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化的分类及其进校园的路径
2019-10-25潘志民徐玉特
潘志民 徐玉特
【摘要】本文论述壮族文化的分类及其进校园的路径,指出壮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类型,应对壮族文化进行不同类型的区分,明确不同类型的壮族文化进校园的路径,这样才能实现以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学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壮族文化 壮汉双语学校 文化分类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04-02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传承振兴民族民间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提升教育师资水平,分学段有序推进。”学校承担着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壮汉双语学校理应承担传承壮族文化及兄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壮族文化进校园应以壮族文化元素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基础,对其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根据不同类型的文化采用不同的路径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使之有序地进入课堂。这是传承和发展壮族文化,落实壮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与人格健全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划分壮族文化的类型
民族文化类型的划分是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民族文化进课堂和入头脑的关键和核心。针对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学校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发展。
国外文化研究者倾向于将文化按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写的文化“CULTURE”(大C,下同),即一个民族共有的、统一的文化内核部分;二是小写的文化“culture”(小c,下同),即一个统一民族文化下辖之下的各个少数民族成分内部的文化。大C和小c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大C以小c为基础和前提,小c是大C的具体展现和有机组成部分,两者浑然一体,构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的壮丽画卷。
基于壮族文化审视,其亦包含大写的壮族文化和小写的壮族文化,两者也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处一体之中。大写的壮族文化(以下称为“大壮文化”),即全部壮族人民所共同持有的那部分文化,壮族的铜鼓、壮锦、刘三姐山歌等是其文化标识;小写的壮族文化(以下称为“小壮文化”),即大壮文化之下的各个地方特色的壮族文化,包括一个县域或乡镇地区的土话版的歌曲、童瑶、雕刻、绘画等。
天等县东平镇是壮族聚居地,东平镇中心小学是壮汉双语实验学校,该校根据相关研究和走访收集与整理,将壮族文化的类型划分为8项:一是民族工艺文化类,如铜鼓、壮锦、“走马灯笼”、石雕、木雕等制作工艺;二是民族饮食文化类,如五色糯米饭,粽子(大粽、三角粽、驼背粽等),糯米糍粑等;三是民族节庆(节日)文化类,如二月初二“拜土地”、三月初三“参墓”、七月十四“封斋”、八月十五“傍海”等;四是民族歌舞文化类,如“打榔舞”“禅檀舞”“拜囊海”等地方歌舞;五是民族音乐文化类,如刘三姐山歌、地方土话的山歌(唱诗)、童瑶等;六是民族民间风俗文化类,如“龙洞”(当地比较隆重的迎客活动)、婚丧礼仪、“安花”(保婴儿安康仪式)、“三早”(婴儿降生之后的道贺和祝福)等;七是民族民间文学文化类,如“东平”的由来、五色糯米饭的传说、“龙洞”的传说、先祖的到来等;八是民族民俗绘画剪纸艺术类,如民间的“八仙图”“六将图”、龙绣、十二生肖剪纸等。
二、理清不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路径
总体来看,民族文化进校园需要遵循从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到文化生成的逻辑和路径。其中文化认知是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是关键和核心,文化自觉是重点和抓手,而文化生成则是目的和归宿。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壮汉双语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层面出现的脱离文化认知背景和忽视文化认同核心带来的种种不适。打造壮汉双语学校文化特色校园和民族文化书香校园,促进民族学生的长远发展需要在有效划分民族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区别对待民族文化进校园和進课堂,进而科学规划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路径。
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各异,有些文化需要感知,有些文化需要内化,有些文化则需要生成。如,民族工艺类文化,需要学生对文化的整体感知。对于这些文化,首先,学校应在校园内展示各种器物并附上简介,让学生能从这些艺术品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对古人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和理想。其次,此类文化需要以间接方式进入课堂。一方面,数学课等学科教学,教师需要举例的时候,可根据这些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讲到圆形、正方形等内容时,教师即可使用这些器物作为例子说明。另一方面,语文等人文类学科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与此类器物相关的古人智慧和勤劳精神等,深化和升华主题。而民族绘画剪纸等艺术类文化,需要以美术课教学为载体进入课堂。如民间的八仙图、六将图、龙绣等就是惟妙惟肖的美术课素材。民间的剪纸艺术等也可直接以手工制作形式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三、区别对待民族文化进校园和进课堂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使得不同类型的文化在融入学校发展层面面临的问题也各异,因此,需要明确民族文化进校园和进课堂的联系和区别。进校园是基础,进课堂是手段,进头脑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则是目的。首先,进校园是基础。进校园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为进课堂做好铺垫和准备。其次,进课堂是手段。通过进课堂,学生能直接地感受和接触到文化的精髓,进而将其内化为自身生成的动力。进校园是认识的感性阶段,而进课堂则是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的理性认知。
由此,进校园选取的教育内容可以比较广泛、灵活,可以不考虑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而进课堂需要科学分析引入校园的民族文化是否具有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考虑是否适宜课堂教学与学生掌握等诸多因素。具体来看,进课堂的民族文化需要综合考虑其教育性、对象性、科学性、价值性、操作性、目的性等,同时需要通盘考虑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内容呈现、活动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效果评价等内容。
近年来,东平镇中心小学在民族文化进课堂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该校收集各种民间歌舞、民间音乐、民间艺术等,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整理和提炼,使之有序进入课堂。该校每年定期举办一次民族体育运动会,使学生真正领略民族体育的魅力风采。通过各种民族体育竞技增强学生对民族的了解和认同;将民间收集到的绘画艺术,如“八仙图”“六将图”“龙绣”“龙雕”等融入美术教学之中;将收集到的本地土话山歌精粹——“唱诗”全方面融入音乐教学中。
四、实现文化传承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壮族文化进校园的目的不仅是使文化得到传承,更重要的是实现文化传承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在促进文化传承的同时,使民族文化成为人自我生成和自我发展的底蕴和亮色。也就是说,壮族文化进校园的目的是通过文化的浸润,使身处其中的人的文化基因得以高扬,进而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而此目标的实现恰恰是壮汉双语学校的历史使命。一方面,壮汉双语学校要传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共有的文化。另一方面,壯汉双语学校还需要传承多元主体文化中的“大壮文化”和自身所处的地方性的“小壮文化”。这就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体现出的复杂性、系统性和艰巨性。
东平镇中心小学的学校微型博物馆不仅展示当地的“小壮文化”,如古代民间器物,更有“大壮文化”中的铜鼓等器物以及壮锦、绣球等,也有其他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如瑶族、京族等标志性的文化元素。这就大大拓展了学生对各族文化的感知和了解,而不仅仅是一种狭隘的自我民族主义。这使得学生在了解和认同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尊重兄弟民族的文化,真正做到和谐统一。校内建立微型博物馆,特别是多民族文化展示的博物馆为民族文化进入校园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也为民族文化进入课堂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通过博物馆各种器物的观赏,更为直观地感知民族文化的精髓,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除了学校微型博物馆,东平镇中心小学其他的校园环境打造也都既突出“大壮文化”的内涵,体现以“大壮文化”为底色的壮汉双语特色,又关照当地的“小壮文化”元素,有序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同时不忽视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入。一方面,突出“大壮文化”的内涵。走进东平镇中心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穿壮族服饰的一对男童女童卡通形象,格外醒目。学校每一栋教学楼命名都用壮汉双语展示。学校的围墙上展示了各种“大壮文化”元素,如绣球、铜鼓、壮锦、山歌等。另一方面,注重“小壮文化”建设。从本地收集的各种古代石雕和石刻,整齐而又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教学楼的前面。教学楼楼梯展示的是“小壮文化”元素的内容,如当地的各种歌圩简介、雕刻艺术简介等,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京族、苗族、瑶族等相关文化的简介。无论是“大壮文化”还是“小壮文化”,在东平镇中心小学校园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在校园中犹如置身于一个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天堂,徜徉在各种民族文化知识的乐园中。
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壮族文化在东平镇中心小学学生身上得到了“活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壮汉双语学校只有明确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路径,方能实现以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学生发展的目标。
作者简介:潘志民(1980— ),男,壮族,广西天等县人,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东平镇中心小学校长。
徐玉特(1986— ),男,壮族,广西天等县人,广西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