声诊断率为76.5%、69.2%,P<0.05,见表2。

表2 疾病类型诊断

3 讨论

子宫内膜疾病患者早期并无特殊表现,中晚期患者临床中也无显著表现,因此患者重视程度较低。本病在育龄女性、围绝经期女性中均可发病。本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相关,尤其是年轻人群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导致体内激素变化显著,增加了疾病的发生率,进而导致疾病的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增加疾病恶性发展的几率,甚至会引发癌变,因此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2]。

超声诊断是本病最主要的诊断方式,超声诊断作为无创检查不会给患者带来损伤,进而不会引发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因此,超声检查可反复开展,可开展性非常高。超声检查作为影像检查手段能够对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以及变化进行查看,诊断效果非常理想[3]。针对妇科超声检查来说,分为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两种方式,腹部超声通过腹外对宫腔内情况进行探查,因此仅能够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且腹部超声检查容易受到肠道气体、脂肪的影响出现伪影,成像清晰度严重下降,诊断效果并不理想[4]。

阴道超声则能够直接对宫腔内的情况进行探查,检查的深度更高,且不会受到肠道、脂肪的影响,成像清晰度更高,检查更为细致,因此诊断率也更高。且阴道超声检查时间相对较短,对脏器本身的影响较小,更有利于对宫腔内器官性质、形态进行观察[5]。此外,腹部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大量饮水保持膀胱充盈,无疑增加了检查等待时间,对于膀胱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来说十分不利,因此应尽量开展阴道超声检查。

55例患者中阴道超声诊断有52例患者明确诊断,腹部超声诊断有39例明确诊断,阴道超声的诊断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且阴道超声在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诊断率更高,认为可能因患者病灶体积过小,腹部超声未能识别相关。

总的来说,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疾病中的诊断率更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宫腔内诊断率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时机选择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观察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彩超对宫腔内“T”型节育器异常的显像分析
宫腔镜诊治宫腔内妊娠物残留6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