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初探
2019-10-25林海雪
【摘要】本文针对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难、管理难的问题,阐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办法、“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同伴教育模式,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评估 监控 三位一体 同伴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12-02
笔者主持了2017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研究,與横县镇龙乡、新福镇等贫困乡镇一线教师一起,共同探索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有效教育管理策略,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融入“三位一体”教育、同伴教育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
一、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问题,成为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需要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2017年11~12月,课题组深入横县镇龙乡、新福镇等民族地区贫困乡镇实验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对民族地区贫困留守儿童、教师、家长等进行问卷和走访调查,横县镇龙乡中心学校在校生有235人,小学1~6年级学生全部住校,85%是留守儿童;新福镇中心学校在校生有623人,小学3~6年级320名学生住校,75%是留守儿童;新福镇乡第二初级中学在校生有320人,全部学生住校,70%是留守儿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族地区贫困留守儿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沟通能力差。留守儿童沟通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弱”的分别占51.6%、30.9%,主要表现在留守儿童很少与学校教师交谈,与父母经常沟通,在学校没有好朋友。二是学习能力不强。留守儿童学习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弱”的分别占54.9%、31.3%,主要表现在留守儿童课前没预习、上课不专心,课后不做作业,也不复习。三是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弱”的分别占45.1%、23.6%,主要表现在留守儿童花钱没有计划,很少洗衣服,生病也很少告诉教师或家人。四是心理调节能力不强。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弱”的分别占39.8%、38.2%,主要表现在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自卑,遇到烦心事或困难时,也不与自己要好的同学或朋友说,更不会和教师、父母亲说。五是行为习惯差。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自我评价“一般”“差”的分别占52.8%、22.0%,主要表现在留守儿童经常说脏话,上课迟到,遇到长辈很少主动打招呼,留守儿童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办法,实施“三位一体”教育和同伴教育策略,解决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问题,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形成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办法
针对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课题组建立健全一套完善、全面、严密、有效的制度。同时,对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质量的评估、预警、干预机制。
(一)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对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并健全了《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制度》等管理制度,从各方面对教师和留守儿童进行严格、细化的要求。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家校联系卡
以年级为单位,分班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家校联系卡,其内容包括学生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家长务工单位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者委托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等,构建起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亲情网络。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
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室,由项目组成员、女生指导员、有经验的班主任担任心理咨询师,定期对留守儿童举办心理辅导讲座,还分别采取团体咨询模式、个别辅导模式、活动辅导模式、教学辅导模式、对留守儿童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心理辅导。
三、建立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方教育形成合力,把学校教育向社会拓展、向家庭延伸,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使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更多的关爱。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一方面,要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结合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特点,课题组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感恩教育”、“规范我的行为”等主题班会,举办了“感恩教育”专题征文活动,让留守儿童正确认识社会环境与自立成才的关系,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家乡。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各项学生活动,比如趣味运动会,篮球、气排球比赛,文艺演出,学科竞赛等,从多方面给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针对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家长常年在外务工,不便将家长及时集中的实际,项目组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家长进行培训,比如在春节、中秋节前后,家长返乡率较高的传统节日进行集中授课或者分散培训,密切学校与家庭的关系。我们还通过亲情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个别家访了解情况,使家长能够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班主任每学期填写“家校联系卡”,对班上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交流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邀请相关社会职能部门参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在开展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活动中,我们争取法制部门、妇联、团县委等社会职能部门参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如县教育局领导与课题组成员到镇龙乡中心学校开展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慰问活动;新福镇中心学校邀请派出所干警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形成关爱开展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合力。
四、建立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同伴教育”模式
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同伴教育模式,即“建立基地、完善组织、形成机制、建立队伍、层级推进、整体提升”的同伴教育工作模式,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留守儿童“同伴教育”良好氛围,推动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基地,完善组织
为了长期、持续地开展校园留守儿童“同伴教育”工作,我們在镇龙乡中心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同伴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使留守儿童同伴教育活动在其他学校得到有效的开展并形成模式,很好地发挥基地示范作用。另外,由于学生具有流动性,设立“‘留守儿童同伴教育基地”,并不断对它进行巩固和建设,“同伴教育”者才有依托感和归属感。
学生同伴教育者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以支持和不断完善他们的工作,还需要同伴间给予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和外界给予肯定,他们才能共同进步和拥有持久的工作动力。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以社团的形式,成为校园同伴教育活动的载体和志愿者交流的平台。我们对服务队进行必要的扶持,帮助其制订团队整体的、阶段性的目标和计划,使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二)形成机制,建立队伍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团队充满生命力和动力的保证。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设立办公室、宣传部、纪律部、外联部等四个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例会制度、队员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团队相关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推进和保障志愿者服务团队健康、有序地运行。
建立一支同伴教育者的队伍,是做好同伴教育的关键,选好同伴教育志愿者,又是关键中的关键,而同伴教育者骨干队伍建立起来后,对他们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是同伴教育工作能否持续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人才库中的人员分为三种角色:指导教师、同伴教育志愿者、班级同伴教育骨干。根据这三种角色在同伴教育活动中的不同作用,我们把学生同伴教育者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同伴教育志愿者,二是班级同伴教育骨干,志愿者是骨干中的骨干,培训的要求稍高于班级骨干,这样他们就可以作为师资的补充力量,在开展校级活动时发挥重要作用。
(三)层级推进,整体提升
在开展留守儿童同伴教育工作中,课题组采用了“层级推进”的方法,在全校内开展留守儿童同伴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前由志愿者先对班级骨干进行培训,活动中由班级骨干组织班内活动,志愿者到班指导、参与,活动后再进行班级内部、骨干和志愿者不同层面的总结、反思、评价,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主题班会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由于有些班级骨干知识不够全面,无法解答一些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或者在开展活动中出现不能掌控的情况时,具备较丰富知识和活动组织经验的志愿者能起到协助的作用,帮助班级主题班会的顺利进行,假如志愿者也不能回答问题,他将会把问题记录并带回服务队向指导教师请教后,再将正确的信息反馈到原班,从而保证了宣传效果。
开展留守儿童同伴教育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对志愿者进行全面培训,传授其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并以示范课的方式,由志愿者主导活动对班级骨干进行辐射培训,再在全校班级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班级(如男女比例均等)5至8个实验班,由班级骨干主导、志愿者帮扶策划组织班级活动,对实验班开展活动进行详尽分析和总结,寻求有效的教育活动模式,再将全校班级分期分批组织开展教育活动,通过观摩学习、指导和交流,使学校的活动深度和效果在整体上得到极大的提升。
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解决了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难、管理难的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宋铁刚.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D].四平:吉林师范大学.2016
[2]李鑫.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3]董颖春.试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D].烟台:鲁东大学,2013
[4]广西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农村职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注: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横县贫困乡镇为例”(编号:C类2017009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林海雪(1972— ),女,广西横县人,中学一级教师,南宁市横县教研室教研员,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责编 杨 春)