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中“角色互换”的实施策略

2019-10-25朱明媚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角色互换德育管理初中班主任

【摘要】本文论述“角色互换”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从“使自己成为自己”“使自己成为别人”及“使别人成为自己”等多个角度对学生实施德育管理,以促进学生形成认清自我、尊重他人、相互理解等良好品质,为养成学生健康而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管理 角色互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67-02

道德素质是衡量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受到了广泛重视。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每位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世界观、人生观也逐渐成型,部分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提高及受到社会或家庭的影响,容易形成自大狂傲、消极懈怠、自卑封闭的性格特点,导致他们人际交往容易失败。长远看来,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角色互换管理模式主要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使自己成为自己”“使自己成为别人”以及“使别人成为自己”等多个角度正确认识自己、体谅别人、尊重别人,深刻体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寻找不足、完善自我,养成主动学习、积极反思的自我教育习惯,促进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塑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使自己成为自己,认清自己,收获自信

所谓“使自己成为自己”,就是要求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确定自己在学习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全面了解自己的長处和短处,看清自己的目标,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并在自信心的支持下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主体性是人重要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德育工作得以开展的基本条件。学生的主体性决定了其在德育管理中不是单纯被管束、被规定的被动对象,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主判断和取舍的行为主体。初中生虽然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在价值选择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因此,德育工作应当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以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才能够确保其人格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需要创造多种渠道,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并及时予以学生肯定和激励,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自由探讨所遇到的困惑,使学生进一步认清自己的水平、明确自己的需求,最终在兑现自己的承诺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有利于学生提高思想品质,形成更加优秀的个人素质。

例如,笔者班上有一名男生,对学习经常表现出消极厌倦的状态,尤其是英语学习,不仅成绩较差,甚至在英语课堂上发生过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面对教师的批评,他始终认为是教师“针对自己”“歧视自己”,对教师的批评指正不予接受。对此,笔者与该生进行了多次谈话,但效果不佳。在一次家访时,笔者发现该生正在弹奏吉他,经询问得知,该生非常喜爱吉他演奏,课余时间多用来练习吉他。于是,笔者以吉他为切入点与该生交谈起来,并向他推荐了一首《柠檬树》,恰巧该生对这首歌曲也非常喜爱。抓住这一点,笔者趁机告诉他,这首歌实际上翻唱自德国乐队的《Lemon tree》,同时谈论了一些与该乐曲相关的资料,让师生间的话题逐步深入。此外,笔者告诉该生,下一次班会计划安排一些小节目的演出,建议他弹奏一曲《柠檬树》,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

经过认真的准备,这名男生吉他弹唱《柠檬树》获得了全班的一致称赞,他也感到非常自豪。但班会后他告诉笔者,他原本打算弹唱英文版的《柠檬树》,然而英语实在太差,未能如愿,他过去并不理解学习英语究竟有什么用,经过这次演唱之后,他理解到英语就像一扇窗户,可以为他打开更加广阔的天地,学会更多的技能。从这以后,他刻苦地学习英语,在下一次班级活动时果然成功弹唱了英文版《柠檬树》。笔者又根据他的爱好,帮助他和几个同样有音乐爱好的学生组建起一支小小的乐队,由他负责培训,专门演唱英文歌曲。在兴趣的推动下,这名男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也理解了教师对他的批评完全是为了帮助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英语成绩大幅度提高,这样的成绩给了他更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他逐渐变得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与同学间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成为富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的积极分子。

在这一案例中,笔者以兴趣为切入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能够获得赞许和肯定的氛围,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学习中应有的定位,明确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同时也无形中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了需要改进的不足,令其主动提高自己。

二、使自己成为别人,寻找不足,改正缺点

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然而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个性张扬、以叛逆为荣,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使自己成为别人”的用意在于,帮助学生暂时跳出自我视角,将自己的角色与别人的角色互换,从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清晰而真切地看到自己存在的缺点,从而积极改正完善自己,形成更加优秀的思想品质。

例如,一名学生平时不注重爱护环境,经常乱扔垃圾,且不听劝告。笔者借创建卫生周活动的时机,组织学生清扫校园和校门口的街道,并指派这名学生负责完成后的卫生监督,确保同学们的劳动成果不受到破坏。当活动完成后,笔者找他谈话,询问道:“你今天最大的感想是什么?”该生告诉笔者,最大的感想是好累,还有平时看起来并不算脏的校园和街道,当把所有的垃圾积累起来竟然有如此之多。笔者进一步询问:“你只是今天参加一次劳动而已,而我们的环卫工人每天都要重复你今天的劳动,他们清扫的范围远比我们今天的大得多,是不是更加辛苦?”该生马上流露出了惭愧的表情,告诉笔者,他之前只是贪图省事,觉得只是一点小小的垃圾,和整条马路比起来微不足道,这次的劳动给了他非常深刻的印象。笔者再次引导他说:“当你完成清扫以后在巡视时有什么感想?”学生立刻露出自豪的表情:“看到我们清扫过的地方干净漂亮,我特别骄傲。”然后他又告诉笔者,当发现有人在他巡视的地方乱扔垃圾,他会特别生气,觉得对方对不起他们的劳动,以及后来发现了几处没来得及清理的垃圾时,他又会特别懊恼。此时笔者再次询问他:“那么,你现在应该明白当你扔下垃圾的时候,对于环境会有怎样的影响,环卫工人又会怎样看待你了吧?”该生立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经历这次劳动之后,该生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自己不再乱扔垃圾,还主动劝阻他人不要乱扔垃圾,对于各种校规和社会秩序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个人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俗话说:“经一事,长一智。”实践经验表明,学生对于道德的领悟和实践能力,绝不是从抽象的理论知识或者生硬的说教中形成,而是来自他们经历过的那些带有丰富细节和切身感受的体验。在本次案例中,由于初中生自尊心强、容易逆反的个性特点,笔者并没有采取生硬指责和强行制止的方式来指出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不足,而是引导学生跳出自我,从“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并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反思过去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给予学生真实的心灵触动,从而使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遵守社会秩序的必要性,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错误,进行道德反思,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提升自身道德水平。

三、使别人成为自己,加深体会,增进理解

将别人的角色与自己的角色互换是一种将心比心、将自己的立场换到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和体验的心理机制,在这樣角色互换的互动中,设想如果自己是对方,应该做出怎样的反应,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会得到怎样的结果,使自己与对方从情感、思维方式等方面得以沟通和分享,为师生间、生生间打破隔阂、增进理解创造了有利条件。

例如,笔者负责管理的某班级经常出现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我与老师换位置”的活动,请学生负责一堂课的教学。负责讲课的学生对此表现出很高的信心与积极性,甚至发动小组收集资料、分析课文、整理习题,认为自己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而当学生开始讲课时,却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导入内容并没有立刻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不禁着急起来。而当“围观自己的同学当老师”这一新鲜感消失以后,很多学生再次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讲课学生不得不利用各种方法维持课堂的秩序。在这样的情况下,讲课学生变得越来越紧张,准备好的资料也出现了内容不足的情况,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无法予以准确的回答。

当课堂结束后,讲课学生表示,他真切地体会到了教师备课的辛苦、维持课堂秩序的艰难,以及自己劳动成果不被尊重的不快,对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加深了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也意识到了课堂秩序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笔者作为换位的“学生”,也体会到了学生在课堂上面对较为单调、枯燥的讲课形式时的感受,深深地意识到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师负有很大的责任,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改进教学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只靠简单的批评和禁止手段就想管理好班级。

一次换位教学活动,通过双方角色的互换,暂时将自己代入“别人”的角色,体会当“别人”是“自己”时的感受,从别人的角色中得到启发,从而加深彼此间的理解,能够起到预防矛盾发生、更好地解决矛盾等作用,同时使学生更加懂得为他人着想,学会以开放的心态看待问题,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培养起团队精神,也能帮助学生养成三思而后行的沉稳处事态度,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角色互换”策略是一种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德育管理策略,它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营造一个真实的体验氛围,引导学生在“使自己成为自己”中认识自己,收获自信;在使“自己成为别人”中寻找不足,改正缺点,提高修养;在“使别人成为自己”中打破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形成开放心态,从多个角度深刻体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总的而言,“角色互换”的实施,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养成健康而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朱明媚(1969—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于玉林市玉州区城北初级中学任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班主任管理。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角色互换德育管理初中班主任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浅谈汽车营销与服务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角色互换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